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名将系列】两宋篇: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上)

常言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华民族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与动荡,民心与天象都显露出希望一统的大趋势。在这种大趋势下先经历了后周世宗柴荣的一番努力,已经出现了在一定程度上统一的曙光。怎奈柴荣没有活到一同中原那一天就去世了。而这一重任就落到了一个叫:赵匡胤的人身上。

一, 赵匡胤少年经历

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年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相传,赵匡胤出生的时候,“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月不变。”《宋史•太祖本纪》云:“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少年时的匡胤,《宋史》评之为“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他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爱好骑射和练武,赵匡胤可谓武功第一的皇帝,自创太祖长拳,整套拳路演练起来,充分表现出北方的豪迈特性,为中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此外他还发明了“大小盘龙棍”,就是后来的双节棍。同时他还是一个勤学的皇帝。在他幼年时,他已达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

21岁的时候,赵匡胤离开父母和妻子,出来闯荡天下,起初闯荡天下也并不容易,也深刻的了解了民间的疾苦。直到到公元949年,他遇到了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郭威此时正在领兵在今山西永济平叛,于是身强力壮精通武艺的赵匡胤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后来得到柴荣的赏识,并在柴荣当上皇帝之后,深受重用。并在柴荣去世的时候成为殿前都点检(禁卫军首领)。

二,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959年,世宗柴荣突然病死,宰相范质受顾命扶助柴荣幼子柴宗训继立为恭帝。这时恭帝年仅7岁(一说5岁),后周出现了“主少国疑”的不稳定局势。在此种形式下,赵匡胤联合禁军高级将领策划了一场兵变:

960年正月初一,赵匡胤派人放风,契丹和北汉联合发兵南下入侵。宰相范质等文臣不辨真伪,派赵匡胤带兵迎敌。结果在开封附近的陈桥驿,先是有赵匡胤的亲信散布:“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的言论,把士兵的情绪鼓动起来,这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即后来的宋太宗)和亲信赵普见时机已到,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拥立他为皇帝。
此时的赵匡胤却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拥立者们一齐表示“惟命是听”。赵匡胤就当众宣布,回开封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族诛,诸将士都应声“诺”!于是赵匡胤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加上守备都城的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结义的兄弟,在他们的帮助下,赵匡胤轻易的坐上了皇帝的宝座。由于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历史上习惯把赵匡胤建立的赵宋王朝称作北宋,赵匡胤死后被尊为宋太祖,并改元建隆。

三,开疆拓土,一统中原、南方

当上皇帝之后,在一个雪夜赵匡胤采纳赵普的“先南后北”的建议,先将荆湖之地全入宋土,成为宋朝一个大粮仓,从物质上保障了后续的进攻。乾德二年(964年)赵匡胤兵分两路平定后蜀。太祖共在开宝元年、二年,及九年三次攻打北汉,均因辽军来援,顿兵太原城,久攻不克而还。开宝四年(971)二月,宋灭南汉之后赵匡胤于开宝七年(974年)平定了南唐。这样宋朝在基本上统一了中原与南方。

(待续)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