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名将系列】五代:先智后昏的李存勖

李存勖(885年——926年),应州人,沙陀族,小名亚子,李克用长子。他在打仗方面无疑是一名优秀的战将,帮助他的父亲立下许多战功,摧毁了后梁势力,一度成为北方和中原地区最具实力的国家。

然而在建国之后,却任由皇后和宦官以及伶人干政,亲小人远贤臣最终导致自己被杀。其人格的两面性的确让后人深思。

李存勖自幼喜欢骑马、射箭,胆力过人。少年时随父作战,11岁就与父亲到长安向唐廷报功,唐昭宗勉励李存勖说:“你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要记住为唐室效力。”唐昭宗感概其相貌英武对左右说:“此子可亚其父。”李存勖的小名:“亚子”也由此而来。成人后状貌雄伟,稍习《春秋》,略通文义,作战勇敢,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起初在河东地区李克用的地盘很狭小,经常被朱温围困。李存勖就劝他父亲要振作起来不要消极。

当时,军阀混战、占据河东的李克用常被控制河南的即朱温牵制、围困。公元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勖于同月袭晋王位。此时因李克用刚死,这个军中都在办理丧事。按常理是不会出兵迎敌。但李存勖却借此机会先捕杀了试图夺位的叔父李克宁,并率军解了朱温的潞州(山西上党)之围。直取上党,乘大雾突袭围潞州的梁军,大获全胜。为此朱温大惊,他说:“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资治通鉴》卷266)

李克用临终前,曾经交给李存勖三支箭,并嘱托三点遗愿:一是讨伐刘仁恭(刘守光),攻克幽州(今北京一带);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胁;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灭世敌朱温。经过十多年的交战,李存励基本上完成了父亲三点遗命,于公元923年,统一北方,四月,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唐,不久迁都洛阳,年号“同光”,史称后唐。

李存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不惜生命,体恤士卒,是员勇将;但是在政治上,却是一个昏暗无知的蠢人。称帝后,他认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不再进取,开始享乐。

因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又喜欢音律,即位后,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这样伶人和宦官开始得宠,干政。弄得朝野不安定。一些奸佞小人甚至选将士的妻女入宫,这样致使将士跟他离心离德。任奸佞,杀股肱之臣,在后唐似乎成了一种风气。他的刘皇后也不贤惠,肆意挥霍,再加上一些奸佞小人的唆使,致使国库日渐空虚,将士得不到体恤,苛捐杂税日益繁重,百姓生活日益困苦。在这样的国内矛盾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后唐的江山也是岌岌可危了。这时李存勖还蒙鼓里。

公元926年,李存勖听信宦官谗言,冤杀了大将郭崇韬。另一战功卓著的大将李嗣源也险遭杀害。是年三月,李嗣源在将士们的拥戴下,率军进入汴京,准备自立为帝。李存勖此时方才想起来将内府的金帛拿出来赏给将士,可是为时已晚。最后,李存勖被被提升为直御(亲军)指挥使的伶人郭从谦发动“兴教门”之变中杀死。李嗣源攻入洛阳,派人从灰烬中找到了李存勖的一些零星尸骨,葬于雍陵。李嗣源自己又当上了皇帝。李存勖死后的庙号为庄宗。

只懂得打天下,不懂得治理天下的李存勖,最后也落得个被杀的下场。他的刘皇后在他被杀之后逃到晋阳(今:太原)做了尼姑。但李嗣源没有放过这位祸国殃民的刘皇后,最后令其上吊自尽。

历史就是无情的演绎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千古定律。为将者也好,为王者也罢,如果不能体恤下属和百姓,横征暴敛,最后,那就是被历史所淘汰!

欧阳修是这样评价庄宗的:“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轶事

赞皇城西25公里的棋盘山,以“古道奇峰”闻名,这“古道”说的便是晋冀古道,还跟后唐开国皇帝唐庄宗李存勖有关系呢。

当年,唐庄宗李存勖从棋盘山走过的山路,就是今天的“冀晋古道”,这条路从汉代就修上了。李存勖救赵过棋盘山时,正值严冬,一路上人困马乏,过了段岭关,随身带的干粮和水也都吃喝光。这时晋王很是着急,下令部下找水。正走之间,晋王坐骑马失前蹄,忽然跪下,一股清泉从马蹄跟前喷涌而出,人马痛饮甘泉,得以继续赶路。后来,这眼泉长流不断,旱涝不涸,成为棋盘山的马踏泉。

还有许多景点与这位唐王有关。话说晋王过棋盘山这几天,天上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行走间,在路北侧发现有一大青石形成了一个额岩,如屋如盖,随从扶晋王下马在岩下休憩避雪,并将马拴在一旁石头上。这里后来人们称之谓歇马岩,拴马的石头称拴马桩。

李存勖在歇马岩避雪小憩后,向东走数里,见一巨石横于路旁。这时天气放晴,晋王精神抖擞,就把随身佩带的一口宝剑唰啦啦从剑鞘中抽出,劈向青石,只听“咔”的一声巨响,火光耀天,巨石被劈为两半。这块大石头也就被后人称作“试剑石”。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