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1942,被“掩埋”的历史

历史需要重提,最好不止一次去提,为了铭心,为了昭示。

1942年,河南一场旱灾,致死300万人,致使300万人逃亡,灾难深重。

然而,更可怕的是,很少有人或者典籍提及这段历史。

二十年前,因为发生在河南的这场灾难,刘震云写了小说《温故一九四二》。这是他最看重的一部作品之一,呈现出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沧桑历程,最终,这段故事被改编成了电影,即将搬上银幕。

尽管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段历史,但令人遗憾的是——灾难的幸存者和见证者正一个个离世,他们每走一个,人类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就被稀释一点。

历史需要记忆,记忆需要记载,而只有记载了才有更多的机会被后人重提,无论这种记载的方式是小说、电影还是新闻纪实。

《河南商报》试图通过报道的方式,抓住这段历史的尾巴,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的机构,用自己的方式,让历史归档。

“1942年就是民国31年,你查民国31年就是了!”

说这话时,河南商报记者正在去省档案馆的路上,在马路边等红灯,接到了郑州铁路局工作人员的电话,此前已拜托他们翻翻内部档案。路人听得“民国31年”,齐刷刷地盯着记者从头看到脚。也难怪,这是个多陌生的数字,自然也不会有人想起当年那场就发生在我们脚下的,饿死300万人的大饥荒。

【被“轻易”遗忘的那一年】

这是有意或无意被遗忘的一年,也是交织着饥饿、恐惧的一年。

在历史文献上,很难找到这一年的翔实资料。有关部门对相关数字,也是欲说还休。这一年,也即1942年。我们的故事从1942年开始,从刘震云的小说开始。

今年底,冯小刚筹划了十几年的作品——根据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拍摄的电影即将上映。电影反映的是发生在1942年河南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而由于当年的种种封锁,除了极少数人为这场大灾难留下片断记录外,它在历史上几乎是一片空白,除了宋致新和部分研究灾荒的学者外,鲜有人对此专门研究。

1942年大旱,河南饿死超过300万人。时隔70年,大多数亲历者已经去世。河南商报记者历时两个多月,查阅相关资料,希望能在发生这场灾难的河南,追寻到那段历史留下的痕迹。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场灾难,又为何被深深掩埋?在河南,包括官方资料,还能找到多少痕迹?

【气象部门:无记录】

1942年大旱,在气象资料上没有任何记录。

河南省气象台听到问起“1942年”,直接就回绝了:“我们的气象记录从1952年才开始,之前的都没有。”

那省档案馆会不会有?工作人员在看了厚厚一叠档案编号后,回答得一样:“1952年以后才有气象档案。”

《河南省志》倒是有两段记载,前后不过三百来字:“1942年安阳苦旱,二麦未收,秋禾盈尺又末结实,淇县山丘颗粒末收。洛宁二麦收成不佳,早秋旱死,晚秋未出土。”

其后列举了通许、伊川、偃师、汝阳、密县、郑州、尉氏、许昌、睢县、西华、桐柏、南阳、唐河、新蔡等地情况,所用词大多都是“大旱”、“秋绝收”,再无其他。

【铁路部门:无记录】

在这块土地上无法存活的人,选择了逃荒。

当年大规模的逃荒,除去极少数往北边、南边跑的,大部分是顺着陇海铁路,西逃陕西。

当时,郑州已是铁路枢纽,陇海、平汉铁路贯穿,但平汉线在日军侵略期间被破坏殆尽,仅余陇海铁路尚存部分运力,而当时报纸记载,每天有数千人聚集洛阳火车站。

铁路部门是否留有资料?我们找了郑州铁路局工作人员王春雷。三天后,河南商报记者接到了他的电话:“民国31年的档案找到了。”

厚厚的《铁路年鉴》和《陇海年鉴》尘封已久,纸页早已变脆发黄,需要轻轻掀起,才不至于碰破,但五六本翻下来,多是记载铁路修建、人员编制等情况,对于这起逃荒事件,只字未提。而“民国31年”的大事,是宝天段铁路局成立,孝感至汉水埠铁路支线通车。

看记者一下午无所获,管理档案的杨工似有愧疚,慌忙解释:“这可是全部东西了,铁道部修志都是在这里查的。”他又补充一句,“你说的1942年大旱,这应该是个社会事件吧?和铁路关系也不是很大。”

【一场大旱,饿殍300万】

河南省抗旱救灾防御协会原秘书长管志光,主编过一本近代河南历次灾情的书,其中提到了1942年大旱。据他回忆,当年曾经走访了一些地市,了解过这场惨烈的灾情。

听到我们谈话,管志光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死了300万人,真有那么多吗?咋统计出来的?”

事后,河南商报记者在《河南省志•人口志》上,查看了一下前后人口的对比。1940年,河南人口是3067万,1942年2798万,1943年2595万,到1944年,2471万。这四年,人口减少了596万,减去正常的人口增减和战乱影响,1942年饿死300万人以上,是目前学界给的大致的数字。

饿死300万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从1840年算起,即便是在人人谈之色变的光绪三年(1877年),连续大旱三年后,河南的人口最多也就减少了182万。而1942年,豫北、豫东已经沦陷,死亡人数无从得知,剩下国统区半省大旱一年,便饿死了300万人。

【留在历史角落的真相】

还好,河南省档案馆依然有档案留下来。

这里虽能查到当年的灾情统计、国民政府官员的汇报和救灾措施,但到底灾情多严重?真实情况如何?

2005年,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宋致新出版著作《1942:河南大饥荒》一书,收录了20万字的原始资料。包括当年三个记者的报道:《大公报》记者张高峰、《前锋报》记者李蕤、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这些报道真切生动地告诉我们,灾荒中具体的影像。

河南商报记者在河南省图书馆报刊部,查到了1943年2月1日的《大公报》,上面全文刊载了记者张高峰写的通讯《豫灾实录》。

这场轰动一时,导致张高峰下狱、《大公报》被停刊3天的报道,静静躺在报纸第二版的下角。前后不过六千余字,却承载了当时河南3000万老百姓的生死。

其他的资料,我们身边还有没有留存?

《河南文史资料》,曾长期由袁蓬主编,他是当年南阳《前锋报》编辑。因为当时严厉的新闻封锁,《前锋报》是唯一报道灾情的河南报纸。上世纪80年代他担任《河南文史资料》主编时,组织了大量钩沉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文章,在他的支持下,《前锋报》记者李蕤(当时署名“流萤”)关于灾区情况的系列报道《豫灾剪影》得以重见天日。

找到《河南文史资料》编辑部,却得知袁蓬先生已经去世。但根据《河南文史资料》目录,河南商报记者发现了当时《前锋报》的报道,及大量经历那场灾荒的人员的回忆文章,其中不乏国民政府大员。

也只能查到这么多痕迹了。通过这些文字资料,以及相关当事人后代的回忆,资料虽然少,但已经能够告诉我们,那一年发生了什么。

透过那些照片和文字,70年前的人间地狱般的河南,如在眼前。这块土地上的人,当年承担了最多的苦难。抗战期间,河南一直“兵役第一、征实第二”,河南农民们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战场保卫国家,把自己仅有的一点粮食捧出来献给国家,自己啃着草根野菜,而让人前心凉到后背的是,1942年300万人的死亡,天灾只是一部分原因,更多的是人祸。

也就是说,我们有数百万的父老乡亲,就那么悄无声息地被“掩埋”了。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