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少年的衣服 张家川的坑

【大家猜,张家川县领导在干神马??? 】@作家-天佑:挖坑,自己给自己挖坑

少年杨的父亲: 我不接受刑拘,同样也不接受刑拘转行拘,也坚决不会接受取保候审。警方纠错只有一个方法:撤销案件,放人。

@记者崔永利:见证!张家川刑拘少年被释放!孩子已经出来了,马上离开看守所!送律师的警车慌不择路,两警车撞到一起!

9月23日凌晨2点半左右,刚刚获释的初中生杨某和父亲一起入住了某宾馆。杨父对记者说:“我儿子很勇敢,他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好孩子。”杨父不时提醒儿子要振作,“你没做错什么事情,干嘛表现得像自己犯了罪?把头抬起来!”

孩子微博图片衣服上的字:Make the  change

网友议论选摘:

 
@罗昌平:“张家川被刑拘中学生”刑事案件转为行政拘留,县公安局长经提议按程序免职,县委书记相关问题责令彻查。

@五岳散人:但初中生被拘又被放也给了民间一个思路:关注个案的时候,直接对抗未必有用,但这些官员没有一个禁得住网络强大的搜索、信息汇集能力,能做出这种事的官员,没有一个屁股是干净的,扒下他们的裤子,让他们知道民意不可辱。

@假装在纽约:杨辉终于获得自由。喜欢这个孩子坚毅的眼神,喜欢他衣服上的那句话,也喜欢他父亲说的,"孩子无罪,不需要低头,不需要打马赛克"。未来几年,希望小杨能不受此事影响,平稳度过中学生活,高中毕业后申请美国的大学。这段经历,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下或许会成为污点,但绝对是美国大学最看重的闪光点。

@潘石屹:关注张家川,关注那位中学生。

@陈里:孩子尚年幼,人生路还长,个案非孤案,宽严当有度。

@段郎说事:#段章取义#:关注张家川的案子已经好几天了,今天心里终于象有块石头落了地。我为极少数同事的执法及其它行为感到羞愧、汗颜,为律师们的努力感到欣慰,更深感实施法治之任重道远。顿治网络秩序很有必要,但必须谨防长官意识以及扩大化。依法治国,实现法治警务是极其重要一环。该醒醒了。

@何三畏:自打击网络谣言,微博萧条以来,许多大V今晚开始重新为公共事件发言:因为一位甘肃的初中生,一位鼠标少年。——公理的生命力会和时间一样漫长。

@浦记岳西翠兰:我建议对张家川获释少年杨辉,最好别过度溢美,T恤胸前字、V字手势和坚毅眼神,都别太过扩张解读。他还是个孩子,走入公共领域,皆因两高司法解释和警察权急剧放大。他会长大,需知人有言论自由,但要为言论负责,说事儿应尽量核实,立论要尽量公允。胡乱捧,也许会害了他。

袁裕来律师:【初中生杨辉被刑拘案:校长在干什么?】根据报道,杨辉是在学校上课时被警方带走的。学校跟警察交涉了吗?事后呢?毫无疑问,学校具有保护学生的义务。当然,在目前的环境下,这样的案件,学校即使想保护,恐怕也会心有余力不足。学校没有尊严,又如何培养得了有尊严的学生。这个问题,不应被疏忽。

@王晓渔:张家川16岁少年被刑拘一案出现转机,是好事情。但谈不上什么网民的胜利,不但没有胜利,几乎一败涂地。言论问题,从吴虹飞开始逐渐成为一种模式,先是刑拘,没有网友关注,严打到底;举国关注,考虑“悔罪表现”,改为行政拘留。这种“退两步,进一步”,不是进步,只是更高超的退步。

@哈罗卡哇伊:1,如果够刑事案件了,是你说撤销就撤销的吗?你撤销案件就是滥用职权!整个别的理由行不行?怎么就不肯认错呢?还是老路,被逼妥协,永不认错!2,这件事里还有一个人值得关注:孩子的父亲现在还不依他们。好样的!这个父亲没有那种祸害无穷的息事宁人的思想,一对合格的父子公民!

@王兴律师v :甘肃省公安厅“灭火”式的处理方式,没有是非,没有法律,没有法治,只是舆情应对,只是维稳思路。丝毫不理会办案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违法,丝毫不在意处理结果是否合法。可以确定的结论是:从中央到地方,没有打算反思和终结两高解释的负面影响,各种各样以此为名打压言论的案例仍将不断出现

@朱智勇-: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因为疑问句少年有“悔罪”表现,由刑拘改为“行政拘留”!如此就维护了威信,维护了面子,就维护了500转司法解释的权威?!必须深刻反省500转入刑违反宪法言论自由的根本错误,恶法是警察权被滥用的重要诱因。社会和谐不可能依靠手铐,点杀几个贪官也建立不了廉洁政府。

@王小渔在海边:初中生杨同学今晚可以回家。大家松了口气?或许,我们为这个不幸的家庭和可怜的孩子松了口气。但是,之所以他的问题能被广泛关注和报道,是因为他是个孩子,因为这事发生在某偏远贫困县,因为他是第一案。那些微博上不能提的名字依然处于危险之中,而每个人都并不安全。晚安,所有的苦难和悲伤。

@石讷shine:杨家少年无罪开释已成定局。法不足以自行,被宣告的规则仍然只是写在纸上的字,如果它不能获得政治能量支撑的话。民意,以及基本正义,是法的骨骼和血液,是它们赋予制定法以生命。三十年,白驹过隙,所留几何?现代社会破土了,没有谁播种,仅仅因为季节。好了,珍惜吧,你不是一无所有。

@央视网新闻:【初中生刑拘案不能成劳教借尸还魂】两高解释出台后,地方如借法律维稳,将会在事实上扩大法律适用的边界,给同类罪名被滥用留下空间。甘肃初中生造谣被拘,就展现了此事进入执法层面后可能产生的争议和变形。更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劳教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些地方的劳教惯性很容易借尸还魂(光明网)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