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重庆男子因跟帖被劳教 警方:要怪就怪王立军

根据官方资料,过去几年,重庆市的群众安全感指数逐年升高,2011年达到96.51%。

但是,重庆人谢苏明对这种“安全感”有一种特别的认识。“在那个看似安全感极高的重庆,人们随时可能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就失去自由。”

“失去自由”,指的便是劳教。它的背后,充斥着派出所“任务指标”、劳教工厂的惊人利益,以及官员的政绩需要。

发帖惹祸

自诩“资深网友”的谢苏明没有想到,在天涯重庆论坛的一条普通跟帖,竟会招来一年的劳教。

在重庆网友“方竹笋”起诉重庆市人民政府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一坨屎”案胜诉后,同是被重庆市劳教委劳教的谢苏明坐不住了。这个自我评价“很低调”的商人决定在网上高调实名发帖,控诉重庆市劳教委,试图藉此洗脱“被劳教”的人生污点。

谢苏明的人生污点,与一条网络跟帖有关。2009年11月12日,在天涯重庆论坛潜水多年的谢苏明看到一条有关重庆市领导的新闻帖子《王××说,对待困难群众要像对待亲人一样》。看完帖子后,通过小道消息得知一些内幕的谢苏明也想一吐为快。

看到已有几十个人跟帖、回复,谢苏明很快意地敲下了回帖,称:“草,虚伪的政客,别个和××公司老板是干亲家得嘛,干亲家(也许)有干股份撒。”

后来,谢苏明认为那个跟帖是让他“一辈子后悔的事”。

11月13日下午4点左右,在家上网的谢苏明听到敲门声。他打开房门,发现屋外站着4名男子,两人穿警察制服,另外一高一矮男子穿着便装。在确认他是谢苏明本人后,对方亮出一张白色A4打印纸。谢苏明发现,纸上竟是他12日在天涯重庆论坛的跟帖内容截图。

“这个是你发的?”对方发问。

“是。”谢苏明简单地回答。

在得到确定的答复后,4人一起涌进谢苏明家书房,并叫谢苏明“不要动”。经谢苏明多次要求,其中一名叫吕庆的制服男子出示警官证,两便装男自称是重庆市网监部门的警察,但都没有出示搜查证。

在对谢苏明的电脑进行一番搜查未果后,吕庆希望谢苏明配合,去派出所做一个笔录。然后,谢苏明被带往重庆市高新区公安分局天宫殿派出所。

到了派出所后,谢苏明感觉到吕庆说的“配合”没那么简单。派出所几拨人轮番上阵对他进行讯问,问题主要是“是否有后台,发帖是否受指使”,但谢苏明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没有”。

警方的讯问难以继续下去,自认为没犯法的谢苏明认为可能就快回家了。但派出所一个何姓副所长在打过几个电话后,决定刑事拘留谢苏明,涉嫌罪名是“诽谤”。

虽然不太懂法,但谢苏明还是明白“诽谤属自诉案件,被诽谤对象告诉法院才受理,公安机关无权越位”。

“这么点事,你们就要刑拘我?真黑!”谢苏明争辩。

警方只是说:“这事你不能怪我们,要怪就怪王立军。”

深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谢苏明无奈地在刑事拘留通知书上签了字。此时他仍乐观地认为,最多10多天就会重获自由。

1998年就开始混迹于网络、自诩“资深网友”的谢苏明没有想到,这条普通跟帖竟会招来一年的劳教。

“不签也要劳教”

在看守所待了近半个月后,谢苏明等来的是一份劳教决定书。警察告诉他,“要怪就去怪王立军”。

被送进看守所后,和谢苏明同住一个舍房的其余20多个人得知他的遭遇后,都认为他很冤。就连看守所的民警都认为“你这个事情,过几天就起飞(重获自由)咯”。

11月17日,谢苏明在看守所见到了吕庆,并得知警方给看守所送来了他的延长羁押手续。

几天后,警方再次到看守所提审谢苏明,并对其手机里面的200多个联系人挨个进行询问,仍旧重复询问“是否有人指使跟帖”。但是,警方接连两天的询问仍旧得到的是“没有人指使”的答案。

度日如年地在看守所内待了将近半个月后,谢苏明没有等来释放通知,却等来了派出所的吕庆。吕庆给他送来一纸“劳教聆讯通知书”,并要求谢苏明签字。

“这是什么意思?不会因为我一句话就要劳教我吧?”谢苏明急了。

“这就是一个程序,到了看守所都要签这个。”同时,谢苏明还记得当时吕庆对他说,如果聆讯的话很麻烦,也耽误时间。不聆讯的话,过几天就会释放他。

由于不了解聆询通知书的意思,听到可以尽快出去的消息后,将信将疑的谢苏明还是在通知书上签了字。后来,他通过咨询律师了解到,聆询其实相当于听证。如果你不聆询,就等于说当事人对劳教决定没有意见。

2009年12月8日下午,看守所民警突然让谢苏明收拾东西,并告诉他可以出去了。

得到这个消息后,谢苏明高兴得除了身上穿的以外,其他的东西都不要了,起身就往外走。当他来到看守所门口时,看到了吕庆和另一名警察。双方碰头后,警察首先让谢苏明签一份取消刑事拘留的文件。

签完文件的谢苏明正盘算坐什么车回家时,意外出现了。吕庆拿出一份劳教决定书说:“不好意思,这次我们要劳教你。”头脑一阵发蒙的谢苏明愤怒地质问:“不是说不劳教的吗?”

“你要怪就去怪王立军吧,我们也没有办法。”

感到受了骗的谢苏明拒绝在劳教决定书上签字。但吕庆却表示“不签也要劳教”。随后,戴着手铐的谢苏明被塞进警车,径直送往重庆市新劳教转运站(又称:人和劳教转运站)。

在转运站待到次日早上,谢苏明便被送上一辆警用客车,和另外几十个人一道,被送往重庆市西山坪劳教所。

他说,当他看着车窗外面熟悉的道路、熟悉的景色时,都感觉是灰蒙蒙的一片,就好像他那时的人生。

事后,谢苏明了解到自己的劳教理由是“寻衅滋事,扰乱社会治安秩序”。他认为这个理由很不靠谱、也很冤枉。但到了劳教所他才发现,比他冤的大有人在。

各种荒诞的劳教事由

“那时重庆的劳教就是个整人的工具,不听话就整你,并且听不听话还只是个借口。”

杨操,便是谢苏明认为比他更冤的“同学”(劳教人员被称作学员,相互间以“同学”相称)之一。

今年40岁的杨操是在重庆做代理生意的福建人,他的妻子和几个亲戚合伙经营了一个快餐店。由于福建和台湾挨得近,杨操妻子经营的餐厅一直做台湾人的生意,他们没想到,这会招来一场灾难。

2009年9月9日下午,警察突然找到在家陪8岁儿子看电视的杨操,以其妻涉嫌诈骗为由,将杨操带回派出所询问情况。

杨操说,由于夫妻二人各自经营事业,他只是偶尔开车给妻子的快餐店买米和油,其他事根本不知情。但当天晚上,杨操还是被警方以“涉嫌诈骗”为由拘留,并送往看守所羁押。

警方虽多次进行询问并作笔录,但杨操的答案只有“不了解,也从未加入诈骗公司,对妻子餐厅的事不知情”。

杨操说,多次做完笔录后,警察只让他签字,但不让他看笔录内容。偶尔会告诉他:“警察不会坑人的。”

在被羁押一个多月后,警方送来劳动教养决定书,杨操因“加入诈骗公司,负责驾驶、转移赃款”被处以劳动教养一年。

看到劳教决定书后,杨操愤怒地反驳,并对劳教时间提出质疑时,警方淡淡地回应他说:“一年算轻的了。”

到了西山坪劳教所后,身体有残疾的杨操稀里糊涂地被派到劳教所档案室干活。在整理档案期间,他仔细地查看了同一个劳教大队近500人的劳教资料,其中半数是因“寻衅滋事”被劳教。杨操记录下了一些荒诞的劳教事由。

重庆巴南区双河镇,一名杨姓中年男子和妻子吵架,正在气头上的丈夫恐吓妻子说“拿刀砍死你”。听到丈夫的恐吓,妻子拨打报警电话。这名并未动手的丈夫因“寻衅滋事”被处以劳动教养一年;

重庆市大足区的残疾人何华汰曾患小儿麻痹,在重庆沙坪坝区一家礼品回收厂工作。厂内一老人经常试图对一名贵州籍的残疾小姑娘“揩油”,他和同事看不惯,屡次对这名老人提出警告。在一次言语恐吓中,老人报了警,警方先是认为两名年轻人“见义勇为”,但需各交300元才放人。考虑到自身残疾挣钱不易,两名年轻人拒绝交钱,后均被以“寻衅滋事”劳教一年。

相对于这些普通人而言,曹涧算是一个有身份的人,在被劳教前,他是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新湾村的党委书记。

2007年,作为在读研究生且自创3个公司的曹涧任职家乡的村党委书记,他在工作中推行廉政建设,触及了新田湾村一些人的利益而树敌。2009年,重庆的“打黑除恶”如火如荼开展时,曹涧遭人构陷,被举报“涉黑”,后被重庆警方以“涉嫌敲诈勒索、寻衅滋事”刑拘。

重庆市公安局刑警总队、巴南区公安分局成立了联合专案组,对曹涧进行调查,但一直没找到他的“涉黑”证据。事后,专案组调查人员也亲口对曹涧妻子表示,此案是“黑打”。在“涉黑”无法查下去时,警方随即又以曹涧“邀约他人恐吓他人”为由,按“寻衅滋事”处以劳动教养一年半。

亲身体验劳教之后,谢苏明深有感触地说,那时重庆的劳教就是个整人的工具,不听话就整你,并且听不听话还只是个借口。

抓人指标与劳教创收

多位采访对象都提到“警方有抓人指标”。除此之外,被劳教者在里面的工厂创造的价值,也是一个惊人数字。

为什么标榜“执法为公、立警为民”的重庆警方会这样大肆抓人送去劳教?多位采访对象都提到,他们得到的消息是,警方有抓人指标。

重庆“一坨屎”案当事人“方竹笋”因为此前担任过涪陵区公安局义务警务监督员,他从内部渠道得到了一些信息。他听说,重庆基层派出所行政拘留一个人能够得到0.5分,劳教一人有1.5分,如果是判刑将得到2分。年终派出所将按积分进行排名,排名靠后的要送学习班。

“方竹笋”还爆料说,在重庆“打黑”期间,不少区、县公安局由于缺“人头”,只得向完成任务的派出所购买“人头”,完成指标任务。“方竹笋”从警方内部还了解到一件非常荒唐的事:重庆某公安局为完成任务指标,在火车站花钱租赁一个安检通道,对带水果刀的人员予以劳教。

对于“凑人头”的说法,被指“涉黑”的曹涧也有了解。曹涧说,他的笔录材料上,有一个叫林某的案件承办人,他从来没有见过此人,但是这个人的名字却一直出现在案件承办人一栏。

杨操在劳教所期间,也了解到一些荒唐的“凑人头”现象。

重庆九龙坡区走马镇,一个年过花甲的丧偶老大爷,与另一名老汉同时看上了附近一位50余岁的老大娘。两位老大爷成了情敌,发生争吵,后由当地派出所调解处理。

事发后一个月,两位老大爷接到派出所电话,让他们去一下。到了派出所后,两位老人被以“寻衅滋事”劳教一年。杨操说,处理这件事时,民警对两位老人表示,劳教是为了“凑人头”。

对于“凑人头”的说法,重庆一基层派出所所长表示,其实和各行各业一样,派出所是有打击犯罪的任务指标的。“但劳教这样的事,肯定还是要按程序来的。”

在为基层派出所实现“人头”任务后,劳教人员就将从劳教中转站走向劳教所。这其中有一点可能会令人惊讶:承担着劳教人员劳动、教育和培养任务的劳教所,是劳教环节产生利益最大的地方,劳教人员在这个场所创造的财富让人咋舌。

以杨操所在的西山坪劳教所为例,2009-2010年,这里一共有9个大队,每个大队大约有500人。

杨操说,劳教人员进入劳教大队后,都要到劳教所的工厂工作。每天早上7点起床吃过早饭,就到工厂上班。中午12点吃饭后休息到下午1点,又开始到工厂上班,忙的时候晚上还要加班,每周休息1天。

由于完不成任务会被“加刑”,劳教工厂的每个学员每天都会尽力完成任务,在正常时间里无法完成任务的学员,哪怕熬夜加班也要完成任务。同时,每个学员完成的产品需经过检验后才算最终任务,所以劳教工厂内的产品质量相对也有保障。

在档案室工作的杨操说,劳教人员每天创造的价值惊人。据他介绍,每个学员平均每月创造的价值约为5000元,但劳教所每月支付给学员的工资仅为8元钱。以杨超所在的大队为例,该大队有近500名劳教人员,每月创造的利润就是250万元,一年下来在3000万元左右。

此前,司法部研究室主任王公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有劳教人员5-6万人。这样算来,劳教所每年创下的收入令人咋舌。

劳教恐惧症

“你们没有经历过(失去自由),我现在特别怕再次进(劳教所)去。”

而今,谢苏明、曹涧、杨操,听到别人说重庆安全感很好时,他们不会去争辩,只会在事后淡淡地说:“沉醉其中还没醒来是最可悲的。”那场他们人生中第一次被劳教的日子,已经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劳教恐惧症。

杨操的恐惧心理最为强烈。他在和记者交谈时,电话要放到2米开外的茶几上。放好电话后,他会一本正经地说:“你们没有经历过(失去自由),我现在特别怕再次进(劳教所)去。”

说到“劳教恐惧症”,谢苏明说,他在从劳教所出来后,放弃了已经使用多年的手机号码,并远离重庆赴广州工作。那时他已经看出,安全感指数看似很高的重庆,人人随时都有可能被以莫名其妙的理由劳教。现在,他虽然在网上高调实名发帖为自己申诉,但他几乎不愿用自己现在的手机与其他人联系,即便是朋友,他也会尽量使用别人的手机。

回忆过去,杨操说,他也曾为重庆“打黑除恶”拍手称快,那时官方营造的安全感犹如一幅美妙的画卷摆在他的眼前。但当自己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投入劳教所后,他才意识到,一旦捅破那幅美妙的画卷,就会发现它的背后充满了肮脏和恐惧。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