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章立凡:笑观“求是”化“秋石”

最近读到《求是》杂志一篇署名“秋石”的文章,题为《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不禁哑然失笑,冒出一句粗话——忒能搞球了!

“秋石”者,“求是”之谐音也。文末注明是一个四人写作组,没有“本文不代表本刊观点”之类的“郑重声明”。根据官家文宣传统,以这类谐音署名的,多是官养秀才班子,攒出点官样文章就无须哂笑了吧。可这署名也忒“山寨”了,莫非真个——“秀才不读书”?

为何说他搞笑,要看“秋石”是个啥东东?说白了,就是一种从童男童女尿液中萃取提炼的春药。古代方士尝以此药进贡皇上,据说服之可以“长生不老”。醉心于中国道家房中术的英国学者李约瑟,曾在与鲁桂珍合写的一篇论文中,将秋石列为中国古代科技的26项发明之一。他们认为秋石的作用相当于现代的性激素。

相传秋石的提炼起于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淮南王刘安,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有“淮南炼秋石”的记载。自唐宋以来,此术开始风行,《道藏•大丹记》、《许真君石涵记•日月雌雄论》等唐代丹书皆有论述;北宋沈括在《苏沈良方》中,详尽记载了秋石阴阳二炼法的程序,其后叶梦得在《水云录》也有记载。这两种方法是:

阳炼法,用人尿十余石,各用木桶盛,每石入皂荚汁一碗,竹杖急搅百千下,候澄,去清留垽,并作一桶,如前搅澄,取浓汁一、二斗,滤净,入锅熬干,刮下捣细,再以清汤煮化,筲箕铺纸淋过再熬,如此数次,直待色白如雪方止,用沙盒固济,火煅成质,倾出,如药未成,更煅一、二次,候色如莹玉,细研,入沙盒内固济,顶火养七昼夜,取出摊土上,去火毒,为末。

阴炼法,用人尿四、五石,以大缸盛,入新水一半,搅千回,澄定,去清留垽,又入新水搅澄,直候无臭气,澄下如腻粉,方以曝干,刮下再研,以男儿乳和如膏,烈日硒干,如此九度,为末。

到了明代,又发明了石膏炼法和乳炼法;入清以后,此术渐衰。当今中药所用的秋石,主要是以盐为原料制备的赝品,俗称“咸秋石”。

中国古代早有饮人尿治病的经验,中医验方亦以人中白(尿碱)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点评道:“古人惟取人中白、人尿治病,取其散血、滋阴、降火、杀虫、解毒之功也,王公贵人恶其不洁,方士遂以人中白设法锻炼,治为秋石。”至于为何以“秋石”名之,李时珍解释说:“淮南子丹成,号曰秋石,言其色白质坚也”。

原来如此!从大众化的直接灌尿吃尿碱,到贵族化的萃服尿中精华,方士们进贡的秋石,迎合了统治者的虚荣心态,堪称高级尿制品。

秋石的功效究竟如何?李约瑟认为:“在10-16世纪之间,中国的医药化学家以中国传统式理论(而不是以近代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从大量的尿中,成功地制备了较为纯净的(relatively purified form)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混合制剂,并用它们治疗性功能衰弱者。”在欧洲,直到上世纪20年代才发现尿液中有性激素。但李氏此说,也一直有学者质疑。

唐代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字微之)为诗友,元耽于此术,年五十三而卒。白氏曾有“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的诗句怀之。可见秋石作为一种壮阳药,很是透支精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鄙夷地说:“服者多是淫欲之人,藉此放肆,虚阳妄作,真水愈涸,安得不渴邪?况甚则加以阳药,助其邪火乎?”

其中最邪火的人物,即二十多年不理朝政、沉缅于炼丹长生的嘉靖皇帝。佞幸顾可学贿赂奸相严嵩,向圣上进献秋石,称服之可以长生。嘉靖以为有效,顾某夤缘时会,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当时民间笑传:“千场万场尿,换得一尚书”,谑称“尝尿官”、“秋石尚书”。御史何维柏曾弹劾严嵩、顾可学等,但嘉靖坚称“朕自服石”,降手谕安慰严嵩“卿当自信勿负焉”,将何下狱。

呜呼噫嘻!干禄之心,古今略同;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以壮阳春药为皇帝促长生,古之方士也;标求是之学而发秋石之力,今之文胆也。

2009年4月9日风雨读书楼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