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救助中诚,像是08年金融危机前美救助贝尔斯登

回顾一下贝尔斯登危机始末,与中诚信托几乎如出一辙。

贝尔斯登是美国第五大投行公司,2002-2006年贝尔斯登大量涉足高风险的抵押担保证券市场,2007年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爆发之初,贝尔斯登旗下的两支基金成为了华尔街金融机构中首批遭到冲击而被迫清盘的基金。如同中诚信托在2010-2012年发行大批高危的矿业信托。

2007年10月,中信证券将投资10亿美元购买贝尔斯登40年期可转换信托证券。贝尔斯登也将投资约10亿美元购买中信证券六年期可转换债券。但随后有消息传出,因贝尔斯登股价的连续下跌,两家公司就转换价格已经开始了新的谈判。2008年3月14日,传言发酵,贝尔斯登出现流动性危机。

由于贝尔斯登不具有商业银行资格,无法从美联储的贴现窗口直接获取资金,因此美联储不得不通过摩根大通银行向该公司注资。这一消息导致纽约股市当天金融股惨遭抛售。自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美联储第一次向非商业银行提供应急资金。

贝尔斯登除了普通投资银行业务外,还在美国债券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所有的美国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的交易规模名列前茅,公司大量从事抵押担保证券和交易业务。如果贝尔斯登因为流动性枯竭而倒闭的话,美国债券市场将会受到冲击,大批中小型交易商将会由于无法清算而不能正常运行,上百万投资者的资金也将会因无法清算而处于冻结状态,导致市场无法正常交易。中诚信托也是如此,这家信托在2006年还是全国第一的信托一旦倒下,那么信托业遭受重创,10万亿信托资产将崩溃。

美联储第一次救助贝尔斯登并非真的救助,就如同央行的逆回购,美联储给了贝尔斯登28天的逆回购,毫无疑问,贝尔斯登是不可能还钱的,为了救贝尔斯登。美联储在4月初,为贝尔斯登收购案设计了一个圆满的结局。美联储给予摩根大通许可,让其放心收购贝尔斯登旗下的银行和信托部门,美联储为摩根大通提供280亿美元的融资。在上个月贝尔斯登濒临破产之时,美联储授意摩根大通收购这家美国第五大投行,以避免金融市场因贝尔斯登破产而发生重大震荡,但当时美联储并没有正式允许摩根大通收购其位于新泽西普林斯顿地区的银行和信托部门。

美联储对投行的援救行动,令部分普通民众感到不满。美国佐格比民意调查所周二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美国人对于政府近来推行的一些经济政策并不赞同。调查结果显示,68%的受访者不赞成政府出手帮助受次贷危机影响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支持政府这一举动的仅有25%。

中国接下来肯定将面对雷曼时刻——决定是否救助一只更大的信托产品或与其相关的金融机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脱轨,而且尾部风险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利率上涨可能是诱发问题的导火索,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同业资产背后究竟关联了多少企业和金融机构。

贝尔斯登事件的进展紧跟在高风险债务投资快速贬值之后。在美国,其从次贷按揭资产池开始。在中国,杠杆型的风险级债务投资产品也正在经历相同的问题,因为市场利率走高,而且对潜在资产信用质量的担忧不断加剧:在过去六个月,一些产品已经损失了一半的净值。典型的例子是:海通证券月月赢风险级产品和申万8号C类的净值比最高水平下跌了超过60%。

中诚信托问题并非是因为煤炭业不景气,而是煤炭业市场化程度高,反映了真实的市场机制,利率不断走高,让部分企业和机构失去再融资的机会,或者不愿意承受高昂的融资成本。

中国整个金融领域存在无容置疑的系统性风险,2012年前的金融机构依靠极低的储蓄利率获得了近乎0的资金成本,推动了中国投资型经济的发展,而2012年后以互联网金融和理财为代表的新现象彻底改变了银行近乎0的资金成本,资金成本火箭般飞升,银行也不得不靠大量增加杠杆来应对不断增长的资金成本。在资金成本近乎0的时代,银行业累积了天量的呆账坏账,其中主要是政府和国企的大量负现金流的投资,如果资金成本还是近乎0,那么金融机构完全可以慢慢消化这些呆账坏账,但资金成本正在火箭般飞快上涨。金融机构靠几年前的低收益无法覆盖现在的高成本。加杠杆意味着大量高风险的同业业务将整个金融系统结结实实地捆在一个核弹上。

在资金成本快速升高之时,中国消费疲软,居民收入增幅2013年第一次低于GDP,只能依靠极低效率的投资拉动经济,而此时靠投资拉动经济的成本非常高昂,但是为了维持经济发展,政府不得不硬着头皮大规模投资,这就制造了大量地雷。中国必须改变严重依赖虚拟金融和房地产的经济模式,否则,系统性金融危机就在2014年爆发。

一个中诚救得了,10万个中诚你还救的了?危机不是一家,而是整个金融系统,别在玩鸵鸟政策了。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