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战争残留弹药:海底的不定时炸弹

两次世界大战后,数百万吨的毒气、燃烧弹和弹药被遗弃在全球各地的海洋中,随着时间的更迭逐渐腐蚀。经过了数十年后,有毒物质开始渗入海洋中,对环境以及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游客在乌瑟多姆岛(Usedom)的海岸边漫步时,经常会捡拾白色的小石块,以为那是琥珀。他们将之放入裤子的口袋中,结果物体一接触到氧气便起火燃烧,因为这些小石块其实是磷。过去40年间,已有100余名游客因此严重灼伤。

这些含有剧毒而且易燃的物体是战时向位于小镇佩内明德的前导弹测试机构所投掷的燃烧弹未爆弹,它们随后落入海中。炸弹在岸边生锈腐蚀,致命的内容物沉入海底,潮汐与海浪又将武器的碎片冲上岸。如今在海滩的入口处竖立着警告标语,提醒人们提防危险。

经常是在意外发生后,海中残余的弹药才会登上媒体版面。每年德国会有约60至70起海岸边寻获弹药的通报。“其中有2到4起会造成人员伤亡。”石荷州环境部的伯特歇尔(Claus Böttcher)如是说。“这样的几率越来越高!”伯特歇尔是“海中遗留武器”组织(Munitionsaltlasten im Meer)的成员。该组织在2011年发表了至今最全面的有关德国海岸弹药污染的报告。

海洋成为毒气垃圾山

弹药被丢弃在海洋中的理由可能是不愿让武器被战胜的一方据为己有,也或许是占领势力下达的命令。总之,过去共有近200万吨的各式弹药被丢入北海和波罗的海中。

除了炸药的燃烧弹以外,还有大量的毒气被投入海中。与一般的弹药不同,人们对毒气沉没的地点较为知晓。

据伯特歇尔所知,一战和二战的化学武器芥子气、塔崩毒气和光气中,共有约22万吨被丢入北海,4.2万至6.5万吨被沉入波罗的海。

有毒物质流入海中

经过了70到100年后,装有武器的容器在海底的状态各不相同。“许多金属容器直至今日还很完整,其它的容器则完全腐锈,过去曾在海底找到容器空壳。”石荷州环境部的施特恩海姆(Jens Sternheim)解释道:“我们无法对弹药的状况作出概括性的分析,因为弹药体腐蚀的速度以及内含物质是否外流,都与海洋的特殊条件有关。”

但施特恩海姆并不认为多个弹药容器突然同时间爆开并导致大量化学物质外流的情形会发生。更可能的情况时,有毒物质会不断被释放入海中。

一旦流入海里,部分弹药中的物质会快速在水中溶解。其它物质则能维持较久的稳定状态,或非常缓慢地被分解。它们可能进入食物链中,而食物链的最末端便是人类。根据联邦海事局的弹药专家克诺布洛赫(Tobias Knobloch)称,在多次于北海及波罗的海进行的实验中,尚无法找出相关的食物链。

在德国扩大建设离岸风力发电场之际,海底的火药逐渐成为令人头疼的问题。有关单位必须先在放置海底缆线和风力发电机的区域进行探勘,并将所发现的弹药移除。这不仅拖累工程进度,而且大幅增加开支。

基尔州立刑事局负责确保航路及海岸安全的克罗尔(JürgenKroll)指出:“由于弹药的状况以及水下的不利因素,专家们别无选择只能在原地引爆炸弹。”

获得国际关注

为了以环保的方式处理掉海中的弹药,有关当局也计划打造水下弹药清理车,项目正由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所(Frauenhofer ICT)研发中。施特恩海姆遗憾地表示,“可惜目前仍缺乏政治意愿和相关资金的批准”。

全球各地都存在着海洋中散落着武器残骸的问题。施特恩海姆指出:“波多黎各、日本、意大利和夏威夷都有此类问题。”目前波罗的海的弹药残骸问题也在国际议程表上。

波罗的海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HELCOM)的成员包括周边的9个国家。该委员会组建了专家小组,委派其搜集所有波罗的海武器残骸的资料,观察海洋中的弹药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风险,并就进一步的处理提出建议报告。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