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以史为鉴:伦敦战雾记

导语

20世纪30年代我国作家老舍客居伦敦时,描叙伦敦的雾:“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而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小说《荒凉山庄》中描写“超级雾霾”时代的伦敦时写道:“漫天大雾,顺着河流飘飘荡荡,穿过草坪,滚过桥墩,充满了河边那个伟大而又肮脏的城市”。在许多英国的著名小说中,伦敦大雾经常扮演重要的场景。如侦探福尔摩斯的作者柯南道尔,喜欢把侦探场景设在伦敦大雾中。而现实却如1871年的《纽约时报》所称:伦敦的居民周期性地被淹在黄色的浓雾当中。伦敦当年上万人死于非命。但他们不听天由命,经过多年治理,伦敦空气状况有了根本改善,变得相当宜居。

“憋”死人的雾霾“气”死人的政府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工业革命让英国异军突起。正是那场工业革命引发煤炭的疯狂开采与使用,成为百余年后制造“伦敦大烟雾”的罪魁祸首。从19世纪末期伦敦出现雾霾天气后,英政府在这100多年间对环境治理却基本无所作为,最终酿成悲剧。

冬季到伦敦来看雾

1306年,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曾颁布法令,禁止伦敦工匠在议会开会期间使用露天燃煤炉具,据说还有工匠因违反此项法令而被处死。

然而,过早萌芽的环保意识未能阻止英国社会发展的需求。煤炭用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遏制后,还是不可避免地大幅增加。英国著名作家约翰-伊夫林描写道:“绝大部分伦敦人吸入肺里的,总是一些又浓又浊的烟雾,以及又脏又臭的气体。这使得全伦敦患黏膜炎、哮喘、肺结核的人比全世界患这些病的总人数还要多。”当时的伦敦在各方面都有很高的国际地位,冬季呛人的黄雾竟也成了外人仰慕的一道景观,许多人甚至专程跑到伦敦来看雾。

1873年12月7日至13日,一场大雾笼罩伦敦,造成近千人死亡,这是世界上第一桩与烟雾有关的大规模致死事件。两年后,英国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案》,试图对污染、职业病等问题开始进行系统管理,在各城市设立公共卫生观察员。其实在这之前,英国已于1853年和1856年出台《大都市烟害治理法案》。但由于经济原因,这些法规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纸空文。

政府多年不作为致大雾越来越“毒”

自从英国在18世纪首先爆发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大雾天气发生的频率大幅增加,并且,以前的雾以水汽为主,后来的雾则参杂了很多化学污染物(即雾霾)。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当空气中的污染颗粒增多的时候,水分就更可能会凝结成雾霾。

伦敦最早记载的由污染引起的雾霾天气大概是1813年的12月,持续了几天,据称空气弥漫着焦炭的味道,马路这面小伙看不清马路那面的姑娘。类似严重的雾霾又屡次在伦敦重复地发生:1873年12月;1880年1月;1882年2月;1891年12月;以及1948年11月。等到了1952年,伦敦发生了后来震惊世界的“超级雾霾”(TheGreatSmog),从12月5日到9日共5天。

应该说,1952年的伦敦“超级雾霾”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实际上,从1813年伦敦开始出现雾霾天气后,100多年政府并没有什么行动,由此才导致1952年的毒雾事件,致使上万人死亡。

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描绘过“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在没有风的时节,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经常在城市上空笼罩多天不散。而在画家莫奈的笔下,伦敦的雾是红色的。这样的“雾日”,冬日破晓呛人的黄雾成为伦敦的标志性景观。

一位建筑师曾经报告说他在墙上见到过厚达4英寸(约10厘米)的含硫污垢。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和烟雾颗粒还会危害居民健康,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后会诱发支气管炎、肺炎、心脏病。伦敦居民的肺结核、咳嗽的发病人数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地方都多,整个伦敦城犹如一个令人窒息的毒气室。

风是驱散这些毒雾的唯一希望。但是1952年12月4日,移动缓慢的高气压带滞留在伦敦上空,导致大气湿度增加、风力微弱,煤烟极难扩散。烟雾使数千伦敦人染上了支气管炎、气喘和其他影响肺部的疾病,从12月5日到8日这四天,有四千至六千人死亡,多数是小孩和呼吸系统脆弱的人群。12月9日,烟雾终于被狂风驱散,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八千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节选自:《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3期,《伦敦战雾记》,作者:周斌)

起初人们对大雾的认识是:环境灾害是工业发展必须接受的副产品。英国人一度还认为“煤火和高烟囱已经成为英国的独特制度”,以此为豪。但是1952年冬天的这场悲剧终于使英国人下决心与伦敦雾开战。

劣质煤炭是主谋政府通过立法严厉治理

伦敦的雾霾基本都发生在冬天,主要是因为冬天取暖烧煤造成的。燃煤质量差是主要原因,当时伦敦居民烧的都是劣质煤,类似我们所说的烟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硫化物,而硫化物正是空气污染的主要颗粒。

由于1952年的伦敦灾难带来严重后果,英国首次推出严厉措施控制污染。1954年,伦敦通过治理污染的特别法案。1956年,《清洁空气法案》获得通过,成为全国通行法律。这些法令禁止使用多种烟雾排放燃料,提高工业烟囱的最低限高,并将发电站搬出城市。在这项净化空气法案里,明确禁止任何黑烟的排放(比如烟煤燃烧产生的黑烟),并明令在市区的居民和工厂必须使用无烟燃料(比如液化气)。

又一次雾霾来袭更多刚性硬性标准出台

1962年,也就是“超级雾霾”的10年后、净化空气法案颁布的6年后,伦敦又被一场相当恶劣的雾霾袭击了,死亡达750人,不过已经远远低于1952年的12000人,应该说治理取得了成效。

1974年“空气污染控制法案”出台,规定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等硬性标准。在这些刚性政策面前,烧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空气污染明显好转。到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经减少到了每年只有15天,1980年降到5天,伦敦此时似乎已经可以丢掉“雾都”的绰号了。

伦敦战雾行动越发自觉整个社会形成了共识

伦敦战雾并没有到此为止。八十年代以后,汽车走进家庭,数量激增。汽车尾气取代煤烟成为英国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中的铅吸入人体后就再也无法排出,会严重影响人类后代的智力。

随后英国开始推行无铅汽油,但是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人们发现汽车排放的其他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不稳定有机化合物等也极为有害,它们被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会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产生以臭氧为主的多种二次污染物,形成“光化学烟雾”。

英国人此时已经对抗雾形成社会共识。从1993年1月开始,英国强制所有在国境内出售的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染的排放。1995年,英国通过了《环境法》,要求制定一个治理污染的全国战略,设立了必须在2005年前实现的战雾目标,要求工业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同心协力,减少一氧化碳等八种常见污染物的排放量。(节选自:《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3期,《伦敦战雾记》,作者:周斌)

政府将空气监测信息向外开放英国公民有《自由信息法》做保障

2000年以后,伦敦也开始关注空气中的PM2.5问题,伦敦空气污染80%的肇因来自于车辆的尾气排放,因此于2003年推出交通拥堵费,限制私家车进入市区,即使是美国大使馆的车队也照收费不误。

政府在治理空气方面毫不避讳,各种空气监测信息均向外开放,英国公民可援引《自由信息法》,向政府环保机构索取相关数据,不得被拒绝,全民监督。政府治理稍有疏失,主流媒体也不会替政府粉饰遮掩而是大力抨击。

对于传统的排污源——工业企业,伦敦的办法是不能再让企业像以前那样,把治理污染的事件甩给全社会,而是让企业自身承担起排污造成的社会成本。昂贵的成本压力使得企业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减少排污,反而研制出了不少环保新技术。(节选自:《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3期,《伦敦战雾记》,作者:周斌)

今日伦敦已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城市”,城区三分之一面积都被花园、公共绿地和森林覆盖,拥有100个社区花园、14个城市农场、80公里长的运河和50多个长满各种花草的自然保护区。而这些都是伦敦人长期战雾的结果。

今日伦敦绿地比建筑还多变得相当宜居

今天的伦敦早已不是当年烟雾蒙蒙的样子,如今的伦敦,一年到头见得到雾的日子用一只手就数得过来,而且是水蒸气凝聚形成的“雾”,而不是主要成分为污染颗粒物的“霾”。这座流动人口超过一千万的世界金融名城,在严格的环保法案和强大的环保意识下,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大幅改善,变得相当宜居,在世界大都市生活环境排行榜上排前三。

伦敦的城市绿化规划对于一座人口高密度的城市来说,属于顶级水平。整座城市就像一个大公园,绿化渗透城市的每个角落,看不到黄土飞扬的场面,到处都是绿树碧草,阳台绿化等特殊空间绿化也非常普及。绿地,正是伦敦充满生机盎然的城市魅力所在。

欧洲敞篷车最畅销的地方大雾天气基本很难看见

伦敦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影响,整个城市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小,夏季很气温凉爽宜人,冬季没有寒冷刺骨的感觉,空气湿润不干燥。

在夏季,开着敞篷车兜风,感受清爽空气,那是最舒服不过的。所以伦敦尽管多雨,却是全欧洲敞篷车卖得最好的地方。冬日里,潮湿和阴冷的空气会让一些人在气温下降时,患上那么两三次感冒,但是大雾天气基本很难看见。

宜居背后是对自然的尊重和改变旧生活方式

伦敦虽然也会堵车,但情况不算严重,汽车尾气排放相比同水平的城市,伦敦可是绿色环保得多。这可能和生活在伦敦的人逐渐改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甚至放弃开车有关。

英国家庭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汽车,但平时上班基本靠发达的地铁和公交,现在还有公共自行车可以租。只有周末出城度假,或者去超市大采购的时候才会开车出去。这些措施虽然有些不方便,但是当你抬头看看这片蓝天,在泰晤士河边远望成群的天鹅、水鸟,呼吸着没有尾气味儿的新鲜空气时,这一切都值得。不开车又如何?

英国人的文化里有一种对大自然和生命的严肃的尊重,人类向大自然索取,亦有回馈,尽其所能使人类繁忙的社会生活和自然达到和谐。可能正是因为每个人心中有这样一份尊重,伦敦才会像今天这般宜居。

结语

英国为工业化付出了巨大代价,因为是建立在大规模环境破坏的基础之上。但伦敦人的措施日积月累产生的效果是巨大的。不过这种矫正并不是自然而然出现的。伦敦战雾经历为工业化的后发国家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是付出血的代价,重蹈英国先污染再艰难治理的老路,还是早点探索保护环境的发展之道?这个问题在今天真是迫在眉睫。

说明:题目和内容在引用时做了少量删改。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