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美元硬 中国人更硬?

美国总统奥巴马带着“大礼包”去非洲访问。非洲电影人、专栏作家塞万佐为BBC撰文谈美中非洲贸易争夺战。他说,在非洲,奥巴马确实占有道德高地,美元是人见人爱的硬通货,不过,大大方方花美元的却是中国人……

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二次造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他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宣布,这次来是因为“非洲正在崛起,不错过拓宽、深化与非洲伙伴关系、非洲巨大潜力这个机会……符合美国的利益”。

过去好几年,人们一直在说我们非洲有潜力。加纳海岸线外发现了石油,坦桑尼亚地下涌出天然气,从阿尔及利亚到津巴布韦,非洲大地深处埋藏着五颜六色的矿藏。

如同一个莽莽撞撞的准新娘,我们看到,追求者排成长龙,想和我们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

上“谷歌地球”瞄一眼,看看罗安达(Luanda,安哥拉港口)或者利隆圭(Lilongwe,马拉维港口)日益扩展的城市景观,奥巴马总统可能就会意识到,另一个超级大国--中国与非洲拓宽、深化伙伴关系的时间可能更长一些,总统先生需要加快追赶的步伐。

非洲当然会向自己的孩子奥巴马张开双臂,但是,中国人早就开始花钱修公路、医院、大学、养鸡场、油田了,我们手里的“美国货”可能就剩下可口可乐和卫星电视中播出的电影大片儿了。

不过,奥巴马还是必须努力。

美元无处不在

我在非洲旅行期间发现,美元的渗透力令我大开眼界。从罗安达、索马里兰到哈拉雷,美元都是硬通货。

美元在农贸市场易手买西红柿,在更阴暗的角落用来买毒品、钻石,或者赎回人质。

从一人手转到另一人手、从掖在这个文胸、鞋内转入另一个文胸、另一双鞋,再交给电话业务推销员、蔗糖推销员,然后通过买啤酒找零又回到自己的钱包,一美元纸币的生命力无可攀比。

脏兮兮、黑乎乎的钞票最后在暴风雨或者热浪中寿终正寝。感谢与非洲商业往来千里之遥的美国印钞机,下一个旅行者又带回来、或者取款机又吐出一批崭新的纸币。

带孩子回哈拉雷去看望久违的爷爷奶奶,目睹奥巴马的钞票无处不在,看来,哈拉雷人对自己万亿面值的钞票已经绝望了,转而使用相对来说更加稳定的“绿背”(美元俗称)。

我不能确定,到底是美元、还是中国人的商店给哈拉雷带来了一种财富四溢的氛围。

哈拉雷街头堵满了形形色色的车辆,尘土飞扬的乡间小道也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甚至北京的二手车,坑坑洼洼的旧公路与崭新平坦、仍然施工的新路并存,更多的待建项目正在招标大笔“本杰明”(面值100的美钞)。

在人头攒动的教堂内,牧师请信徒捐赠现金,呼吁信徒帮忙为教会的一个特别项目募集一万美元。牧师请祷告的人群向上天举起手中的美元,祈祷忘记魔鬼、手中的美钞能够像谚语中的面包一样越变越多。

占据道德高地

所到之处,人人都想得到奥巴马的现钞,美元还被举向苍天;不过在地下,奥巴马的商人却不多见。

不管是在采矿前线还是在更加富裕的蔬菜市场,非洲人和中国人、伊朗人、俄罗斯人做生意换取美元。

在奥巴马此行未去的内罗毕,免税店的女售货员抱怨我的美钞(在哈拉雷花剩下的钱)太破,比肯尼亚货币还要脏。这时,我突然意识到美国在非洲市场的真面目:美元被看作更干净的货币,民主的健康钞票。

内罗毕,肯尼亚新总统乌胡鲁•肯雅塔(Uhuru Kenyatta)受到国际刑事法院(ICC)的控罪,奥巴马和他合影肯定很不方便。奥巴马此次非洲行避开了肯尼亚,不过中国人正在那儿拿着崭新的美钞购物呢。

在本泽西和开罗,美国帮忙建立的新政府陷入一片混乱、暴力,中国对治理、民主这样的大问题视而不见;尽量少提国际刑事法庭,与受到控罪的肯尼亚、苏丹领导人做生意;过去十年每年派总理到非洲去一趟;定期举办中非峰会,孜孜不倦地跟着资源走。

在非洲,道德高地在奥巴马掌中,但是,他的美元却长期在中国人手里。

所以,仔细琢磨一下,奥巴马在比勒陀利亚讲话字里行间的味道很有意思:“有人说,他们要到这儿来搞建设,他们雇用非洲工人了吗?有人说……我们要帮助你开发自然资源—多少钱留在了非洲?”

“我认为,非洲人确保这些交往对非洲有益非常重要。”

然后,还有那个宏大的宣言:奥巴马总统将于2014年主办撒哈拉以南地区非洲国家峰会。

来宾名单,肯定比晚宴菜单更有意思。

非洲蓬勃发展。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贸易争夺战,会不会让那些陷入交叉火力的人得到更多的金条、更多的美钞?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