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民国十八年陕西旱灾与60年代初的赈灾

民国18年9月20日,“西安市回教救灾会”成立,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我是陕西人,小时候常听贫农忆苦思甜,在他们讲的事情中,印象较深是民国十八年关中旱灾及三年自然灾害,这二个事件都给上一辈的陕西人留下了深刻的,可怕的记忆。过去了几十年,对老一辈人讲这些故事的神情已经有点慢慢淡忘了,但最近东南亚海啸的赈灾,又让我重新想起了小时听忆苦思甜的时情景。我感觉到,在对待灾害方面,国民党政府的表现其实是很俗套的,而我们伟大的党和政府却曾经表现了空前绝后的创造性,这一点是永远值得名留青史的。

先谈灾情,根据宝鸡县志,“民国十七年宝鸡亢旱十二个月,禾苗尽死,夏秋无收,粮价腾飞,人曾相食。”“民国十八年,天大早,全年无雨,渭水涸竭,车马通行,禾苗枯死,颗粒无收,亩地换小麦一斗,草根树皮食之殆尽.灾民为了生存,拆房卖地,鬻妻卖子。换粮糊口.无奈中壮者外逃求生,弱者坐以待毙,乞讨者甚多,饿殍遍野.”按以上说法,民国十八年的灾难实际上开始于民国十七年,由于旱灾,在连续二季没有收获的情况下,发生了饥荒,演成了一场大灾难。至于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起因一直有些不明不白。在我问起是什么灾害时,我的老一辈也说不清,按他们的说法,地里也丰收,但是吃不到嘴里去。小时候总也没搞明白,既然地里有粮食怎么可能吃不到嘴里去,也搞成个大饥荒出来。其实到今天都还没有完全明白过来。

别的不说,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灾难引起的反应。差别之大,好象一个在人世,一个在鬼域一般。

灾难发生后,国民党政府迅速采取了行动。以下的资料可以提供部分证明。根据中国金融史资料,民国十八年1月8日南京政府公布“民国十八年赈灾公债条例”,规定自本月起按票面九八折发行赈灾公债1000万元,利率月息八厘,由财政部指定在关税增加收入项下拨给还本付息基金,10年内还清本息。上行下效,陕西省政府,县政府也忙起赈灾,《同官县志》“合作救济志”一章,记载有“民国十七年,自夏至冬不雨。十八年,旱灾,大饥,斗粟七元余,人食树皮树根殆尽,死者无算。省赈会发赈二千元,面粉二百袋,华洋义赈会发洋一千元,省政府拨发种籽费三千元,地方捐赈六千三百六十八元”。政府一忙起来,小民也起劲,文艺,体育,宗教各界都投入了赈灾活动,从以下几例中,可见一斑。据扶风法门寺文件,民国十九年(1930),国民党元老、华北慈善会会长朱子桥来陕赈灾,在灾情最重的扶风县参拜法门寺,朱子桥立即起草了《重修法门寺真身宝塔义赈》一文,呼吁各界。如果我们想了解更多,只要输入“民国十八年赈灾”关键词,可以搜出文艺、体育各届的赈活动。那个热闹、热烈简直与前不久全球的东南亚海啸不相上下。反正给人的印象,国民政府的确是很落俗套,根本没有什么创新意识。

再看60年代初的自然灾害,在毛主席和周总理领导下,我们伟大的党和政府的表现出的英明、果敢,创造性与想象力,如果老蒋能知道一定惭愧地要哭死了。

首先,我们政府英明盖世的一点是,将有关消息封个滴水不漏,我们的报纸上还是亩产上万斤,形势大好的消息。这样一来,苏修、美帝等国际敌对势力还以为我们真地富得流油哩,这样他们就无法看我们的笑话,他们想假惺惺作态似的提供援助的美梦也就彻底破产了。仅这一点,民国政府就做不到,也不会做。民国十八年时,虽然没有电视,但陕西部分地区大灾的消息还是通过报纸等落后的媒体,传得天下闻名。其次,我们党和政府加大了出口的力度,灾后的年出口比灾前还提高了百分之四十,还提前还了欠苏修的债务。显示了中国人民的骨气,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其三,我们政府也不象几千年前中国的封建皇帝那样,在灾荒之年要求临国提供粮食援助,不仅是这样,在大灾年还无私的援助朝鲜、越南,阿尔马尼亚等其它友好国家。将中国人民助人为乐的美德发挥得彬离尽致。其四,我们大造声势地发动了全国的反满产运动,让广大人民自动自愿地把家里的余粮拿出来交给国家。其五,我们为了保证机密,派民兵把守路口,让那些饥饿的人不得外逃,死也要死在家里。

不要说国民政府没有这想的想象力,创造力,执行力,这也是全世界几千年都没有过的事情,我们伟大的党和政府都想到了,做到了,这种创造力与执行力有谁可比?我真是感叹,有这样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中国人什么事干不出来,干不到呢?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