你在这里

克里米亚危机如何改变中俄关系

北京既不想放弃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也希望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因而在走外交平衡木。对莫斯科制裁可能对中国有利,但代价又是什么?

不干涉别国内政——数十年来,这一直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这意味着,中国不干预别国冲突,但也期待其它国家这样做——比如俄罗斯。面对乌克兰局势,不干涉原则遇到问题,因为中国希望保持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这是其核心政治利益之一。

中俄战略伙伴

“中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上最好阶段,”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3月人大会议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双方高度信任,相互坚定支持,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两国元首间建立起深厚友谊。”的确,中国需要俄罗斯——作为共同对抗西方的盟国。

在克里米亚危机之际,中国也有声音将西方视为“侵略者”。中国人民大学的东欧专家陈新明向德国电视台表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不希望世界和平,到处干预,造成不安。他说,中俄在战略上相互需要,以抗衡西方的统治地位。

德国明斯特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格莱斯(Sven Gareis)也认为,北京感觉受到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包围,这对其外交政策产生很大影响。他向德国之声表示:“中国视俄罗斯为可以依靠的重要伙伴,希望获得它的支持。北京当然不想让这样一个伙伴公开蒙羞。”

中国背离普京?

但北京也想坚持不干涉原则。副外长李保东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两次回避有关克里米亚公投的问题。在问及中国是否承认公投及其结果的合法性时,李保东仅表示:“希望各方能够冷静、保持克制,防止局势升级和恶化,通过对话谈判,寻求政治解决。”

北京对战略盟友莫斯科的支持在联合国安理会已经触到底线。克里米亚公投前夕,安理会就一项乌克兰决议表决,俄罗斯投反对票,中国投弃权票。西方外交官认为,中国的弃权等于给俄罗斯的“一记耳光”,因为中国通常会与俄罗斯一道投反对票。目前任安理会主席的卢森堡外长阿塞尔博恩(Jean Asselborn)明确称赞中国拒绝任何单方面改变国家领土的举动、呼吁设立国际协调机制的立场。

专家格莱斯认为,这一例证显示,中国正陷入怎样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不愿支持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动,另一方面也不愿支持西方的决议。

中国自身面对的问题

中国不愿对普京的兼并计划作出积极辩护,也是出于重要的内政原因。北京的东欧问题专家陈新明表示,中国不能支持公投,因为“我们有我们自己的问题”。这包括西藏、新疆、香港和台湾。如果中国接受克里米亚公投,那这些地区寻求独立为什么不能按照同样的规则呢?格莱斯说:“如果有人从外部军事施压,启动公投,带来国家一部分的分裂,那对北京而言当然是噩梦般的场景。”

北京渔翁得利?

北京在政治层面遇窘境的同时,西方的经济制裁却可能对中国有利。德国经济界东部委员会主席考德斯(Eckhard Cordes)向《焦点》周刊表示:“俄罗斯将渐渐远离欧洲,危机的赢家将是中国。”

格莱斯认为,中国现在已经是俄罗斯石油最大的接受国,的确可能成为乌克兰危机中渔翁得利的第三方。“但我认为,中国不会受短期利益的牵引。”他估计,中国更担忧的可能是该地区长期的稳定。

此外,中国经济也依赖于与西方政府的良好关系。因此,中国在乌克兰政策上的走钢丝未来数周可能更难维持。3月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多个西欧国家,届时很可能必须表明立场。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