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劫富济贫: 如何一美元上哈佛

微博上的一则段子引发热议:某留学生晒出自己大学四年的费用和所获取奖学金的账单,结果让很多人大吃一惊,这名学生总共获得奖学金(125750美元)比他四年费用总和(118025美元)还要多。人们不禁好奇: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制度和我们有何不同呢?真的有可能不花一分钱完成学业吗?

一年筹款10亿美元

在美国,公立学校的经费主要来自于联邦政府及州政府的拨款,而私立学校在这方面所得则微乎其微,它的经费来源除了向学生收取通常比公立学校高得多的学费外,社会募捐、校友捐赠也是其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尤其是校友捐赠,近年来已成为各大学获取经费的主要来源。斯坦福大学在2012年筹款总额超过了10亿美元,创下美国高校筹款的新纪录,让众多高校艳羡不已。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向学校捐款呢?一是学校的宣传做得到位,二来校友多对母校抱有感恩之情,也愿意以捐赠的方式回馈母校在大学阶段提供的帮助。此外,富人也乐于把钱投入学校,既博得慈善之名,又能“正大光明”地逃税。有钱人可以通过慈善方式躲避高额的税收,这点是美国法律的规定。

无论是政府投入的资金,还是从社会筹集的资金,每一分钱都必须花在正道上,其中一项重要的支出,就是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包括用丰厚的奖学金到处去“抢”优秀学生。而学生在毕业后事业有成,大多愿意捐款回报母校,从而形成“高校奖励学生、校友回报母校”的良性循环。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几年前引起激烈讨论的张磊“捐款门”事件,当时耶鲁大学毕业生张磊以校友身份向耶鲁捐款8888888美元,以此回报耶鲁对他的种种帮助和支持。

“劫富济贫”式的奖学金

搞清楚了大学奖学金来源,我们还需要了解奖学金在大学存在的职能是什么。在现代的大学体制之下,奖学金制度已成为大学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些时候,它甚至是维护教育公平的一种手段。由于经济状况不同,富裕家庭的学生和普通家庭、贫穷家庭的学生事实上在教育起点上并不公平,所以很多美国大学通过“劫富济贫”式的奖学金制度,按需分配,以帮助贫困家庭“扳回”一些公平,尽可能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通常这种奖学金被称为Need-Based。学生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学校会要求学生提交家庭收入和纳税信息,并提供兄弟姐妹就学情况,学校会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这个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如何。如果学生家庭不足以承担大学教育的费用,学校会提供足额的奖学金保证其完成学业。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当属美国哈佛大学“劫富济贫”式的奖学金制度。在哈佛,校方会根据学生的家庭收入进行测算,以确定他们是否需要获得奖学金的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能申请到所需要的奖学金,而富裕家庭的学生往往因为家庭非常富有,而不得不支付高昂的学费。哈佛也因此被戏称为一所“穷人的孩子上得起,富人的孩子可能上不起”的大学。

研究生的情况与本科生有所不同。多数美国大学针对研究生设有“助研金”和“助教金”,获取此类资助的学生需要每周担任12至20小时的辅助教学或研究工作。专业不同,资助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越是不好找工作的专业,学校提供的补助越大。

成绩平平也能得奖

美国大学奖学金名目繁多,不仅仅是奖励那些成绩优秀的人,很多学生虽然成绩平平,但仍然可以通过其他的渠道获得奖学金。比如有些学生的运动天赋极为出色,那么学校也会给他发放奖学金。威廉·伍兹大学的体育奖学金就是专门提供给那些在篮球、足球、棒球、高尔夫、女子排球、田径、游泳等领域有着杰出表现的学生的。很多传统的体育强校更是如此,如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俄勒冈大学每年会给体育特长生提供丰厚的奖学金。除此之外,学生在舞蹈、设计、社区服务方面做得好的,都有机会获得一笔奖学金。

那么,那些在学校里没有特长,很普通的学生呢?他们有可能获得奖学金吗?答案是:可能!耶鲁大学一笔由1888年在校生捐资的奖学金,是专门授给学校里“并不出色”的学生的。每年获得这笔奖学金的学生几乎都是成绩平平的学生。有趣的是,每一年,当管理该项基金的负责人在颁发这笔奖学金的时候,不会告诉该学生他之所以会得到这笔奖学金的原因。

此外,美国大学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奖学金,姓氏、身高、血缘等方面,都有可能成为获得奖学金的条件。如果有学生恰恰符合这样古怪的条件,说不定就会获得一笔“意外之财”。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