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是“巧合”还是另有缘故?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诗名与王维比肩。王孟也交情不错。当时王维已是京师高官,而孟浩然则是一介布衣。不过在唐朝,能写一手好诗是有机会做官的,比如李白。当然李先生志向高远,总想“谈笑净胡沙”,不愿做个闲官,命运因此多舛。

孟浩然在山中隐居到四十岁,终于寂寞难耐来到京师,打算凭一手好诗文换得个高官厚禄。朋友们还真帮忙,王维竟然斗胆将孟浩然带入了朝廷,两人在休息室(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谈文论诗。

唐玄宗跟王维关系不错,信步溜达到王维的休息室。这可吓坏了王孟二位文坛巨匠。毕竟私自带人入宫罪过不轻。孟先生和常人一样,马上钻到了床底下。王维依仗自己跟皇上铁,加上有意在皇上面前推介朋友做官,省去无数中间环节,便跟玄宗说了实话。玄宗皇帝倒也不计较,叫孟大诗人从床下爬出(估计已到不惑之年孟先生爬出来的姿势不会好看),并问诗人是否带了诗来。孟先生没想到能见到皇帝,否则肯定会抄上几百首自己的得意之作献给圣上。机不可失,孟先生口述一首自己的大作,其中一句是: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玄宗大怒,说明明是你隐居不想出来当官,怎么污蔑朕弃你呢。于是放归山林。

估计当时王维也气了个倒仰,自己为朋友冒这么大的风险,老孟居然还说被故人(朋友的别称)疏远了。
老孟因此一生不仕。

现录这首倒霉诗如下: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柳永是北宋时期著名词人,号称有井的地方就有柳词。柳永没有隐居,而是早早进京赶考。说是赶考,但到京城后主要是住在花街柳巷,勾栏瓦舍。与青楼女子们整日抚琴作歌。不久柳词便传唱于京城内外。当时的青楼不像现在的妓院是藏污纳垢之地。青楼是高雅的风月场所,才子佳人常常在此双宿双飞。

当时柳先生最红的一首歌词便是《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歌实在是太红了,以至于连皇宫内院都耳熟能详。(流行程度可能相当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我爱北京天安门》)作为当时一把手的宋仁宗也听过甚至会唱。这个宋仁宗在宋朝可算是个大明君了。著名的开封包青天就是他的马仔。他任用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砸缸的司马光和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等大文豪,可以说是爱才如命。

科举终于结束了。柳公子有真才实学,又名声在外,考官又知圣上爱才,自然给个高中。可是报告打到皇宫,却迟迟未批。宋仁宗询问考官,此高中的柳永可是那浅斟低唱的柳永。考官确认后,仁宗信手再报告上批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从此,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终身没有做官。

唐朝的孟夫子,宋朝的柳公子都生逢盛世明君,却因为一句诗词而失前程。这两人的遭遇又如此相像,难免令人产生遐想:孟柳二人是否互为前世今生呢?如果不是,或许是历史蕴藏着什么未被发现的规律吧。也许有人会说是巧合,但是世间巧合是否太多了些!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