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信与建行跌停,流动性崩溃预期?钱去哪儿了?

周五(12月20日)沪深指数小幅高开,随即跳水,尾盘出现戏剧性一幕,沪指收跌超2%。沪指本周累计跌幅5.1%,创31个月单周最大跌幅。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银行板块。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尾盘成交价格一度触及跌停价位,中信银行收跌8.67%,建设银行收跌6.16%。银行板块出现如此反映,市场人士认为是对银行业“流动性崩溃的预期”。此前一日,因为资金市场再次飚高,一家大行竟然出现了备付金不足的流动性窘况,央行不得不当日进行SLO操作(所谓SLO是指参与银行间市场交易的12家主要机构,可以在流动性短缺或者盈余时,主动与中央银行进行回购或者逆回购的操作,操作期限一般不超过七天。)给市场输血,以缓解资金市场的紧张情绪。

12月20日,银行在历经前一日利率大涨、央行迅速放水平复的冲击后,于本日又迎来新一轮利率冲高。20日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一路飙升,质押式回购隔夜期最高升至10.00%,较开盘利率3.63%暴涨637个基点;7天期最高升至10%,较开盘利率4.98%大涨502个基点;14天期利率冲上12%,较开盘利率5.49%大涨651个基点。有交易员透露,有银行当日拆出同业7亿7天资金,利率高达15%。市场对资金极度渴求。

中国银行表面光鲜亮丽,骨子里是极度垃圾,数万亿资产的银行经常因为几十亿违约,你见过那个国家的银行每到月底季度底就会钱荒?地球上只有中国,银行早就过度放贷,资金链崩的非常紧,央行2000亿加财政存款2万亿,杯水车薪,根本不够用。

中国的金融机构危如累卵,那些看起来巨无霸级的数万亿,十几万亿资产的机构,可能会因为一笔几十亿的资金违约而崩溃,不要忘记银行资产负债率基本都是超过100%的。

钱去哪儿了?

这种背离持续好几年了,现在愈加严重:从数字上看,央行释放出的流动性不少;从市场上看,钱越来越紧张。

有人说美国退出QE,因此资金先知先觉流出了;有人说利率市场化进程驱动利率水平提高,存款追逐收益率跑了;有人说是资金空转,发出来的钱就在金融市场和房市几头打转,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这些也许都有,但钱紧,主要不是因为流出去了,数字不支持这种看法;更不是因为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相反,钱紧最看得清楚的原因,正是大量的钱进入了实体经济,然后就死在那里了。一位做投资的朋友说:大量的投机和旁氏借贷人吞噬了信用,只吃不拉,如同神兽。

这太抽象,一个做生意的朋友就讲得具体:他的行业里有一些超级玩家,杠杆极大,持续亏损,但始终能得到银行支持。他曾经以为自己坚持住,等这些玩家倒下,行业可以回归正常。几年下来,这些玩家屹立不倒,同样玩法的新玩家还层出不穷。“等他们退出等不起,我退出吧。”

没有人天真到相信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像看上去的那么健康,但钱荒复钱荒,提示人们,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也许比最糟的想象还要糟。那些不良资产,在报表上还不存在,却已经在吞噬银行的信贷能力——这就是钱荒的真相。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