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是如何倒下的?

冯道,882年生,字可道,自号长乐老。汉族,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人称官场“不倒翁”。侍候“五朝十帝”纪录的冯道如何倒在第十个领导面前?

虽然“重心越低越稳定”是不倒翁的“物理原理”,但是作为“活体”的不倒翁,却也有“栽倒”时刻,这里,最关键的环节,是由不倒翁遇到的上司所决定。

“不倒翁”最怕遇到什么上司?且看创造侍候“五朝十帝”纪录的冯道的归去来兮——

不怕玩主。冯道侍奉的第二顺位领导——后唐皇帝李存勋,是个典型的玩物丧志之徒,酷爱演戏拍戏,他重用伶官,也就是戏子官员。顺情说好话是戏子的强项,也是“不倒翁”的强项,冯道不怕这样的主子,在这样一个玩主手下工作,他得心应手。

不怕人渣。冯道侍奉的第四任领导——后晋之主石敬唐,是个臭名昭著的“儿皇帝”,他认比他小十岁的辽主为爹,并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为的就是稳居“儿皇”之位。冯道在这样的人渣手下工作,只要比主子更无耻就够了。

不怕暴君。冯道侍奉的第六任领导——契丹辽主耶律德光,是个蛮横得只知道洗劫的大王,冯道在这种土匪手下工作,只以“小老儿”自居就平安无事。

不怕病夫。冯道侍奉的第七任领导——后汉皇帝刘知远,久病缠身,他和石敬瑭同被契丹呼“儿”,在位仅2年就呜呼哀哉。冯道在病夫床前做事,只需按部就班,加上身体熬得过上司就过关了。

不怕庸主。冯道侍奉的第九任领导——后周始主郭威,虽是个开通爱民的仁德之君,但可叹他比较知足,没有施展更大报负。“不倒翁”哲学的重要一款,就是知足常乐,“长乐老”冯道在这样的庸主手下工作,当然主奴一起知足了。

不言而喻,凡属政坛不倒翁,在“厚脸皮”基础上,还是颇有些“投主所好”的本事与手段的。但是,这也终究不是决定因素。因为作为一个主子面前的老奴,即便你使出浑身解数,毕竟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所以“不倒”奇迹的决定因素,我认为最终要归结到不倒翁前期所遇到的主子身上,他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冯道一生换了十个领导,其中以上九个上司之所以沿用冯道,是因为他们悉数喜欢顺手的奴才,而冯道恰到“好用”。

从冯道一生的政治经历来看,他是一位失大义存小义的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他从不提早表明自己的立场,而是察言观色,永跟最有实力的当权者。“骑墙”是“不倒翁”哲学别解,“长乐老”的常乐法宝。

在不伤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不倒翁”也出些好主意,例如契丹辽主耶律德光有一次问他:“天下百姓如何救得?”冯道说:“现在就是佛出世也救不了,只有你皇帝救得。”这些所谓的好主意,属于明哲保身下的“好话”范畴,冯道的自我定位应该是“老勤务兵”,这种“老勤务兵”恰好与喜欢安逸的上司一拍即合。

冯道的出现,正迎合了五代时期“暴政”加“庸政”的需要。“依违两可、无所操决”的“超级骑墙”式臣下,倒是可让“暴脾气”与“玩物丧志”的上司放心顺气。

然而,不倒翁并非无敌。冯道晚年,轮到周世宗柴荣执政,这是冯道遭遇的第十任上司,不倒翁的克星终于出现。

这位周世宗,与前九位暴君庸君大不同。他虽是后周始主郭威的义子,但却比他义父更有抱负更有骨气。他虽然在位仅五年,却干出一番大事业。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南征北战,不畏强敌契丹,揭开了一统天下的序幕,奠基了大宋的前身,可谓“一代英主”。

表面看来,冯道栽倒于与柴荣的一次争执——周世宗北伐,“长乐老”表示“反对”,但实际上,这是“苟且偷安”的不倒翁哲学与“舍我其谁”的英雄主义的必然碰撞。

“苟且偷安”这四个字对冯道这样的“不倒翁”来说是“永远法宝”,但是强人哲学却绝对排斥“好死不如赖活者”。

柴荣不听冯道苟安说词,坚持进兵北伐,扫荡辽军,最后振兴百业,俱有大成。众所周知,后周之后的大宋虽姓赵,却是半个柴家天下。

冯道与柴荣的哲学碰撞,随着周世宗在现实中的胜利而而宣告结果,北伐胜利后,“不倒翁”受到上上下下的冷落,“长命丞相”在朝中再无立锥之地,“不倒翁”最后的岁月是在坟前度过的——被派修周太祖坟墓期间,郁闷而死,终年七十三岁。

中国历史上第一“骑墙人士”冯道最终死于被一代英主抛弃。他的不倒翁哲学也终在英雄主义面前败下阵来,不倒翁的克星原来是英主!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倒翁”大都有他不多,没他不少。他们是不能左右国家局势只能苟安的“好好先生”,后人对“不倒翁”的个人有怎样的评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倒翁”遇到的是什么样的上司。但凡想成大事、欲千古流芳的政治家,终究是不屑与“骑墙人士”为伍的。

成也领导,败也领导,成也中庸,败也中庸——“不倒翁”冯道的经历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庸人在逆淘汰游戏中,始终不过是个随波逐流者。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