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黑户”李承鹏的72小时

4月21日凌晨4时,记者在雅安市通往芦山的路上遇见李承鹏,由于交通管制,李承鹏带领的车队已经在这里困了2个多小时。此时的救灾道路堵塞严重,并不是因为社会车辆过多,而是因为检查关卡太多。

凌晨5点,李承鹏从当地找来两辆平板车,将车队救灾物资全部装在平板车上,所有人步行前进。

中转基地是一家汽车4S店,位于雅安和芦山之间。一行人到这里已经是早上7点,急于进入灾区的李承鹏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没有通行证,怎么过关卡。联系各种渠道后,8:50救援队终于从基地出发。

救援队本打算直接进入宝兴,但由于道路损坏,车辆根本无法进入。

李承鹏在这里摔坏了他的手机,这台碎屏手机陪伴了他的救援全程。

21日中午,两天没合眼的救援队得知龙门乡五星村没有任何援助,掉头回到芦山。进入五星村以后,发现这里是救援队从未涉足的地方。

救援队将车上的食物、水、药品交给村民负责人,这种格式的收到条款,出现在之后每一次救援中。李承鹏希望能用严谨的程序远离非议。

当天夜里,3辆卡车满载帐篷、水、食物来到中转基地,不顾助手反对,倔强的大眼坚持要当夜就把物资送到五星村。

卸完三车货物以后,已经是22日凌晨3点。这次救援也促成了李承鹏只在早晨和晚上送物资的习惯,得以避开车流高峰。

这仅仅只是开始,大量的物资需要调配,很多人希望通过李承鹏捐助灾区,但慑于流言的戕害,李承鹏不接受现金的志愿,“我只是一个搬运工”。最麻烦的是物资通关,李多次抱怨:我们不希望有什么特权,我们只希望有NGO的待遇,救灾物资能顺利进来。

有了物资,送去哪?这需要大量的情报分析。22日,7个人的专业救援队兵分两路:宝兴和天全,实地考察后确定救援的目标。制定计划都还要承受各种变故,包括路况,天气,以及政府管制的千变万化。

23日下午,既定的计划因为通行证推迟了4个小时。办理通行证的时候,某官方机构将救援队的物资全部统计进入他们的清单。

队员在嘲讽李承鹏的头盔,这也是3天来难得的轻松场面。

终于,通行证办好了,教练在安排每辆车的人员。这次救援的成功,全仰赖于这些相当专业的队员。

踏上通往灵关中坝的山路时已经是23日夜间,山路上随处可见落石。渐渐变大的雨,也吓走了其他的救援队。

23日晚9时,四辆卡车以及3辆越野车终于到达中坝。

24日凌晨1点,李承鹏在当地的朋友招待救援队吃了3大锅面。

回基地的山路最高海拔1400米,路上没有见到其他任何救援队。李承鹏的救援队还将坚守,而困难只会越来越多。

成功的救援离不开这些专业的队员。多吉:李承鹏的左右手。大眼说,我给你120你接不接受,他说你表扬我准没好事。

张师傅,带路司机,永远的“1号车”,熟悉四川的每个区县,常年行驶在川藏线上。憨厚的他,带领车队从来没有出过问题。

海鹏,救援队队员,来自北京的专业保镖,在宝兴的废墟中救过人。

小米,救援队指挥。野外生存教练。联络、接车、指挥无所不能。

陶然,他和海鹏都来自于壹基金。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