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其实只不过是自己太弱

陈果老师说:你若在乎绩点,就去好好弄绩点;你若不在乎绩点,它也困扰不了你。我们的纠结就在于,我们明明在意,却装作深恶痛绝。

以此作为引论,似乎有提高绩点之于大学生活之地位的意义。其实人各有志,这个在复旦不会超过4的数字对于每个人的生命轨迹又有多大的作用,谁也无法断言。

这并不是一篇叙说绩点种种过往的议论,从“绩点”二字说起,是想讲出一个故事。

小学的时候,班级里有这样一个人,不提名字,我们暂唤作小C。小C同学成绩出色,期末的双百是常事。但是此人是一个邋遢鬼,平时衣着不检点,而且经常会出现“鼻涕过河”的面容。在我们父辈的口中有着这样的一句话:“邋遢孩子多出息。”因此,在老师的眼中,也没有对他不整洁的生活习惯有太多的约束。就这样,小C在小学的时候顺利的通过一项项考验,出色的成绩进入初中。

就像很多俗套的剧情一样,小C在初中仍旧保持着比较好的成绩,但是他却变的沉默寡语。他看到伙伴的时候,依旧会露出微笑示好,但是却很少在他的口中蹦出笑声。

我和小C不在一个班级,接触的机会不多,偶尔碰面也是简单的招呼而过。

等到初中毕业后,我和小C就再也没有联系,再次遇见,是高三年级,在一次午休的时候,在学校外的一家餐厅,是小C走上来主动和我打招呼的。

小C:“嗨~”

我:“哟!真是有日子不见了呀!”

我略一打量,发现他穿的不是和我一样的校服。

我:“怎么?你去了……XX中学……”我的话语中难以掩饰住我的诧异,但是我知道这会是个很敏感的话题,所以我尽我所能把我的语气放平和。

小C:“是啊,离你们学校不远嘛。”

我从小C的语气中读出了很怪的感觉,并没有一丝的不甘心,也没有一丝被我提及这个话题之后而出现的很紧张的,或者说,有点脸红般的情绪,而是一种默然,一种让我要无法继续接这个话题下去的感受。准确的说,小C觉得,在哪所高中,其实这并没什么。

在那样一个年纪里,谁都有对于未来的幻想,谁都应该有过对于自己能力的过高估计。在中高考的模式下,给过许许多多年轻人坐在一个屋子里就能改变世界、一展宏图的精神鼓舞。但是在求学赴考的那些日子里,折翼者并不是少数,失败在所难免。每个人也都有承受失败的心理预期。

然而当我在听到他的那样平常而有让人无法平淡的面对的一句话时,我反复的在问自己:在身后催促我们一直在前进的究竟是什么呢?

一个现实的回答是:这个社会是有功利性存在的,没有好的学历或是出身很难做到真正意义的立足于世,也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更难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也会有人说:我在为了我的理想而努力,我只是在用我自己的方式来实现它,求学赴考是一种快捷的方式了。

但是,随着我的成长,现在我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这些一直很合理而且自然而然的回答,却让我联想到想必很多人都听过的渔夫和商人的故事。

一天,一个商人走到海边,问岸边躺着晒着初阳的渔夫:“你为什么不出海工作呢?”

渔夫说:“我这船里不是还有鱼吗?”

商人说:“你一次就打这么点鱼回来吗?”

渔夫说:“是啊,这么点就够了呀!”

商人于是说:“你不应该这样,你应该出海工作,捕回足够多的鱼,然后把多出的鱼卖个好价钱,然后你有了钱就可以有更多的工具打更多的鱼,有了这样的方式,你可以换一条更大的渔船或者开一家水产经营店,这样在你扩大的销售的规模之后,你可以用你的钱去雇佣别人来为你工作,等你攒够了钱,你就再也不用的工作了。”

渔夫似乎会心却又淡淡的一笑:“那然后呢?”

商人说:“你就可以每天吹着海风,享受这日出与潮汐,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了。”

渔夫回答道:“那我现在在做什么呢?”

这个故事在英语课上老师讲过,读过后老师问大家:“大家觉得真正的Life Purpose,又该是什么呢?是像渔夫那样好呢,还是像商人那样好呢?”

我给出的答案是“Do a business man's job but with a fisher's mind.”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再如何努力,总有人做出的成绩好过你。中学的时候,你会归结为心态不好、发挥失常;大学的时候,你会解释为我的生活中还有其他丰富的事情,成绩已经满足了我的心理预期;工作以后,从父辈的口中,我们继承下来了一种自我安慰的手段,叫做“我们的阅历还是太浅,门路也比人家少很多”。

即使你拿了第一,你又发现,其实别人也没有那么崇拜你。你却要谦虚慎行,不能过度表现自己的出色,而且要时时刻刻小心自己的光环被身后的追赶着抢去。

其实,只不过是自己太弱。

从心态,到能力,再到交际。

弱者的表现是畏首畏尾,弱者的表现是通过展示自己来获得存在感。

交际圈里有一种现象,平常中,一个人在一个圈子里,并不是这个圈子中的“Header”,但是他的话语是有分量的,他做的决策是会服众的,他是这个圈子的“Leader”。

不需要所谓的“逼格”,却能在人们的心目中被当做领袖,这便是我心目中的强者吧!

刷不动的绩点,你可以彻夜不眠而努力;拿不到的头衔,你可以为之赴汤蹈火。

而你却难以做到,在你明明知道的“弱”前,承认自己的弱。

因为每个人都有一颗高傲的心。

因为每个人都已经能够用足够成熟的心智去应对自己的困难。

但是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很难做到:

在一个MIT或是UCB的Phd问你学校的时候,不带任何心理波动的,像背1+1=2的说一句:“我是复旦的。”

抑或,在一个技校的学生和你说:“原来你也在上海呀”时,心中从未闪过一句话:“我是复旦的。”

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弱”。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