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云河月:黄鹂为谁而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是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诗,对于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古代日本人来说也是如此。黄鹂以善鸣而闻名。可是,黄鹂若不鸣怎么办?对此日本有一则流传很广的譬喻,用以概括日本战国时期三巨头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不同的性格与为人处事的风格。

“黄鹂不鸣就杀掉它。”信长如是说。
“黄鹂不鸣,就逗它鸣。”这是秀吉的话。
“黄鹂不鸣,就等它鸣。”家康是这么说的。

黄鹂在此处象征机会。黄鹂未鸣,即机会还不到。面对这种情况,以上三种言论反映了这三位大人物之间迥异的行事风格。

织田信长的是激烈的,毁灭性的性格与作风。对信长来说,机会就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与其坐等机会,不如主动以自己的强大力量扫清一切障碍,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来。这种目空一切,我行我素的性格与作风让他得以突破众多对手形成的包围网,以排山倒海般的势头毁灭了一个诸侯割据,彼此牵制的旧格局,却也因此毁灭了他自己。

丰臣秀吉是灵活多变的性格与作风。对秀吉来说,机会没到就千方百计让机会提前到来。这让他得以占尽先机,继信长之后以灵活的外交手腕,最小的破坏代价统一了日本。然而秀吉在机会没有成熟的情况下贸然进攻朝鲜,与明朝作战,加剧了家臣中文臣派与武将派的矛盾,也让还未来得及巩固的丰臣天下在自己死后化为泡影。

德川家康是坚忍沉稳的性格与作风。对家康来说,机会就像枝头的果子,只有等到它成熟之后采摘才是最甜美的。因此面对咄咄逼人的信长,他忍;面对巧计占先的秀吉,他还是忍。家康忍到了最后,等到了最后,也笑到了最后。因此最终取得天下,开创太平盛世的还是德川家康。从中我们得到的教训是:不怕机会不来,只怕自己没有准备好。

开创型的信长与收成型的家康是两个极端,秀吉在于二者之间。信长的作风是先发制人;家康的作风是后发制人。那么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从兵法来看,在敌强我弱,又难以回避的形势下,应该先发制人,敢于创造机会,出其不意。信长于桶狭间之战以区区三千兵马突击今川义元两万大军,取得斩首行动的重大胜利就是最好的例证。然而在我强敌弱的形势下就应该避免孤注一掷型的冒险决战,以堂堂正正之师稳扎稳打,伺机后发制人。德川家康在两次大阪战役中消灭丰臣家族就是这样的例子。

战争就像一场赌博,胜负只存在概率的大小,没有稳赚不赔之说。所谓的高手名将,就是能够最大限度抓住一切获胜的概率——哪怕它再小,哪怕它稍纵即逝,也能充分利用来获胜的人。

只要一开盘,赌局就开始了。只要战争没有最后结束,输赢都有可能。因此即使是到最后一秒钟也不能松懈。从概率上说,桶狭间之战织田信长与今川义元的兵力为一比七,可由于信长先发制人,孤注一掷冒险突击,使得成败对半开,也就是使信长获胜的概率从一比七提高到一比一,这当然很划得来啊。

然而大阪之战,德川家康与丰臣家的兵力为三比一,如果家康冒险孤注一掷的话,那么获胜概率就从三比一降低到一比一,那当然不合算了。所以冒险还是求稳,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就像岳武穆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如果织田信长在攻灭武田家,威震天下之后没有骄傲自大,而是改变以往大而化之的性格作风,像家康那样坚忍沉稳,注意细节,那恐怕也就轮不到丰臣与德川的天下了。虽说天命有常,然而天人合一,命运在很大成度上就是自己的性格造成的。所以能够改变自己的性格,也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家康有一句名言:“人生如负重行远,不要急”。在机会未至之前,耐心等待机会,同时着实充实自己,这就是德川家康的成功之道。

若问黄鹂为谁而鸣?不就是为德川家康这样能够忍到最后的人吗?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