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美俄聚首北极圈 中国势力扩张成焦点

来自美国、俄罗斯及其他北极圈国家的外交代表周一将齐聚在芬兰举行的北极理事会年会,讨论如何应对全球暖化与采矿引起的紧张关系。

北极圈周围的冰量近年来快速减少,使得许多地球上仅存的石油、天然气及大量的稀有矿物渐渐被发掘,引起不少国家在北极圈附近不断扩张势力。随着北极圈船运航线的启用,美国五角大楼周五发布报告警告各国,中国潜水艇可能对北极圈带来风险。

此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则郑重否决了中国参与北极圈政策规划的可能性。瑞典的国防研究局的副主任葛兰洪(Niklas Granholm)告诉路透社:“美国了解到不能让俄罗斯跟中国按照他们理想中的蓝图在北极圈划分势力。”

逐渐消失的极圈

北极圈的政策制定主要由北极理事会(The Arctic Council)主导,其成员国包含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芬兰、挪威、丹麦及冰岛。此外,北极圈的原住民也会派代表参与重要会议。但自2013年起,中国便以观察员的身分参与北极理事会,并在今年六月发表首份有关北极政策的白皮书,提出要在全球暖化之下发展“极地丝路”航线,把“一带一路”版图扩展到北极。

俄罗斯则是在冷战后,再次开辟北极圈的军事基地,同时推动北极圈舰队的现代化。此举使美国也决定重建其第二舰队,并将北极囊括到该舰队的任务范围内。

虽然军事事务不在北极理事会的讨论议题范围内,但成员国仍因其他原因发生冲突。华盛顿邮报的报导指出,美国因不认同与气候变迁相关的用字,拒绝签署最后的宣言。

芬兰的北极事务大使海尔克宁(Aleksi Harkonen)告诉路透社,不同国家对于气候变迁看法不同,所以偏好的用字遣词也会不同。他说:“目前的争端并不是关于我们该不该提到气候变迁,因为我相信最终的宣言中一定会提到气候变迁。”

研究指出,北极圈表面的气温上升的速度是全球其余地区的2倍,而北极圈附近的海域25年后的夏季可能面临毫无结冰的情况。这对全球气候、生态及在地原住民有远大的影响。

除了气候变迁外,北极理事会的另一个焦点是蓬佩奥将与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会面讨论委内瑞拉的内政危机。此前,俄罗斯指控美国试图策划一个推翻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的政变,而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波顿则呼吁俄罗斯停止干预“美国的半球”之内部事务。除了中国之外,印度、韩国、新加坡、意大利及日本都是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