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千古名医】之: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生于东 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死于建安最后几年(约公元215~219年)。史 称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相传曾举孝 廉,做过长沙太守。

因张仲景父亲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使 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当时社会动荡不堪,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加之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而官府部门不但不作为,却在还一味地争权夺势,加深了百姓的苦难。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 年),他10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他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对医学刻苦钻研。每次给 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虑。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他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 跟他学医非常用 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不怕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加之他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疫疾广泛流行,大批的人死亡,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 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 ,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而且当时很多庸医不但不积极救人,反而在此时趁火打劫赚昧心钱。为此张仲景刻苦研究医术(如学习《内经》等古代医药典籍),向业内高人求教,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序中 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张仲景为人敬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这部著作当中体现出来的“辨证论治”的重要医学思想,可以说,它的出现对后世中医学发展起到了绝对的主宰作用,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即使用寒凉药物治疗热性 病,是中医的“正治法”;而使用温热的药物治疗,就属于“反治法”。但是这两种截 然不同的治疗方法都是用于治疗热性疾病的,相同的症状,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何区别和选择呢?就是要辨证(就是要准确辨别对方的症状实质)。不仅仅是表面的症状,还要通过多方面的诊断(望、闻 、问、切四诊)和医生的分析(辨证分析)得出症候特点,才能处方。这样治疗效果都会很好。因张仲景是第一个把这种“辨证论治”的方法创立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因此,《伤寒论 》也被称为“医方 之祖”。

医案举例:有一次,两个病人同时来找张仲景 看病,都说头 痛、发烧、咳嗽、鼻塞。经过询问,原来二人都淋了一场大雨。张仲景 给他们切了脉,确诊为感冒,并给他们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发汗解热。第二天,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就跑来找张仲景 ,说病人服了药以后,出了一身大汗,但头痛得比昨天更厉害了。张仲景听后很纳闷儿,以为自己诊断出了差错,赶紧跑到另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病人说服了药后出了一身汗,病好了一大半。张仲景更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病,服相同的药,疗效却不一样呢?他仔细回忆昨天诊治时的情景,猛然想起在给第一个病人切脉时,病人手腕上有汗,脉也较弱,而第二个病人手腕上却无汗,他在诊断时忽略了这些差异。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发汗的药,不就更加虚弱了吗?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于是他立即改变治疗方法,给病人重新开方抓药,结果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转了。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据记载张仲景曾经入仕,做过举人,后来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在做太守的时候,他每逢初一十五不办公,而大开衙门给百姓看病。后来人们就把坐在那里看病的医生叫“坐堂医生”来纪念张仲景。

这时候,东汉王朝四分五裂,张仲景官不能做稳当,家也难回。于是他就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到建安十五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 》和《金匮要略》 两本书。《伤寒杂病论 》系统 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 师”。张仲景写成该书 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与世长辞。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的公元285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 人运回故乡安葬,并在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和仲景墓。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