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名将系列】三国篇:千古儒将话周瑜

说起三国时期的最杰出的人物,不能不提到千古儒将周瑜。

周瑜是东吴的开国元勋,有着武将与谋士的双重身份。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辅助孙策创建了江东的基业。公元175年,出生于庐江舒城人。公元 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从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陪衬,被演义成了一个“心胸狭窄”、“气量狭小”的人,被诸葛亮施计“三气”而亡。可历史中周瑜的真实形象如何呢?

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是独具气量、有远见卓识、器量广大的将才。东吴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最后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词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却成了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陈寿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周瑜高大健壮,容貌俊秀,一表人才。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周瑜主动投奔孙策。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目标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可以说是周瑜胆略识见、军事才华的全景综合展示。当时周瑜33 岁。

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了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到京口面见孙权时,却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为了笼络刘备同意了。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病,但在养病期间,书信提醒孙权要时刻提防刘备。210 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时,英年早逝,年仅36 岁。周瑜死后,孙权极为悲哀,他说“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孤何赖哉”

在《三国演义》之前,文人学士们对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评价是很高的。唐人胡曾《赤壁》诗中说:“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盛赞“三国周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唐宋诗人墨客赞美周瑜,把赤壁破曹主要功劳归之于周瑜,是合乎历史的真实。

翻开历史可以看到,在东汉末年那个天下大乱、群雄纷争的时代,周瑜堪称一流人才,他心胸开阔,以德服人,这才是他的真性格。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解读周瑜,解读那个时代的风流人物。因而周瑜就象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是一块完美无瑕的美玉。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