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迈向司法透明和独立的改革能走多远?

中国长期封闭的司法体系最近似乎有所松动,一些重大案件的法庭审判对社交媒体开放,有媒体甚至披露,18届三中全会将推出迈向司法独立的举措。中国一些司法界人士欢迎司法体系出现的积极变化,但他们同时怀疑在一党独裁的条件下真正做到司法独立的可能性。

中国封闭的、暗箱操作的司法审判制度最近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引起国际媒体的关注。美联社的报道列举最近中国司法界出现的一些新气象,包括上个星期辽宁省高级法院公布了死刑犯夏俊峰上诉的细节,北京一个中级法庭罕见地为一个引起高度关注的轮奸案设立网上问答专栏,以及济南中院8月份审判前中共高官薄熙来时前所未有地公布了大部分庭审记录。

美联社援引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说,截止到9月底,已经有955个中国各级法庭建立了新浪微博账户,一些受到关注的重要案件的审理和宣判都在微博上公开,并且与网民展开互动。报道举例说,济南中院薄熙来审判案的微博吸引了57万名网友跟踪,北京审理摔死女童案的微博得到47万人的响应。

中国官方媒体赞扬法庭审理方面出现的新动向。《人民日报》日前发布社论,称法庭审理正在由过去相对封闭的制度迈入一种开放、互动的模式。社论说:“互动型司法体系是法治和民主社会的的要求。”

中国法律界人士欢迎司法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北京维权律师莫少平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不可否认,通过最近几个大要案的审理,中国法庭对外披露信息的形式确实有一些进步。以前对这些信息就是一个统一计划设定的一个稿子,现在法院可以通过自己的微博能够披露庭审的一些情况,甚至包括被告的一些辩解和陈述、公诉人的指控以及辩护律师的观点。”

但是莫少平律师不赞同官方媒体认为司法开放、透明和良性互动是法治和民主社会的要求的说法,他认为,中国司法的实质性进步在于司法独立。

他说:“真正的司法进步,或符合现在民主法治要求的一定是司法的独立。没有司法独立,就没有司法公正,这是司法的核心和灵魂。中国的司法到现在,无论是它的制度安排或司法实践还远远没有做到司法独立,或不可能做到司法独立。这是中国司法的悲哀。”

以薄熙来案为例,莫少平说,这个案子如何定罪,最后如何判决绝非济南中院、山东高院、甚至最高法院所能决定的,更不是坐在庭上审理薄熙来的几个法官所能决定的。由此可见,尽管在司法透明方面有所进步,但在司法独立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官媒《人民日报》旗下的强国论坛日前披露,今年晚些时候举行的中共11届三中全会将推出重大改革措施,其中涉及司法领域的是有关司法独立的尝试。根据文章披露的消息,各地法院将从地方政府和政法委独立出来,由北京通过最高法院直接领导,其拨款和人事等权限都有最高法院决定。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说,他目前还没有获悉有关中国要进行司法独立改革的消息。但是他对美国之音表示,鉴于中国长期以来司法依附于政府所造成的司法不公的恶果,这种改革势在必行。

他说:“其实这样一个通过财政人事体制方面强化司法独立性的建议在中国的法学界、司法界已经呼吁了很长时间了,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技术化的改革思路。在过去这些年,谁都可以看得出来,中国由于司法不独立和地方权力导致许多案件由于地方干预而出现冤假错案,导致民怨沸腾的状况。所以我认为这样的改革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分析人士说,中共建政60多年来,司法不透明和缺乏独立性造成大量冤狱,严重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就连官方人士也毫不掩饰对这种现状的不满。今年3月中国人大、政协上,最高法院的工作不满意度高居榜首,两会代表对最高法院工作报告投下605张反对票,占总投票数的20.6%。

中国司法腐败积重难返,急需彻底的改革。但观察人士普遍认为,在中共一党独裁的专制体制下,司法透明和司法独立的改革究竟能走多远,这还是一个难以获得答案的未知数。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