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削减北京上海城市特权

发生在北京上海关于异地高考的争论有愈演愈烈的迹象。一名叫占海特的15岁外省女孩要求在上海考学被斥"外地蝗虫"。

据报道,占海特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都很顺利。成绩优异,学校组织的联欢会上,擅长拉丁舞的占海特经常压轴登场。不过,一纸户籍却挡住了她通向更高舞台的大门。

但和其他外地学生不一样,她没有选择回家乡参加中考,而是在网上开通了微博,与父亲占全喜以多种方式高调争取异地高考权利。在获得众多类似遭遇者支持的同时,也被喊出了这样的口号,“蝗虫滚出上海!上海不需要外地蝗虫”。

在北京,类似的争论也屡见不鲜。12月6日,30多位京籍人士在非京籍家长例行信访日抵达北京教委,他们先是在现场喊出了:“把外地人子女赶出北京”口号,更有两京籍人士在拥挤的信访办室内对一非京籍家长采取撕拽、卡脖子手段动粗,局面一度失控。

正因为有这样一些鼓噪,除了高考的限制,某些隐而不宣的限制外地人进入热门城市的政策也开始悄然实行起来。北京开始清理地下室租住人群,某些人还要求清除北京五环内的“城中村”,加强对集贸市场的管理,“对非法外地务工经商人员实行严格清理”等。另据称,广州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也在个别行业上探索研究一些外来工的限制措施,“以抬高进入广州生活人员的门槛,减少低素质外来人员”。

不消说,这些政策都是非常错误的。

在一个现代的国家,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同为一个国家的国民,到这个国家的某个地方居住是不允许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意味着某些地方的国民可以享有超越其他地方国民的特权。显然已经动摇了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对我们的宪法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实际上是违反宪法的。如果真的施行了某些行政性的强制手段,那必将会是一个极大的丑闻。

就以北京而论,要知道北京并不仅仅是北京人的北京,而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北京。实际上,北京所拥有的许多资源是全国人民共同赋予的。

并且,在已经有大量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如果限制人口流入,就将使北京市的工作人口变得稀缺。这样只能产生两大后果,一是必然造成北京劳动报酬的飞涨,二是将极大降低在北京工作的员工的平均素质。这两条都将降低北京企业的竞争力。而也将导致北京本地的就业人口将变为国内的贵族就业人口,将极大违背我们这个国家存在的平等的根基。

因此那些限制外来人口的做法都决不可行。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指出,双方的矛盾,针对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比如说,一个重要的抱怨是,北京市的人口太多,这确是事实,而且北京目前也的确因此已经变得极其拥挤而不方便。并且北京和上海还在继续涌入大量人口,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两座城市的人口还将会继续增多。如果北京上海的人口真的达到五六千万人的水平,无论怎样看起来都像一个噩梦。

怎样解决?

或许我们该先分析下,北京和上海为什么有如此多包括外地人都要积极争抢的高考资源,此外,为什么每年大量大学毕业生来到北京和上海寻梦?

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涌入这两座巨型城市的原因是什么?

很简单,因为北京和上海所拥有的国家资源,或曰国家赋予的特权太多。

这就造成了北京上海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大量集中。

而由于有特权,所以北京和上海的工作机会也特别多,并且这些工作机会往往有比其他城市更高的收入。

可以说,只要这样的特权存在,就一定会存在大量令人眼红的低高考分数的机会,也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工作发展机会,也就不可能阻止外来人口涌入。

要阻止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并且还想坚持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就必须尽力削减北京和上海的特权。并将这些作为发展的机会转交给国内的其他城市。

办法就是由中央政府对北京和上海采取一系列的强制手段。这一系列的强制手段不是用在私人身上,而是用在由国家所有的一系列单位上面。

具体来说就是由中央政府牵头,大量迁出由国家投资在北京和上海的诸多特权部门。包括众多央企的总部、众多科研院所、众多国家所有的部属大学等。

就以大家抱怨最多的考学问题为例。之所以北京上海本地的如此反对外地人参与高考,是因为这两地的高考分数都特别低,而高考分数低很重要就是因为这两地拥有的大学数量多。

其实,这两地的大学数量真的有必要那么多吗?显然不是。

从地区发展公平的角度来说,由中央政府投资建立的大学本就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财富,应当较为均衡的分布在全国各个省份,而像目前这样,大量的中央所属,以及部属院校都集中在北京等地的现状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

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北京的大学众多,已经导致了人们的怨言载道,如北大法学院张千帆教授就指出:“北京考生考取北大的机会要比山东、河南等省的考生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北京的高考分数线比本人家乡所在的山东平均要低120-140分左右。

从法理上说,经常会有一种宣泄,凭什么北京要有这么多的大学?就因为它是首都?难道首都就应该受到优待?不管怎么说,国家所属各大学的这种设置和布局都是极不合理的。

因为北京拥有这些教育方面的优势,是北京总能够吸引大量拥有高财富的外来人群迁居北京的原因。许多人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女可以受到这种教育的优待,而一定要在北京购买住房——这也是导致北京的人口膨胀的一大因素,此外也造成了北京居高不下的高房价。

搬迁走一部分高校资源,就可以减小一部分北京的高考优势,让这一部分教育移民人数减少或者消失。这将减少北京城市的拥挤,并大大降低北京的住房需求,使得北京的房价可以更加亲民。

搬迁一所大学对人口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就我个人估计,搬迁一所两万名学生的大学,最大有可能会使接近十万的人口撤离。我们在大学的周围,经常能看到大量的餐馆,商铺等,这都是一所大学吸引来的,因为这些店铺看重的是大学周边有众多大学生的消费,教师员工的消费,以及这些员工的亲属的消费等,都会间接带来许多就业的人群。类似这样的一些可搬迁走的大学,在北京有几十所。实际上,北京的中央所属、及部属院校只保留北大、清华等少数几所招牌学校就已经足够了。

也就是说,搬迁这些大学,最终将可以使北京的人口降低数百万,这无论是对治理北京人口的过度膨胀,到处的拥堵,以及过高的房价都有极大的帮助。而到那个时候,北京的高考资源也就不再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对象了。

至于这些需要搬迁的单位——科研院所、央企总部、国家大学,要往哪些地方迁移?我想最好不要让某些部委指定,而要这些单位自由选择为好——既然要他们迁移,那么就让他们自由选择迁移的地点吧,让迁移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减小到最低。

为了国家的需要,连首钢这样的大型企业都可以搬迁出北京,要知道首钢这样的大型重工企业的固定投资是非常庞大的,搬迁的成本非常高。相形之下,央企总部、科研院所和国家大学的固定投资都比较少,搬迁成本要低得多,并不会造成多么大的物质上的损失。

就所牵涉到的人员来说,首钢需要跟随前往外地工作的有不少是普通的产业工人,而不跟随去的,北京市也都出台政策给予了可观补偿。这样一些弱势群体都可以有如此大变动。相比之下,央企总部、科研院所和国家大学里的员工几乎都可以算是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强势群体,他们的适应能力更强,迁移对他们造成的损害更低。

当然,即便讲了这么多道理,可能还是会有许多人说这些单位搬迁很难。

我想,这就要看我们的中央政府有没有决心解决北京和上海等城市所拥有的城市特权,并让其不再受到如此多的诟病;不再让北京上海的户口成为很多人争抢的对象,并且借机解决这两座城市的人口过多、拥挤,以及房价昂贵的问题了。

如果真的有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一问题,那么这是唯一符合市场规律,也符合人情,不会被谴责的方法。除此之外,我看不到其他。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