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形式主义或者根本就是权力寻租?

1月23日,湖北《东楚晚报》刊发了一条名为《距国家暗访组来黄检查只有98天……》的古怪报道新闻,说是离国家暗访组来黄石市检查国家卫生城市的评审项目只有98天了,要大家“重视起来,密集行动起来”,这条新闻包括标点符号在内就只有206字,却因为“国家暗访组”这五个汉字使得所有人都哭笑不得。

卫生部则在25日理所当然地就这则报道作出了说明,说是黄石市没有进入国家卫生城市评审程序,卫生部还没有任何暗访安排。

但是几乎没有人怀疑东楚晚报的那则报道新闻的真实性,因为对于所谓“暗访”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似乎都有体会,黄石市最多就是不应该把潜规则给公开说了出来罢了。

另一方面对于卫生部的说明则没有多少人关心,一来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目前好像并不高,而且即使卫生部说的是事实也只能说明黄石市是在白操心,并没有回答大家更加关心的那个“暗访”是不是走过场的问题。

实际上就算卫生部在很认真地进行这种“暗访”工作也还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俗称为“衙门”的行政管理机关本身就是一个程序化的组织,他只能一板一眼地按规定走完全部程序,所以根据以往的经验推导出这个“暗访”的时间是很容易的。最多这个“只有98天”的说法有点可疑,但绝前后误差绝不会超过一星期。

所以这个所谓“暗访”的环节其实就是一个形式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和效用。从更加广泛的意义来说,评选这个什么“国家卫生城市”本身就是形式主义,一个城市成为了“国家卫生城市”之后到底会发生一些什么变化恐怕连主办者的卫生部也说不明白。

但就是这种含义说不清道不明的评选考核验收在中国遍地都是。从小学的“三好学生”,“优秀班级”开始,中国人就和名目繁多的评选考核和验收结下了不解之缘,实际上这种评选出来的结果到底有什么意义也真是天晓得,比如前些时候在长沙高喊着爱国口号在湖南长沙“平和堂”商场抢得数千元财物的那位某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听说就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至于那些被揭露出来的贪官们当中拥有令人肃然起敬的荣誉称号的更是无法枚举了。

再说,即便评选出来的确实是真实的优秀人物也还是毫无意义的,就算是评出了一万个孔繁森,只要有一个薄熙来就足够抵消他们的作用了,更不要说这些评选出来的“优秀先进”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基本上根本没有人知道。

除了“国家卫生城市”之外,这种莫名其妙的头衔还有不少,什么“211高校”,“三甲医院”等等。这种古怪头衔不要说国外没有,就是过去的中国也没有,不知道用来干嘛?似乎哈佛大学从来没有什么政府机关牵头去帮他评选过什么称号,但也没有影响他作为世界名校的地位啊,本来学校和医院的地位就应该取决于教学和医疗的实绩,由社会来决定,和政府机关的裁决有了关系本身就是很荒唐的。

这种荒唐的评选活动之所以存在,而且越来越名目繁多的真正原因已经不单单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了。这些名目繁多的“评选”和“考核”正在或者已经成为了有关部门进行权力寻租的有效手段,成为了一种腐败。

这些评比和考核成为了下级单位表明自己政绩的极好手段,于是伴随着这些评比和考核的就不单单是折腾基层群众那种“劳民”了,而变成了“伤财”,更多的钱财被用于请客送礼,打探消息,疏通关系,迎送招待,如果能把这种评比考核的开销费用公开一下的话,大概能算出组建好几支航母特混舰队的经费出来。

而上级部门是不是知道这种评选活动的实效,下级单位在评选过程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走过场玩花活的手段以及最后评选结果的真实性呢?应该是完全心知肚明的。常说的“下级糊弄上级”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的上级都是从下级上来的,现在的下级所玩弄的手段都是当年的上级玩剩下来的,上级只是在装不知道罢了,为什么装不知道的理由则路人皆知。

这种说不清楚到底是形式主义还是权力寻租,反正于社会于国家均无益处的评比考核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各级政府部门的那种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实在太多太大。这种评比和考核毫无意义,劳民伤财,而且败坏社会风气。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