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搭讪的关键在于契机

搭讪的关键在于契机。

上大学时,我们寝室一圈和尚曾围绕着一个妇女之友取经,结果那家伙半天就说出这么一句没用的废话来,但现在想来却是微言大义的经典,结合生活体验,这话就像一块不断打磨的金子,越来越闪亮了。后来,我崇拜的咖啡厅老板娘竟也吐出一模一样的话,从此我便奉为至理。

我本人是不会搭讪的,一是本身木讷,二是因为我幸运地遇到了主动的好姑娘,终于得以脱单。我们很快结了婚,我便不再有搭讪的需求。按老板娘的说法,我属于前世积德,今生走狗屎运,笨成这个样子,若没有姑娘主动,怕是要“注定孤独一生”了。

“不过大多数人可没你的运气。”老板娘说,“比如那个。”她扬扬下巴,我顺方向看去,一个20岁左右的男孩子正端着咖啡,站在咖啡厅中央,眼睛瞅着窗外。

“他怎么了?”

“这次你自己猜猜吧,我都教你那么多次了。”我每次来买咖啡,她都会用下巴指点着,向我揭示那些看似普通的客人们(主要是男人们)各自怀的鬼胎,谁想勾搭谁,谁嫉妒谁,谁被谁抢了情人想报复等等。我很震惊,因为我什么都看不出来,于是就不信。一次老板娘扬扬下巴说:“不信你看着,那男的一会儿准抽那女的嘴巴。”这也太夸张了,我嗤之以鼻,结果一分钟后,那男的真啪一掌打在对面女人脸上,咖啡厅里气氛骤变,服务员小哥赶紧过去控场(老板娘未雨绸缪已交待过了),两人没吵够,结了帐到外面吵去了。

这回我信了,问她怎么看出来的,她说:“那男的手都快把我的沙发抓烂了,嘴唇抖得筛子似的,早忍不住了。”

我一想,还真是,敢情有章可循,没那么邪乎嘛,于是以为自己学会了。但再来一件事,我就发现自己还是瞎的,虽然每次老板娘一讲,我都会觉得自己学会了。

这次又让我猜,我赶紧回想以前经过的事例,但看来看去还是两眼一抹黑,什么也看不出来——他不就是站在那儿么?那能说明什么呢?

按惯例,老板娘应该开始她经典的男人解析秀,不过今天,她决定先引导引导我,就说:“好吧,他端着杯子站着,为什么不坐下?”

“呃……因为没地方吧,在犹豫坐哪里。”

“那为什么看着窗外?”

我被问住了,是啊,为什么呢?

“因为他不敢把目光投向想注视的地方,所以只好投向一个无关的地方。”

“哦。哦。有道理。”

“嗯,然后呢?”

“是啊,然后呢?”

“然后你该问,那么他想注视哪里呢?”

是啊!真笨,那么,他想注视哪里呢?这会儿,那个男孩子已经走到他注目的窗边,外面只有一条光溜溜的铁路——那的确没什么看头。

“想不出来,你还是告诉我吧。”我说。

“你不是装傻吧?”老板娘盯着我看了看,“应该不是,要不然装得也太像了。”然后又扬扬下巴,我顺方向一看,哎呀,那儿有个漂亮姑娘独自坐着,正戴着耳机看书,这不是很明显吗?为什么我会发现不了呢?

“那个男生已经摸准时间,知道那姑娘每周三这个时间都会来。他想认识她,已经一个月了。但他一直没勇气,最开始只是选个不近不远,看得见又看不太清的位置坐着,后来有了点进步,知道起身买杯咖啡。”

“等一下,为什么这算是进步?”

老板娘再次像看原始人那样看我,因为她概念里明显如1+1=2的东西,我都得问为什么,还好她已经习惯了,解释说:“她坐着,你也坐着,你觉得还会有‘然后’么?他是帅得像吴彦祖还是狗屎运好得像你?就算他帅得像吴彦祖,那女孩子也不差啊,为什么要来反搭?”

“所以……所以怎么个进步法?”

“他以前来这里都是只点一杯咖啡,后来知道用再点一杯咖啡这个理由起身,能起身,就是个进步了——算是万里长征走出了一小步。至于起身后往哪儿走,那就是真的长征了,如果他能突破自己,就会走到那姑娘跟前,但看他这样多半突破不了,就只能走回座位,于是起身就白起了。”

说到这里,只见那个男孩子终于挪动了脚步,他径直从女孩子身边经过,没有停,然后,在一个不远不近的位置坐了下来。老板娘长长地叹了口气道:“完了,这杯咖啡白点了。唉,得说他走入了困局。”

“困局?”

“嗯。人生的困局。”

我马上知道老板娘要开始解析秀了,赶紧开了手机录音,下面就是我回家后整理出来的记录。

解析秀之——搭讪

他走入了困局——并且不夸张地说——人生的困局。因为这次搭讪是他生命历程中的一座大山,只有登上去,才能看到山后面的景象:那可能是一马平川,也可能是一座又一座更大的山。

这个年龄的男孩子,都希望结识女孩子,而依靠他窄小的生活圈子、贫瘠的社交活动,能接触到的姑娘实在太少,而可进一步交往的姑娘则更是稀罕。于是他只好把目光投向陌生人。然而认识陌生人,只好搭讪。

这显然是他的处女讪,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以后是否能继续搭讪,从而关系到能否结识更多女孩子。如果他最后连嘴也没能张开,这片失败的阴影将一直笼罩着他,下次张嘴将更加艰难。

搭讪之难,一方面源于“搭讪”一词本身。

一个姑娘只要学会这个词(她们基本都学会了),就一定会用它来描述一位男士主动搭话的行为,她们对自己说:这个男人来搭讪我了。然而不幸的是,这个词形象不佳,因为它暗示着不良目的,于是姑娘面对搭讪,第一反应是警惕,这虽有助于她们自我保护,却也让她们容易临场忘记一件重要的事——她们自己也需要多认识男性。更糟的是,那些临场不忘这件事的大方姑娘,可能会被她周围的朋友认作轻浮。于是,警惕才是正当,警惕才是道德,才是正义。

男孩子同样知道“搭讪”的不佳形象,所以不得不处心积虑减少突兀,以降低女孩子们的警惕。然而,他们总是不擅此道,常常弄巧成拙。老套的办法会被一眼看穿(所谓烂招),显得比直接开口还傻,新鲜办法却很需要想象力,这恰恰是男人们严重缺乏的。而直接开口所需要的勇气简直比想象力还稀罕,这简直糟糕透了。

最理想的搭讪是“情势所致,不得不说”。经典老套烂招“不小心咖啡洒了对方一身”,造成了不得不说的“对不起”,这“对不起”就成为了男人苦心求得的对话起点(而对不起这种关系则直接成为关系起点)。但现在,因为这招对当事人造成困扰太大,故意使用太过邪恶,必定反招记恨,而无意发生又概率太低,所以基本只能放进博物馆了。

次理想的情形是“可说”,也就是“师出有名”。这其实很滑稽,结识这个目的本来光明正大,却非要用一个其他“正当”的假目的来包装,但这也是“警惕即道德”的环境下没办法的事。好吧,简单说,总会有些情形,让男士开口说一句话丝毫不显突兀,这便是所谓“契机”。然而,这些机会往往短暂之极,甚至只有一两秒钟,但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它们是契机,更不明白这是天赐神运,宝贵之极,于是竟毫无感觉地放过了。他们应该牢记军事格言:Timing is everything.

契机。我默默念了几遍,问老板娘道:“比如说呢?”

她想了想举了个例子:“比如,你和她一起从洗手间出来,在外面的洗手池比邻着洗手,这时你们距离很近,近到几乎能彼此碰到胳膊——你很难有机会正当地离她这么近,这就是契机,你顺口夸一句她的手镯好看,这不就不怎么突兀吗?好吧,就这也需要勇气。”

“我承认这样不错,不过,那接下来怎么办呢?”

“接下来问她是在哪里买的啊。说你要送给你姐姐妹妹表姐表妹堂姐堂妹因为她要过生日啊。”

我愣了半天,说:“是哦。”

“说什么是根据情形而定,重要的是你要知道那时候不说,就没机会说了。站那么近不说,难道要分别回了座位再专门去说?而况你们还有回座位再见的机会吗?多半这辈子不会再见到了。”

老板娘发表议论时,我也看出来了,那男孩子像是一头困兽,屁股始终处在离座和不离座之间,有一次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又坐下了。没想到,就这个行为,老板娘说他又进步了。我问为什么,她说,除了来吧台点咖啡,他又找了个起身的理由——准确地说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起了身却没勇气走过去,那你站起来干什么?哦,伸懒腰呀,呶,这样一次失败的起身就可以体面收尾。

我觉得好可怜,不忍心听了。

那男孩子又站起来,我明白,这次他不能再伸懒腰了——一招不能重复用,至少得等一段时间,一会儿伸一次懒腰,总不合适。这次他找到了新办法——到书架边找书。不用老板娘说我也明白,他“又进步了一点”,找书至少是个可以反复使用的起身理由,虽然也不能太频繁。老板娘说:“我真想把这书架撤了,看他怎么办。”

老板娘很快就想出了办法,她叫来一个服务员小哥说:“你去把书点一下,如果再有人来拿书,就告诉他正在清点,暂不能取。你慢慢点,顺便分类整理一下,不用急,今晚不用干别的活了。”

我说:“你……你用不着这样吧。”

老板娘说:“我开咖啡馆干什么呀,还不是看这些小傻瓜们好玩。”

不出所料,男孩子根本没看进去书,翻了翻就又站起了身,去书架边换书,整理书的店员小哥接过他的书放进书架,对他复述了老板娘的话。他听后站住了,一脸茫然。这次他面朝着我们,我看得很清楚,脸是红的。老板娘叹口气道:“好虔诚,真是小孩子。越是这样越不好,他越紧张就把她看得越高,也就离真实的她越远。到时候无非是幻觉粉碎,再不相信爱情。”

他站在书架前,双手不知该放哪里,摸摸脸,挠挠头,又插进裤兜里。但站在那儿不是个事儿——他开始移动脚步。如果没有老板娘的分析,这些事简直普通得像凉水,但现在我就像在看电影。显然,他想走到那个女孩子那里去,但双脚却不争气,再次带他回到了自己那个愚蠢的位置上。他站着喝了口咖啡,又喝了一口咖啡,然后又伸了个懒腰——他不想坐下来,因为一旦坐下,就意味着再一次失败,而且还意味着他更加难以找到再次起身的理由。所以他不甘心,于是用这些小动作延后坐下的时刻。老板娘分析着,我听得直冒冷汗。

但他还是坐了下来。我看到他紧锁着双手,盯着自己的杯子,里面已经空了。

就这么盯了两分钟,他突然又站了起来,端着杯子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老板,加点水吧。”老板娘轻轻一笑,给他加满开水,说:“桌子上有按钮,你需要服务的话就直接按它,不用亲自到吧台来。”“哦……谢,谢谢。”

这次我懂了,男孩子再次找到了一个起身理由:加水。但老板娘一次就把这个借口干掉了。“这些都是后路。”她说,“只有断了后路,他才能向前。”

男孩子端了水,慢慢地向座位走去。慢是为了拖长回座位的过程,延后坐下的时刻,也就是再次失败的时刻——他或许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勇气,然而他的双脚再一次带领他毫不停留地走过女孩子的桌子。那个延后的时刻还是来了,他还是坐了下来——他又一次失败了。

老板娘看看表说:“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这姑娘大概再一刻钟就走。然后,他就得等到下周了——如果下周那姑娘还会来的话——如果再也不来,那就是一辈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着。老板娘略带怜悯地看着那个男孩子,摇着头说:“这次他已经鼓起了很大的勇气,离那个山顶很近了,如果这次没成,那就是前功尽弃,彻底坠落山脚,想再次往上爬就更加困难了。所谓一鼓作气,再衰三竭。”

事实上,老板娘把他后路断得很干净,她给他加的都是热开水,还要冷半天才能喝,那男孩子既没带电脑也没带书,水又不能喝,坐在那里完全无事可干,这就是说,连仅仅坐在那里都显得假了。

终于,那男孩子再次站起身来。这次,他走向了洗手间。老板娘说,洗手间是个下策,虽然作为一个起身理由毫无破绽,但从里面出来,对你走向目的地并无任何好处——这边从厕所出来,那边就走到女孩子跟前说“姑娘,我想认识你”,太奇怪了。

男孩子进了洗手间,竟然十分钟都没出来。老板娘说:“怎么搞的,还上起大来了?唉,估计破罐破摔了,这次是真完了。”果然,姑娘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了。

然而,就在此刻,那个男孩子出了洗手间。也恰在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女孩子的手机响了,只见她一只手接电话,说“喂,王总”,另一只手一不小心把自己刚收拾好的包扫下了桌子,哗地一声,书、笔、化妆盒之类的零碎掉了一地,一支唇膏还咕噜噜滚了好远。

就在这一刻,我一下子理解了什么叫“契机”,只见那个男孩子迅速捡回那支唇膏,又来到女孩子的桌边蹲下,一样一样把掉的东西捡起来,他捡得很慢,慢到再慢一点点就像故意的了。

最后捡起的是一本书,《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只见他向还打着电话的姑娘示意:要看看。姑娘忙着讲电话,一边用眼神表达感谢,一边点头同意。于是,他坐到一个很近的座位上,“看”起来。

五分钟后,姑娘打完电话,对男孩子说:“谢谢你啊,不过我得走了。”

“不谢……我好像经常见到你在这里。”

“我在这边上双学位的课,所以每周三都会在这儿坐会儿。”

……

后面不用说了,老板娘说这哥们儿的狗屎运虽然不如我,但也不比我差多少。我以为她说的狗屎运是“找到对的人”就说:“你就那么肯定他们俩能成?”。

“不是那意思。”她说,“他去厕所那一趟肯定是上大号,其实就是已经放弃,然后给自己找个‘不得不错过’的台阶下。不过,今天若真的错过,他以后肯定会有阴影。等出来时,姑娘居然还没走,这下连台阶也没有了。”老板娘说到这里一拍手,“结果,谁也想不到,Timing居然来了——你说这不是狗屎运是什么?那个电话怎么就那么会打啊,时间那么巧,还把她的东西都给打在地上了。——要不是这样,他不知要背多久的阴影呢。他就这么迈上人生一座高山,你说不是狗屎运是什么?”

后来,听说他和姑娘成了一两个月联系一次的普通朋友,但果然如老板娘所说,他爬过了那座高山,后来真的在咖啡厅通过搭讪认识了他现在的女朋友。

我把这些事整理成上面的文字给老板娘看,老板娘嗤之以鼻,说我没抓住重点,她讲得那么经典,我却只记了点边边角角的东西。“不过吧,就和你这种没慧根的笨男人我才说说,”她说,“因为知道你领悟不了,所以也不会影响你家庭稳定。”

说起来,其实老板娘是单身,她说,自己不单了生意会下降很多。我猜你们肯定有人对她有想法,但想想自己hold不hold住吧。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