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由日记了解蒋介石

蒋介石有记日记的习惯,目前存放在美国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所的蒋介石日记长逹五十七年,从1915年到1972年7月21日,蒋因为手部肌肉萎缩,不能动笔止。在中国大人物记日记以动机论分两大类,一类是写给后人看的,内容往往隐恶扬善,甚至自吹自擂,史料价值不高;一类是写给自己参考用的,除记大事外,多记自己行为功、过;自我检讨、反醒,以为来日改进之参考。此类日记也是中国士大夫的一种传统。蒋的日记属后者,蒋日记中对自己批评、责备、反醒之处很多,尤其对研究蒋介石的内心世界是很珍贵的一手史料,本博主搜集一九四九年,蒋兵败如山倒时之日记摘要,并加评注,以便读者深入了解蒋介石。

一、顽强不屈

1949年10月11日星期二(双十节读《荒漠甘泉》有感)

我心己碎,我脑已枯。可怜的迷途小羊,又不可不看顾。旧的伤痕尚未愈,新的伤痕又生了,但是眼看着手造的中华民国危亡,怎敢不挥泪前进?走这条路的,谁都知道,艰难崎岖,但是途上已满了先贤的足迹,点缀着血和泪迹。前进呀!莫退,莫退耶诞前进行现在,四围都是黑暗,只见失败。魔鬼势力更强,似乎大不可当。环境恶劣,比前更甚。神也似乎远离我,遗弃了我。但是,感谢天父,我仍能借着这一线光明的信心,已足使我按步前进,毫未失望,绝不丧心。

与伯川谈财政,彼要求拨存金四十万两,作两月支用。余即允之,惟望其注意勿贪污投机者所得耳。

解读

十月十日是国府国庆记念日,国府称之谓双十节。往年必有各种庆祝活动,蒋也必定发表文告,蒋日记中也会书记感言。但是四九年十月,国共战争,胜负已成定局,国军溃不成军,蒋己下野,李宗仁代总统。大局虽已不可收拾,而李白之桂系尚无时无刻不在争权夺利,白要求出任国防部部长,蒋劝白暂缓,蒋对非嫡系团体己无约束力。故十月十日之日记无任何有关双十节之记戴,兵荒马乱之中读荒漠甘泉以汲取精神滋养,作为継续奋斗之动力。

溃不成军之际蒋犹斗志昂扬,思绪清明,其性格之倔强可见一般。

又可值得注意者,蒋之文章、日记多用文言文,或文白交杂。此日之文体为纯白话文。在蒋的文章中十分罕见,想必因为用白话文心更能精准描述其心境也。

二、妇人之仁

1949年1月26日记

近日,德邻专事民主自由名词,为其讨好中共、投降中共之准备,是亦其毁灭政府基础惟一之方针,乃必然之事,而余愚拙,未先计及耳。此不惟李应如此,而傅等亦再叛离变节,比李更先也。人情世态本来如此,而余忽略自大,不先及防耳。桂系叛离已经有四五次之多,岂啻今日始乎!往日大好机会肃奸建国,二十年来屡得屡失,岂独桂系,而共党亦无不如此。所谓政治宽大与民族仁爱之精神,今皆成为自取灭亡之祸根矣。今日之政治果真大残杀与横霸不可乎?

解读

蒋介石最后败退台湾,讨论其失败原因的人很多,有人归咎于蒋性格独裁者;有归咎于国民党贪污腐败者;有归咎于孔宋家族者。我认为都不是真正原因。真正原因是蒋的性格有妇人之仁;蒋迷信以德服人。蒋做了北伐军总司令以后,严以律己,粗茶淡饭,勤于政务,一丝不苟,做部下表率。

当时中国表面统一,而地方势力并未根除。冯阎、奉张、李白、云南等表面奉行中央号令。然而军阀习性不改,一再叛变,中央出兵军阀战败或不战而降。对手只要表示归顺蒋又不计前嫌,保留其职位,保留其地盘。

蒋的英雄性格,在抗战前累积了很高的威望,在面对异族侵略的时候发挥了影响力,不同派系团结在中央的旗帜下共御外侮。但是胜利后军阀劣根性不改,军阀只想到争夺个人利益,匡顾国家处境,更不配合政府推动民主、宪政,以致政局陷入混乱。

最令人骇异不解者,抗战八年四川是中央政府所在地,云南为中央政府后院,但一直到抗战胜利,四川、云南军阀如刘文辉、卢汉等依然盘据一方拥兵自重。在内战节节失利之后,中央拟以大西南为根据地,做最后之扺抗而不可得,川滇军阀纷纷背叛,共军兵不刃血轻取川、滇。

以川、滇地位之重要,如蒋在抗战期间趁中央驻川之势,澈底消灭川、滇军阀,使国民党势力在川、滇生根,则以川、滇做最后抵抗的根据地,历史或许会改写也未可知。

蒋的妇人之仁,姑息军阀,是蒋失败的远因。费正清在其“中国新史”中说道:“国民党在南京得势以后,因为纳入腐化而随波逐流的旧官僚,收容了愈来愈多的投机份子,把原来的革命理想主义冲淡了。”[1]。蒋介石的反醒是正确的,个人英雄主义、妇人之仁、没有除恶务尽是他失败的远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三、辱骂胡适

1958年4月10日记

今天实为我平生所遭遇的第二次最大的横逆之来。第一次乃是民国十五年冬,十六年初,在武汉鲍尔廷宴会中之侮辱。而今天在中央研究院听胡适就职典礼中之答辩的侮辱,亦可说是求全之毁,我不知其人之狂妄荒谬至此,真是一狂人,今后又增我一次交友不易之经验。

1958年5月10日记

对于政客以学者身分向政府投机要挟,而以官位与钱财为其目的,伍宪子等于骗钱,左舜生要求钱,唱中立不付钱就反腔,而胡适今日之所为亦几乎等于此矣,殊所不料也。总之政客既要做官又要讨钱,而特别要以独立学者身分标榜其廉洁不苟之态度,甚叹士风堕落人心卑污,此其共匪之所以幸胜,而国与民皆遭受此空前之浩劫,能不痛心﹖今日更感蔡先生之不可得矣。

1958年5月30日记

以今日一般政客如胡适等无道义、无人格,只卖其“自由”、“民主”的假名,以提高其地位,期达其私欲,对国家前途与事实概置不顾,令人悲叹。

1958年11月22日记

今后最不愿见的无赖胡适政客及悔改之党员程沧波,勉强而行,是乃品性修养之进步之效也。

1958年11月28日记

胡适无耻,要求与我二人密谈选举总统问题,殊为可笑。此人最不自知,故亦最不自量,必欲以其不知政治而又反对革命之学者身分,满心想来操纵革命政治,危险极矣。彼之所以欲我不再任总统之用意,完全在此,更非真有爱于辞修也。因之,余乃不能不下决心,而更不能辞也。以若辈用心不正国事如果操纵在其手,则必断送国脉矣

解读

胡适是五四运动的领导之一,在学术界有威望,有势力。早年常撰文批蒋,蒋不以为忤,而且对胡非常礼遇,把胡视为诤友。抗战时,聘胡为驻美大使,抗战胜利后,蒋曾邀请胡适竞选总统,为胡婉拒。国府迁台后请胡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在台期间,胡适虽然在自由中国杂志撰文劝蒋不要联任,以及为营救雷震,惹得蒋对其甚为不悦,但表面上蒋对胡还是非常敬重,从未在公开场合对胡有一句怨言。胡去世,蒋亲临致祭,并悗曰:“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悗联写得很得体,也显现了胡在蒋心中的地位。

但是,蒋介石日记公布,令世人大吃一惊,蒋在日记中对胡多次辱骂,原来蒋很讨厌胡适。学术界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贬之者认为蒋虚伪,言行不一;褒之者认为蒋用人唯才,能压抑个人的好恶。我赞成后者,一个有权力如蒋介石者,为什么用一个老是批评自己,而自己也很讨厌的人,而且忍之、让之,表面敬之达数十年之久。当然是,因为他知道胡适的优点,以及胡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这是一种“外举不避仇”的度量。

我常想,如果我有当年蒋介石的威权,我一定用林志玲做机要秘书,用章子怡做办公室主任。每天看到她们赏心悦目,心情愉快,多好!在用人方面,曾经做过上海市长,做过台湾省主席,后来叛逃到美国,被国民党通缉的吴国侦,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曾经说:“在近代领袖唯一能做到用人唯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人是蒋介石”。他是被蒋重用过,又背叛过蒋的人,他的说法我认为非常公允。

四、他山之石攻不了错

1949年6月25日星期六

昨日下午,看毛泽东所制《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颇有益于我也。

1949年7月3日星期日

下午阅毛制《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颇有所感。应研究今后剿共之战略思想,务使我全军将领,对于战略思想,能求得统一也。

解读

蒋介石是一个好学深思的人,蒋有阅读习惯,阅读范围很广,从史学、经学到比较宪法等。尤其早年,日记中几乎每天都有读书的记载,有时会写读书心得。

碰到比较专业的知识,蒋甚至会找专家到官邸为他个人讲课,可见其好学的程度。

在抗战期间,蒋对宋明理学用功甚勤,也颇有心得,经常拮取理学家的章句用以自期、自勉,尤其在战局不利精神苦闷的时候,理学的理论成为蒋的精神支柱。

到了国共内战期间,面对经济崩溃,国民党内斗,美国压力,军心焕散,国事如麻,千头万绪,理学已经不能安定蒋的情绪。

这时我们发现蒋几乎每天在读圣经,每天在祷告,也经常记录祷告词,显然这时蒋须要宗教力量来支持其继续奋斗。

此外蒋也经常阅读共产党方面的资料,如毛泽东文告、演讲稿、中共中央决策等。

蒋对中共的组织、分工、宣传、工作效率也甚为敬佩,这些共党的长处正是当时国民党的短处,所以蒋常有学共党之长而补己之短的念头。

许多大陆学者看蒋日记也注意到了此一问题,有人问我,对于国民党的缺点部份,蒋看得如此透澈,但为什么在大陆国共斗争的时代,蒋会坐视国民党的缺点恶化而苦无办法,而党务改造一直要到国府败退台湾以后才能进行。

此问题颇为复杂,外在原因如财政崩溃、士无斗志、派系顷轧等都是蒋知而不能行的原因。

但这都不是主因,主因是共产党与国民党根本体质不同,共产党的优点国民党是学不来的。

共产党是全民皆兵的战斗体制,共产社会人人纳入体制,战争期间全民皆兵,内部斗争不断,对同志跟斗敌人一样凶残,胜出者发号施令无人敢不从命。

反观国民党,原来是模仿西方的民主政党,后来联俄容共后,虽然混了一些俄国共党原素,但西方民主政党的根性已无法改变,所以蒋介石企图学习共党的优点,来改造国民党当然不会成功。

五、日记中的汤恩伯

一九四九年五月,蒋介石命令国府嫡系王牌军汤恩伯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指挥四、五十万国军,图守京沪。但当时经济崩溃,士气低迷,蒋知大势已去,守京沪似不可能,乃于五月二十五日命蒋经国赴沪面告汤恩伯,能守则守,如守不住务必将“武器、物资毁灭,不能使落敌手,为其宣传”(五月二十五日日记)。

汤恩伯指挥之数十万大军,仅仅抵抗两周,即溃散。汤本人仓促逃离战场,且谎报军情。

相关日记如下:

5月31日星期二

武汉、南昌、西安各省城,皆以先后不战而退。上海亦已于二十五日失陷。惟沪激战两周,最后犹能安全撤退,实为不幸中之大幸事,聊以自慰。

6月2日星期四

本日朝课后,见陈大庆,谈上海作战经过,炮兵几乎全失,战车亦失四分之三。汤始报为全部撤出,完全谎言。将领怯弱不勇,可痛!

6月26日星期日

晚课后,汤恩伯来见。对汤沪战撤退以前,慌忙图遁,而未能充分准备,且未及时通知各将领,致被陷、被俘者大半,闻之痛愤,未知其将如何以见来者。除汤本身之外,而其副司令石觉,本为最有希望之将领,竟亦被其牵累,丧失信用,不能复其指挥所部,是诚等于死亡矣!将领如此,若不重新教育,作育后进,何能复兴耶?

6月28日星期二

朝课后,与蔚文谈话。想至汤部败退损失实情,不胜悲愤。东南二十军以上之兵力,几乎被其送完,而彼犹自以为不差,毫无羞愧之心。

解读

汤恩伯在抗战初期迭立战功,后出任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长驻河南,引发河南民怨,有所谓水、旱、蝗、汤之说,又有“宁愿日军烧杀,不愿汤军驻扎”之歌謡。

日军发动一号作战,汤部溃败,汤遭撤职处份,未久复起。

国共内战期间屡战屡败,但一直受蒋重用,汤军在河南军纪问题,可能是共党造造谣或夸大之词,但是蒋日记中汤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谎报军情之记载,应该是一手资科。

但是蒋对汤除了口头斥责之外,没有任何处份,非但如此,未久又命汤指挥金门战役。

蒋对汤如此宽容令人费解。

六、企图自杀殉国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共军渡江南下,所到之处势如破竹,西北马家军溃散,西北四省沦陷,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此时蒋日记中每天所记,不是丧师失地,就是部下叛逃,中央内部又受桂系,及粤系压迫;同时,美国对蒋落井下石,冷嘲热讽,不肯伸以援手。

读蒋日记,我常自问,要是我处此情境,早就疯了,至少夜不成眠,不知如何应付。而蒋此时,多半时间可以镇定如常,思维清晰,在千变万化的大崩溃中,顽强地苦思因应对策,虽然所料多半不中,但从不放弃。

日记中偶有失眠的记戴,但日记中也常有“昨晚酣睡八小时”之记述,可见蒋在如些惨败、混乱的局势中,依然可以精神抖擞地处理政务。但是蒋也常有灰心、丧志之时,甚至有殉国的念头。

1949年11月26日星期六

上星期一,反省党与国由总理一手创造,由中正一手完成。余爱此党此国,甚于爱子,岂仅视如至宝而已!时至今日,由余养育完成之党国,由余之手毁灭之。此境此情,将何以堪?如果党国真绝望,则尚有余此残躯立足之余地,何面目见世人乎?故近日时有殉国问题于脑海中。然此尚非绝望之时。而且全国军民之生存,赖于余一身,只要是一息尚存。此志不渝。何况大陆尚有残破之西南,海洋尚有完整之台湾。只要此身一日不死,深信党国必可由此身而再造、而复苏,其何可自杀了此一生,以自毁父母之遗体?更何以上对一生眷爱之天父恩赐也?

解读

蒋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但是历史发展到了1949年,国民党政治、经济、军事彻底崩溃。蒋身为党、政、军最高领导人,又主持国政垂二十年,当然要负全部责任,处此关键时刻,应该以死殉国,应该以死明志。甚至很多爱护蒋的追随者,或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都认为蒋如此时自杀、如果蒋自杀或更能成就蒋的英雄形象,足以与项羽比美。

但是,蒋自杀的念头一闪即逝。支持他的精神力量,来自他对孙中山治国方针的信念,以及他宗教信仰的虔诚。蒋以钢铁般的意志,带领壹佰多万军民迁往台湾,一方面力抗强敌,一方面推动与对岸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逐有后日两岸分治的局面,以及珍贵的台湾经验。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