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明朝上“大学”需多少钱 明码标价800石米

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为410名留学生颁发假文凭,其中95%来自中国,19所中国高校与其“联合”办学。这是最近转发频率很高的一条新闻。其实,买卖文凭之事,古今中外并不鲜见。比如,现在常见的大学招生指标,在古代便买卖兴隆。

朱祁钰首开“纳粟纳马”入监读书先河

有人认为大学体制是西方人创造,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即有高等学府,只是办学的理念和模式不同,而且不兴叫“大学”。商时的中国大学叫“太学”;周时叫“国学”,国学是周王办的,诸侯办的则叫“泮宫”;西晋时称“国子学”,北齐易名“国子寺”;隋则改称“国子监”,一直到清末都是这叫法。

与大学不叫“大学”一样,中国古代的大学生也不称为“大学生”。以明代称谓来说,通称“生员”,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叫“监生”。国子监是朝廷的中央宫学,国子监的毕业生不仅包分配工作,很多时候还“包当官”。明代便规定,“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

上大学的好处多多,但上大学得凭成绩,要考,古今一理。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是不是没门了?也不是,但前提条件得有钱买个入学名额。

古时的入学名额叫“员”,生员就是这意思,即今“招生指标”。明朝廷曾经明码标价,以收取“赞助费”的方式,公开出售招生指标:凡想上大学、到国子监读书者,不论成绩优劣,不问家庭出身,只要肯出“赞助费”,就发给“录取通知书”!有意思的是,明朝时收取的赞助费不要现金,只收当时短缺的粮食或是马匹等。

明代的“招生新政”,出现在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力主实施的,竟然是当朝的皇帝、史称代宗的朱祁钰。

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因为大哥朱祁镇御驾亲征侵犯北方边境的蒙古瓦剌部落遭生俘,他当上了“代理皇帝”。但当时边境战事远未结束,军费开支庞大,中央财政入不敷出。从哪搞钱?臣僚给朱祁钰开出的妙方之一是,“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就是给国家多上缴粮食,便能获得进国子监读书的机会。

这个口子一开,包括重新坐上龙椅的朱祁镇在内,后来的皇帝差不多都学着干过,国库一没钱,边防粮饷一没着落,地方一闹饥荒,就会这样干。

明景泰年间进国子监需“米八百石”

由于是“官倒”,明朝的招生指标交易很透明,实行“全国统一价”。那么,当时买个大学上上,要花多少钱?

据《明史•食货志二》上的数据,要想获得国子监的入学资格,景泰年间(公元1449-1457年)最高的要800石米,低者300石米。成化年间(公元1464-1487年),则稳定在100石米。

上面这价格是有“学籍”的,如果不在乎学籍,只当旁听生镀镀金,或是插班生、肄业生什么的,可以享受“优惠价”。以明英宗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的标准为例,每个指标需缴纳20匹马。

景泰年间的赞助费算是最高了,800石米的标准是怎么定下的?原来这是“买方”主动出的价钱。时山东临清县,伍铭等几个在县学(类似于今县重点中学或地方专科学校)读书的学生提出愿意缴纳800石米,求进国子监读书的机会。山东的主管官员将此情况上报朝廷后,获皇帝特批,于是“米八百石”遂成标准。但是能出或愿出800石赞助费的,还是很少的,所以后来不断往下降,以吸引考生、扩大生源。

明朝七品官的年俸禄是84至90石米,如果缴800石的赞助费,则要花去10年左右的全部工资收入;即便是100石,也要用掉近一年的工资收入。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