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星巴克就是比雀巢好喝吗?

本人小城市出来的大一生一枚,没喝过星巴克神马的,速溶咖啡倒是常喝,喝过雀巢和麦斯威尔的几乎所有超市里有的品种,网上常见到星巴克神马的,在此求教星 巴克真的那么好喝?(有人说是小资的装逼)其他咖啡店呢(比如上岛咖啡也挺常见的吧)?还有什么咖啡店常见?酒店里面的咖啡呢?大家有什么经验?

佐藤谦一:

所谓的世家,便是保持着教养和礼仪的各个阶层。漆匠的子弟,有漆匠的吃穿用度;大学教授的子弟们,有大学教授的吃穿用度;即便黑社会的社团家族,也有其自己的吃穿用度丶交际方式。讲话该如何讲,起身坐立又该如何礼仪;该如何表达感谢,如何表达愤怒,如何饮茶,如何起箸,如何谦卑,如何骄傲,如何应对西洋事物,如何祭拜,如何祀祖,这些,都是教养。可是在中国,由於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阶层消失了,世家也消失了。究竟怎样才是有品味?不知道。什麽是教养?忘却了。

於是,只得向西洋学,向日韩学,向台港的老唐人,从头学起,这吃穿用度的教养和品位。

而在这从头开始的学习中,在这二十年来不断富足的社会进展中,不同的富裕阶层对品位产生了偏差,便集体的焦躁,彼此的看不顺眼。一方证明了自己的品位後,另一方往往以「关键是我喜欢怎样就好」来回应。

可是品位,是无法证明的,它是一种学习来的能力。若你试图向他人证明品位,只会让你丧失了你自己的品位。而「你的喜好」,也并不应是没有教养丶不虚心学习的代名词。很多时候你喜欢一样东西,并不是因为你真的只喜欢它,而在於你可能并不知道其他的可能性。了解了更多的可能性,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麽,是哪一个。而若以「你的喜好」来抗拒学习其他的可能性,你其实是在牺牲自己所真正爱好的 —— 因为在你喜好它之前,你已经失去了去认识它的可能性。

其实,穿衣吃饭,饮茶燕居,永远也无法「彰显」任何的品位和教养,因为它们原本就是品位的结果,而非原因。

你锺爱的咖啡,是因为你锺爱它的口味,锺爱店家的用心;此外生出任何旁的批评或赞赏,通常便都是出於虚荣 —— 而虚荣,是教养彻底的反面。

新约里记载耶稣所说:「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便说不是。其他多馀的话,便都是出自那恶者。」

一个人的教养,是他品位的底线。若你自诩为有品位的国民,有教养的阶层,便不应无端指责他人的品位,也不应过高估计自己的视野;相对应的,也不应以吃穿用度作为品位的衡量标准,无论是对於自己,还是对於他人。

关於星巴克本身,这实在是一家很好的咖啡店:它做着好咖啡,用心选料,用心布置,当初在北美出现时,人们简直可以用「震惊」来形容 —— 原来在美国,也可以享受这麽有品质的咖啡。而速溶咖啡,原本就是新鲜咖啡的权宜之计。

无论如何,当你真的了解和用心品尝了不同的咖啡後,你的选择,才是你真正所爱的。这对於咖啡是如此,对应於人生其他的,亦复如是。

以上是我的一点浅显的看法。请诸君指正。

知乎用户:

社会是分为很多阶层的,就像是一幢大楼里分为不同的屋子,每个屋子的门都是关着的。A房间里的人若想去到B房间是很难的。这些“门”在社会学上被称为社会屏蔽(social closure)。金钱不是构成社会屏蔽的唯一因素,出身、职业、生活方式都构成了社会屏蔽。

吃什么食物、选择什么娱乐方式……这些都属于生活方式,代表一个人的阶级归属。

很多人觉得:在电脑上看片比去电影院爽啊为什么很多人愿意花80块钱去电影院看电影呢?一块五的速溶咖啡很好喝啊为什么他们去星巴克多花几十倍的价格?

答案是:他们要选择符合自己阶级身份的生活方式。

试想:王石在公司开会的时候撕开一包雀巢速溶……试想:一个还不挣钱的学生去咖啡馆消费一杯一百块的咖啡……不是说他们这样做不对,但总归是有点别扭。对吧?
所以,这位题主,我的确觉得星巴克更好喝,但我想,选择星巴克的人可能不仅仅因为好喝,更因为这象征了阶层归属。

ps 我很反感“装x”的说法。维持自己所属阶级的生活方式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当然,作为一个学生,手头宽裕的时候我也会偶尔享受些超越自己阶层的乐趣,平时我还是老老实实喝速溶咖啡,虽然口感差点儿,但性价比在那儿呢!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