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足球是社会现实的倒影

我一直认为,足球是最能反映中国基本状况的东西,因为这东西最客观,最无法粉饰,最难以通过虚假的业绩工程而在短期内上台阶。2002年倒确实是拼全力搞过一次大跃进,之后不是又重重地跌下来了吗?最终也还是没能真正冲出广义上的亚洲,仅在日韩打了个转又回来了。

1985年的519事件,是自1949年之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球迷闹事。当时曾雪麟带领的中国队,在小组赛对阵香港队的最后一战中只需打平即可出线,但最终以1:2落败,引发了现场球迷的闹事。现场有100多人被捕,损坏财物无数,被官方媒体斥之为有损国格的行为。赛后有年仅16岁的中学生自杀,日记中记录了多年来坚持追随中国队却屡屡受伤的心路历程。

与国内媒体的大加申斥不同,外电却对此事件并无太多责备,因为这在发达国家是经常见到的事。美联社认为,这标志着中国已真正迈入现代社会的门槛。请记住,现代社会,这个论断在当时看来荒唐可笑,但在现在看来却是相当准确的。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国足球,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步走高,反而离着经济困难时期的荣誉越来越远,逐渐沦为一个笑话。

那时候的中国队,有很多次与世界杯擦肩而过,由于世界杯在2002年之前从未在亚洲举办过,中国人抓住任何一次机会,都有可能真正实现全方位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理想。很可惜,这一由某个元帅提出的目标,仅在2002年部分实现了一次,之后的中国队又被重重摔落凡尘。不仅如此,近30年来的中国队,各种腐败、欺诈、假球层出不穷,制造出一起又一起丑闻,当初的理想早已变成梦想,眼见着离幻想也不远了。

为什么会这样?这不免又要提起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体制问题。13亿人中肯定能找出13个运动员去为国争光,这是不必讨论的问题。可以钱为纲,陈旧落后的足球管理体制,已最大限度阻碍了足球人才的脱颖而出,并成为足球这项运动在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

中国不缺愿意付出的球迷,也不缺愿意花钱对足球进行投入的企业,足球基础设施也都不错,也有丰富而充沛的人才储备,但缺的是什么其实不言自明。从王俊生到阎世铎、谢亚龙和南勇,一朝朝天子,一朝朝臣,你来我往,川流不息,好不热闹。

自曾学麟、年维泗、徐根宝等这些本土主帅之后,施拉普纳、霍顿、米卢、阿里汉、卡马乔等这些洋帅也一个个粉墨登场,拿走越来越高的薪酬,留下一支越来越弱的中国队。足协想要短期内出成绩,打造面子工程的想法世人皆知,他们就是不愿意,也不敢静下心来,把中国足球的水平来个实质性提高。仿佛明天就要下台了一样。

可悲的是,在全社会各条战线都取得丰硕成果之时,具有最直观意义的足球就是上不去,就是上不去,这不免让人对中国的整体发展质量多了一份怀疑。我们到底是沉迷在虚假的数字中,还是真的步入繁荣了?否则,为什么我们的足球上不去,我们的股市也上不去?

最大的可能是,我们并没有真正身处繁荣之中,而是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过去20年,我们整个社会都被虚假繁荣盖得严严实实,让人看不到其真正的面目,而足球却是狂欢的人群中,那个说真话的孩子,他指出国王并没有穿着衣服,说得是那么自然,那么发自内心。

这丝毫不顾及旁观者的感受,领导的颜面,以及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形势的一片大好。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