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一颗心,两种痛!

这两天新闻每天都在报道康州小学枪杀惨案,不想去想都没有用,每天脑海中都会因为追踪报道而闪过那些孩子们的面孔,而感伤,而内心唏嘘。

周末,朋友来家里做客,大家又谈到这个事件。朋友中年得子,两个幼儿怀抱手中,心里面充满了因负面新闻带来的对未来的恐慌。他们兔死狐悲的心理我当然可以理解,只是过多的媒体渲染,让这种本来就是很伤心欲绝的事情变得更加雪上加霜。

其实,在我看来,这件事最大的责任对象就是二十岁枪手的父母。首先,他们应该清楚自己孩子是否有精神障碍,不应该把这种精神问题不当一回事,耽误孩子的治疗,或者掩耳盗铃,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任何问题而欲盖弥彰。其次,两个人离婚以后反目成仇,不相往来,那么对孩子就没有尽到责任。不是夫妻离婚了,孩子就算了,而是既然为人父母,就应该不管离婚与否都应该继续负担起孩子的培养责任。在这样一个父母相互没有良好关系的破碎婚姻的阴影下,一个再健康的孩子都不容易圆满成长,更何况一个精神本来就存在障碍的孩子。婚姻的破裂对父母本身来虽说是一个悲哀的事情,但是大人毕竟可以自疗的同时,努力向前走,重新寻找新生活。而孩子们则不一样,他们自小在精神与感情上依恋父母,一旦这对父母分手了,对孩子精神上造成的伤害是无形的、内心悲愤是不可理喻的,这种无法排泄的郁闷可能是终生难以愈合的精神伤口。如果,父母不得已要离婚,一定先安排好孩子,照顾好孩子的内心世界,毕竟人活着,不能只是图自己的一时痛快!

而作为这个孩子的母亲,她得过失就更大了。这位母亲不仅自己喜欢枪,常去练习打靶,还带自己的孩子接受枪械训练。一个母亲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内向的性格和怪癖的内心世界已经算不尽职了,还要给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灌输这种与暴力有关的内容,说明她做母亲的不谨慎。美国社会的很多暴力行为都受生活本身的影响,一个尽职的母亲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尽量远离这种暴力的负面影响,包括影视中的暴力渲染,包括武器的使用等。未成年的孩子是不应该耳濡目染这种不必要的成年内容的。

据说,这个母亲在出事的前一个月已经意识到孩子的问题严重性了,她已经向朋友抱怨儿子的暴力倾向难以控制了,为什么不做出行动呢?要知道,孩子的心理问题与暴力倾向不是一天就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如果做母亲的都毫不察觉,那么这个母亲是否合格呢。不是我要指责这个不幸的母亲,而是要提示所有的母亲,关爱自己的孩子不仅是从身体力行方面,也要从精神深处了解关心他们的成长。我有认识的中国朋友,给孩子很多的物质条件和满足,但是父母之关爱却很少,每天只是埋头忙着挣钱,却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和需求,时间长了,孩子对父母的潜在怨恨根本都是父母自己毫不知情与了解的。

这种悲剧事件的发生,也许不是我们任何人可以掌控或者可以避免的,但是作为父母,我们却有责任教育自己的孩子,关心他们的精神层面的成长,给与他们足够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而不是任其如荒草般乱长。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尽到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多几个好孩子,增加些光芒,增加些积极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也许可以间接地避免一些恶性循环。

看到在这个事件中那些无辜死去的幼儿,心痛的同时,也为枪手的母亲感到伤心。毕竟,这个世界一辈子都会记住她儿子是一个夺取28条人命的臭名昭著的恶人,这恐怕是一个母亲最不愿意面对的失败。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不想他们成为人生的废品,但我们能够做到的仅有爱是不够的,如同这个母亲,全部的所谓严格要求的爱心换来的就是儿子的残暴,最后自己也死于自己孩子之手,这是多么大的人生失败啊!我想,如果这个母亲能够感知未来,她当时还会生下这个孩子吗?回头看看,20个花朵一样的孩子因为这一个人的存在就消损了,他们的生命白白浪费了,这些孩子们父母的心血与爱也付之东流,对他们的人生是多么大的损害与摧毁啊!这个母亲如果九泉下有知,会不会感受到良心的鞭策?

真是一颗心,两种痛,为那些无辜死去的孩子们,也为这个枪手和他的母亲,毕竟他们都是内心残缺某种关爱的人,乃至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恩怨造成了今日的一切。从某一种角度,这件事敲响了我们作父母的警钟,让我们意识到,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承受虎妈、虎爸的角色的,有时候,做个猫妈或者猫爸没有什么不好的。孩子没有高学分也许让我们在亲戚朋友面前感觉抬不起头来,但是没有一个身心都健康的孩子却让我们自己无法面对自己。与其虚荣,不如实在,给孩子一份好好的关爱,给自己内心一个平静,自己对得起自己就行了!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