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近代误中国最甚者并非英日,而乃苏俄

沈阳皇姑屯爆炸案

历史是非常讨厌的,它往往远离真相、模糊不清。当一个民族在虚伪的历史教育中长大,往往会变得不理智、不成熟、不冷静。因而不能奢望这样的民族能有多高的素质。

网友们再跟我去窥看一下历史上不为人知的一面吧。当谎言瞬间被揭露,你也许不能马上接受,但真相只有一个,它能指引你正确地看待历史、以及将来如何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没有绝对的清官、没有绝对的好人

很多史料都揭露了明朝重臣张居正受贿的事实,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它揭露了抗倭名将戚继光贿赂张居正的事实。

更令人跌眼睛的是:晚清名臣李鸿章也接受贿赂。不少史料至少说明:李鸿章接受过沙俄的重金贿赂。

也许这个更令你吃惊:蒋介石年轻的时候曾经因葬母而欠债,写信要求孙中山为其“报销”个人债务。众所周知,孙中山的革命经费乃主要靠南洋华侨捐助。由此可见一斑。难怪孙中山革命时期就有无数人士(如章太炎、陶成章等)指控孙中山管理公款欠公正、欠清廉(见杨天石《寻找真实的蒋介石》)。

还有多少仁人志士贪过污?或许问题更应该这样问:到底能有几个仁人志士绝对手脚干净?答案,我认为是悲观的。

没有绝对的清官、没有绝对的好人。中国人,不要再搞任何个人崇拜。没有任何人值得盲目崇拜。

驱逐浦仪是背信弃义

清室退位,部分出自对国民政府《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的信任。该契约明确表明:清室有权在故宫居住。

英国人虚君共和,尊重、优待皇室至今,未敢怠慢。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民主政治能长期保持稳定,其内核正在于这种可贵的契约精神和妥协主义。

而一介莽夫冯玉祥罔顾契约精神、视信用为无物,悍然出兵将溥仪一家驱赶出宫,令溥仪一家无家可归、迫于无奈投靠于日本人保护之下,固然仇恨民国无比。

日本人收留溥仪,不能说一点同情心的成分都没有。明朝疆域以长城为界,东至山海关,东北并不在内。日本人扶持溥仪复国,尽管带有私心,但不能说他们一丁点法理依据都没有。

大家想想:假如溥仪一直能在故宫享受优待,日本军国主义者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去建“满洲国”?

再回想一下之后接连发生的事,你会发现,象冯玉祥这样的中华莽夫,会带给这个民族怎样的苦难。

中山舰事件是“三民主义学会”挑拨

“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清共反共的转折点。大陆党史认为是蒋介石无中生有、借口反共;台湾史界认为是俄党蓄意陷害蒋中正。其实,双方都错了。事实的真相是:该事件是“三民主义学会”导演,意在诱蒋反共。蒋、共都是无辜的。误会一场。(见杨天石《寻找真实的蒋介石》)

然而这种误会是要导致留血的。

又一件典型的第三方挑拨事件。历史有太多这样的事。近期泰国的“红衫军”事件也是如此。

历史何以不断重演?因为历史的真相未被人们正视、历史的教训未被人们吸取。

张作霖并非日本人所杀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是日本人炸死了张作霖。但是,20世纪90年代初,几位俄罗斯历史学家在调查苏联共产革命家托洛茨基的死因时,无意中发现了张作霖被苏军情报局暗杀的历史线索。

不但如此,为掩人耳目,苏联情报机关在战后还收买日本战犯河本大作在远东军事法庭主动承认该案。(见托托:《皇姑屯事件真凶:张氏父子与苏俄之谜》远方出版社2008)

历史,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然而,历史却是这样的令人啼笑皆非。

《田中奏折》乃俄人伪造

你也许还没做好心理准备,但是我要告诉你:那个鼓吹“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所谓《田中奏折》,居然是由前苏联间谍伪造并在旧中国媒体上刻意“披露”,以挑起中日战争的。(见《20世纪20年代苏联情报机关在中国》)。

我无意为日本人辩护。但,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你只有两种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

良知告诉我:对于史实,我们应该直面,应该接受。

由此想起更多的史实:旧日本文官当局无论在“918”、在“77”,甚至在“813”等事变之后,都明确地表示过“事件不扩大”的立场。在1937年之后,甚至多达12次主动向蒋介石抛出橄榄枝来求和。这些史实,已经为各方公认。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寻找各方资料印证。我在此就不再引述了。

有人说:近代误中国最甚者,并非英、日,而乃苏俄也。

此言不虚。

这就是历史。史实很难入耳。但它是史实。然而对中国人而言,这确实是个难题:直面它,有点不习惯,毕竟有些历史的假象已经深入民心;回避它、对它视而不见,自欺欺人吧,好象又有点别扭。

可是,我不禁要问一句:直面真实的历史吧,它又能有什么危害呢?直面历史,它能让我们认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样的教训要吸取,什么样的事情以后要避免、以及如何避免……这一切,又能有什么危害呢?把史实写进教科书,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学习讲理的能力,做一个冷静的民族,那又有什么不好呢?

勉之!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