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被过度消费的神秘西藏

2008年,图书出版人华楠做出一个关键决策:在探险和西藏两个元素之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用以包装一部不知名论坛里发现的不知名小说。这 部小说背景设置为藏区,内容涵盖了寻宝、探险、密修等等,上天入地,想象奇崛,颇有畅销书的潜质。关键是,怎么把它卖出去。“对探险感兴趣的读者群只有几 百万,对西藏感兴趣的人何止千万!”华楠把这话说得斩钉截铁,一旦你追问,又会发现这组数据其实没有什么确切的出处,说到底也只是华楠个人的感觉。

这就足够了,作为读客图书公司董事长,华楠对签下的书怎么营销有绝对话语权。在华楠的主导下,小说最终被命名为《藏地密码》,打上“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的宣传语,摆进中国大小书店。

6 年后的今天,另外一组数据证明了华楠的感觉。《藏地密码》陆续出到第十册,总销量超过500万册;在京东商城上,每一册底下的评价留言都超过1000条, 称它为超级畅销书并不为过。读者通过它的描写想象西藏,那应该是个掩盖着巨大宝藏的神圣地方,有着难以得见的秘密信仰和各种稀奇古怪的传说。总之,它离日 常生活无比遥远,离成人童话和梦幻天堂无比接近。

《藏地密码》不是第一个臆想西藏的文化产品,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封闭 完整的文化系统,让它比中国的任何地方都更适合承载文化人的想象。如果需要构建一个神话世界,还有哪里比西藏更合适呢?甚至对于许多从未踏足中国的外国 人,西藏也是他们心中的“香格里拉”,一个不为人知的世外桃源。

近几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一夜之间,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市场经济时代,而西藏与内地之间的巨大反差,特别适合承载人们对过去的怀念。

总之,西藏热一直在延续,卖点被源源不断地发掘出来,画家热衷描绘西藏,歌手把《天路》和《天堂》唱到KTV,近年来大热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诗集,已经出版了几十个不同版本。

花力气和金钱最多的也许是影视人。从《可可西里》、《西藏往事》到《转山》,西藏题材屡屡被证明无法在院线市场上获得高票房,制片人、导演们却还是前赴后继,带着资金和摄制组奔赴高原,用影像呈现心中的西藏。

“拍纪录片的人都有几个特别想拍的题材,西藏是其中之一。”纪录片导演曾海若的履历表上,写着《新电影传奇》、《我的抗战1/2》。过了2014年,他的履历表将增添一部新作品——《第三极》,由国务院新闻办策划,中央电视台、北京五星传奇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大型纪录片,曾海若担任总导演。

有着国家级的背景和最好的纪录片播出平台,《第三极》还没拍完,就背负着许多人的厚望。“中国首部4K高清纪录大片,青藏高原地区人迹罕见的美景、不为外人所知的风俗人情以及各族群的生活智慧,将一一在片中呈现。”新闻通稿里,这部作品内容简介的官方口径很是宏大。

曾海若更愿意用平实的话语来介绍自己正在做的事,“我没打算拍成解密的片子,藏民原本的生活什么样,就拍什么样。”《第三极》采用的形式类似于之前爆红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每七八分钟一个普通人的故事。那些被收入镜头的故事,说不上有多曲折离奇,与《藏地密码》极力渲染的神秘无关,更与宝藏无关。他们的题材广泛,既到海拔最高处的推村拍摄村民在艰苦条件下怎么耕种,也会把科考和环保的故事列在拍摄计划上,“这是非常当下的故事。”

曾海若的不同之处是没有把自己的想法、想象投放于西藏之上,而是打算还原真实的西藏故事。

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之后,源源不断的游客带着对西藏的不同想象进入藏区,我们不妨把他们归结为以下三类:纯观光,疗心伤,还有一种是久居的“嬉皮士”。筹备《第三极》初期,曾海若在书店买了很多西藏题材的书当资料,结果发现大部分都是浮光掠影的旅游介绍。疗心伤的人们解读自己臆想中的秘境,在西藏游荡个十来天就写出一本书,用以指导纯观光的游客,为他们的旅程刷上点浪漫色彩。而那些真正贴近西藏的人忙于生活,成了沉默的少数派。与旅行书上将西藏浪漫化的倾向相比,网络上出现了另一种截然相反的声音,爱调侃的人们通过一篇篇吐槽解构小清新圣地,西藏又成了廉价艳遇代名词。

在曾海若看来,以上哪一种都不是真正的西藏。当下的西藏正在急剧变化中,藏民逐渐脱离原有的生产方式。旅游的驱动只是看得到的表象,地区经济的发展才是主因。在转经筒、玛尼堆之外,藏民们也用微信、开好车、玩苹果手机。年轻的一代离开贫瘠的地区,到拉萨、林芝工作,最远的还会到成都。他们的许多生活方式,已经跟父母辈截然不同。

“这种变化无所谓用好坏来评价。”曾海若说,就像我们已经经历过的三十年,经济发达,农村变为郊区,再变为城市,孩子走过童年的稻田,散落在都市里。曾海若的目标是用影像形式记录下西藏变化的此刻进程,因为他深知这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

这就是西藏,它就在那里,有它自己的轨迹。但不同的人对它有一百种解读的方式,不同时代对它有不同的需求。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