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当局"定制"罪名 许志永被正式批捕

公众聚焦薄熙来“世纪审判”时,北京法学学者许志永的友人王功权对外透露,8月22日,许志永被北京检察院以“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正式批捕。

8月23日,"公盟"成员之一的王功权对外透露,北京法学学者许志永的律师张庆方获悉,8月22日许志永被北京检察院以"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正式批捕。同一天,薄熙来案在山东济南中院开庭,北京维权人士胡佳表示:"薄案稀释了社会对人权案的关注。"此前,许志永已经被刑事拘留37日。

7月16日,中国知名法学学者、北京邮电大学法学院教师、公盟创始人之一的许志永被北京警方以涉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刑事拘留,外界普遍认为这与他致力于推动官员财产公示,并声援因此而遭警方拘留的公民有关。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为37天,拘留到期后决定是否应逮捕或采取其它强制措施。

现年40岁的许志永为北大法学博士,在2003年"孙志刚事件"后,与另外两位博士滕彪、俞江一起上书中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国当局废止收容遣送制度起到推动作用。同年10月,三博士发起成立公盟。因持续关注中国上访制度和揭露黑监狱,2009年许志永被当局以"偷税罪"批捕,后被释放。去年十八大后,许志永发出《致习近平公开信——一个公民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其后许志永被国保带走问讯。去年12月他在外媒发表对藏人自焚事件关注的文章;今年2月因发动教育平权行动再被国保传讯,其后一直被软禁在家中直到被刑拘。8月8日,王功权将许律师张庆方与许志永会面时的一段手机视频公开于网上,许志永表示要"堂堂正正做公民,愿为自由、公义和信仰承担一切代价。"

国际社会对许志永被刑拘一事表示关注。7月17日,德国联邦政府人权事务专员勒宁(Markus Löning)发表声明,呼吁中国当局释放许志永并确保正当的司法程序。勒宁也表示,许志永被刑拘说明,中国当局将继续打击那些公开反对滥用权力、反对贪污腐败的活动人士。鉴于中国新政府把反腐作为目标,他对中国当局这一行为感到不解。

7月18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哈夫(Marie Harf)向媒体表示,美国政府担忧中国当局报复许志永揭发官方渎职行为与和平表达,美国政府要求中国结束对许志永的人身限制,并且根据中国对国际社会所作出的人权承诺,保障其人身自由。大赦国际等机构亦对此案表示密切关注。

"量身定制治安类罪名,装入政治类案件"

去年12月9日,律师丁家喜、孙含会、赵常青等发起"要求205名部级以上官员率先财产公示"活动,此后陆续有近万名公民联署,两会期间,发起者已将联名建议书递交中国人大常委会。3月31日,袁冬、张宝成、侯欣、马新立等四人,在西单街头拉条幅呼吁官员财产公示,他们打出"要求官员公示财产"和"贪官、裸官不杜绝,中国梦只能是白日梦"等横幅,在现场发表演讲,其后几位公民被以"非法集会罪"刑事拘留。另外推动官员财产公示的公民王永红、律师丁家喜和江西刘萍、李思华等人也先后被刑事拘留。5月24日,丁家喜被以涉嫌"非法集会罪"批捕,另一位被捕的公民赵常青的罪名是"寻衅滋事",到目前已有16人被先后抓捕。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者张雪忠目前担任刘萍、赵常青、李化平等人的代理律师,他向德国之声表示已经获悉许志永被正式批捕消息,他认为目前被抓捕的多位推动财产公示公民,皆因触到执政党利益和贪腐痛点,官方已经对此定下处理调式:"他们希望把政治性案件变成治安性案件来处理,降低政治敏感性,因为呼吁'财产公开'和'教育平权'等而抓人说不过去,然后他们就说你们在街上呼吁、扰乱了公共场所秩序,他们以此名义抓人,他们肯定是不构成犯罪的。但当局根本不讲法律了,这样的决定应该是比较高层的人做出的,这个方法应该会成为他们以后常用的手法。"

知名法学学者滕彪也就此接受了德国之声采访,他透露几个月前中国最高检一个文件中说得非常明确:"坚决镇压以颠覆国家政权为目的的集会、游行、示威,所以最后用'非法集会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等来对付一些公民,这半年对很多人都用了这种非政治化罪名。"

"公民接续行动,给被抓人士声援"

许志永被刑拘后,中国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企业家王功权等人发起呼吁释放许志永的联署活动,至目前有近3000人签名声援。声明指当局所为是对习近平承诺的"全面实施宪法"的公开背弃,而许志永等人一直倡导的"新公民运动"以温和理性的方式推进中国公民社会建设,许志永及其伙伴们的行动是在践行现行宪法第35条,完全处于合法范围之内,而对他们的打击压制则是对宪法与法律的公然践踏。倡议书呼吁:无罪释放许志永及所有因参与"新公民运动"而被捕的公民。

张雪忠也向德国表示,当局对这些公民的打压,其目的就在于"杀一儆佰",他认为更多的公民应该接续行动,这也是对"先行者"最好的声援。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