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未来3年中国粮食安全堪忧

美国粮食竞争力在全球遥遥领先。其现代农业系统建立在人少地多、资本充裕、资源丰富的地理条件上。依靠国家战略支持,由产业资本和垄断寡头推动,经过商品化和政治化发展,美国已经形成一个集中、低价的粮食体系,其主要特征是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和贸易自由化。

这一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农民收益受到严重挤压,大农场不断兼并家庭农场。产业资本通过大农场、政府大力度农业补贴和控制整条农业产业链,形成一个强大的粮食系统。

在此强大的粮食系统下,美国将在关键农产品领域(如大豆、玉米、饲料、小麦和油籽)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美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净出口国,并且近几年来美国农产品贸易顺差大幅增加。美国2010年度(年度按10月至次年9月计算)农产品净出口额为296亿美元,2011年度达428.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相反,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净进口国,尤其进入21世纪后中国由顺差转变为逆差,并且逆差大幅扩大,201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达到560.07亿美元。按照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人们对于食品肉类的需求将继续增加,也意味着未来将继续大幅增加进口农产品(相当于进口他国的耕地和水资源)。

作为美国粮食竞争力的延伸,粮食的美元化——美国粮食系统的国际扩张,“粮食美元”兴起。美国粮食系统通过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和国际化,逐渐扩充到全球的每个角落,使得世界其他各国本来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体系和食物经销体系受到冲击,甚至沦为美国附庸,丧失粮食主导权。即它致力于使世界各国相对独立的食物体系被美国为首的少数国家整合为一个单一的、以资本控制的食物体系。

从农业补贴的角度来看,各国农民表面在跟美国的农民竞争之时,其实是在和美国农业部竞争,因为美国产业化农民的收入1/3来自政府补贴,这也就意味着,美国的粮食能以大大低于生产销售成本的价格在其他国家进行“倾销”,因此他国农民没有任何优势。

此外,在美国产业资本的宣传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盲目学习下,大食品公司成功地从发展中国家夺去了他们传统的、廉价的、营养丰富的本地化食品,代之以他们现代的、昂贵的、缺乏营养的工业化食品,再加上带有政治目的粮食援助,形成了对美国的经济依赖甚至生存依赖。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就是这方面典型的例子。

即凭借着这一强大粮食生产扩张体系,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大量的美国粮食向外进行输出,很多国家的粮食供给都要从美国进口,而进口的美国粮食需要支付美元。

随着美国粮食出口的越多、出口范围越大,用以支付美元的规模和范围也越来越大,因为粮食资源是由美国自身输出,不需要和别国签订协议便天然以美元结算,且不会动摇。美国粮食系统在全球扩张的过程,是美国粮食在全球份额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天然以美元结算的粮食贸易不断增加的过程,这也就是粮食的美元化过程。

美国粮食系统的全球扩张和粮食美元化达到一定的程度,“粮食美元”就将兴起,目前已现苗头。所谓粮食美元,就是将美元和粮食绑定,让粮食替代石油成为美元的锚定物。正如上世纪70年代,美元放弃锚定黄金后,通过和沙特的秘密协定锚定石油。自此,全球石油贸易成为美元霸权货币的根本支撑因素之一。

客观地讲,“石油美元”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不具备“粮食美元”的某些优势,例如:美国不是石油出口大国,锚定石油需要和他国达成协议,一旦他国拒绝协议(如伊朗),石油美元将受到威胁,为维护美元地位,往往要耗费很大成本;而美国是粮食出口大国,依靠自身就可以完成“粮食美元”,不需要依靠别人。此外,粮食是比石油更为重要的生存资源,粮食供给和一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全有关系,粮食美元更能提高他国对美国的依赖,更能稳固美元的霸权地位。

虽然目前全球能源出口的价值为2.3万亿美元,而全球粮食出口价值为1.08万亿美元,美国出口的粮食只是其中一部分。美国距“粮食美元”的距离还比较遥远,因为美国粮食系统的全球扩张和垄断还未完成,但“粮食美元”造成的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值得高度警惕。

与美国相比,中国农业竞争力差距巨大,目前仍然以家庭承包为主要模式,农业基本建设长期被忽视,农地被城市化占用非常严重。过去几年,由于中国农民将产量效益较低的大豆耕地改作高产玉米,掩盖了中国农业的众多严重问题,粮食安全迄今未得到国民的高度重视。

如今,中国大豆耕地转玉米耕地已经接近尾声(2012年大豆的播种面积已经下降到同年玉米播种面积的1/5),未来3年内中国农业过去30年来积累的诸多矛盾将可能集中爆发。与此同时,美国很可能推动国际粮价的大涨,即成为人民币贬值、美元阶段性升值的重要推手,并在中国国内推动粮食危机,推高粮食涨价性通胀(与此同时,工业品通货紧缩,工商业将更不景气),进而引发社会稳定压力。对此,中国不能不防。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