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提增加流动性

货币供应充足与融资成本高涨为何同时存在?

今年以来经济领域的一个突出矛盾是,实体经济中资金供给总体充裕和融资成本高并存。高融资成本导致产业部门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日益危害到实体经济。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4.2%,1-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41万亿元,同比多增6600亿元。1-1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6.0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92万亿元。总量上看,社会资金总供给并不低。尽管目前货币供应充足,但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考虑到各项因素,企业融资总成本高达10%-15%。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快、外汇占款增长中枢下移、产业资本回报率下降,银行低成本负债来源面临枯竭,负债成本正不断上升。存贷比考核、资本约束和存准率三项指标,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资金运用的能力。银行通过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影子银行、同业业务等创新活动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在这一过程中,资金在每个传导链条上都产生了成本,例如各类通道费、佣金等,最后体现为资金最终利率大幅上升。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对资金价格不敏感,对其他产业形成挤出效应,推高整个社会融资成本;二是大企业大集团从银行获得低成本资金后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委托贷款、信托等方式以更高价格转贷给中小企业;三是尽管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但考虑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持续负增长的因素,实际贷款利率在8%以上。四,相当一部分企业现金流极度短缺,高度依赖金融系统输血,不管资金价格如何上涨,这些企业都无条件接受,不接受的话,企业就面临停产或破产。这些企业主要是一些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资金周转周期比较长的中小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产能过剩的企业,还有一部分是经营状况不佳的地方国企。这些企业另一个特征是资产负债率很高,基本都在70%以上,短期债务很多,经营状况不佳,一直处于借新还旧状态,这就导致债务规模越来越大,融资规模需求越来越大,给金融机构的感觉就是市场对资金需求非常迫切,因此资金成本不断上升。

有些人认为主要原因是第一条,我认为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第四条。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融资的增幅远不及第四条所说的企业。虽然其对资金价格不敏感,但是其融资规模在2013年的增速已经明显不如2012年,国家对地方债相当敏感。

在万众瞩目的2013你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中证报呼吁应采取多项措施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可以运用公开市场、存准等手段保持流动性适度水平。同时,由于部分领域和企业占用过多社会融资,需要加强通道监管,切断银行向“僵尸”企业输血的链条。

而最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纪要对此只字未提,原因在于一、中央并不会向市场表达任何宽松货币的政策,中央需要维持持续偏紧的货币政策,中央知道目前经济领域泡沫严重,只要持续偏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挤泡沫,一旦回头又走宽松路线,会让泡沫规模迅速扩大。二、利率市场化是要坚定执行的路线,不可能因为利率上升就动摇,利率市场化初期有一个阵痛的过程,但和最终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好处相比,还是可以承受的。这个好处就是真正改善中国的经济结构,让资金去该去的地方。三、切断银行向僵尸企业输血是不可能的,因为银行为了追求利润,而僵尸企业为了不消失不倒闭,愿意给更高的资金价格,银行很喜欢僵尸企业。即便是银行不给其融资,影子银行也会为其融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第三条是着力防控债务风险,一旦增加货币宽松程度,债务规模必然大幅度增加,在目前货币偏紧的情况下,债务规模都已经很疯狂,当然不可能增加流动性。

梦想增加流动性的人,还是别做梦了。融资成本还得上升,受不了?那也得受。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