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单身女性北京买房实录

这两天,一条#大城市女性买房猛增#的话题占据了微博热搜,阅读和讨论度都居高不下。其实,何止是女性,何止是大城市,过去的很多年间,房子一直是我们热议的话题。在最近的热播剧《都挺好》中,年迈的父亲苏大强心心念念的,也是儿女们能给自己换套更大更好的房子。

据媒体报道,大城市女性买房的人数猛增,甚至不少人不需要伴侣或家里人的支持。对于这一现象与数据,也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但话题讨论度一直居高不下。

随着不同政策的出台,前两年过热的房市已渐趋稳定,房产作为投资的金融属性正在慢慢褪去,逐渐回归居住的本质。但在这个过程中,买房与卖房,仍然是件牵动人心的大事。

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一位普通女性的购房经历,以及购房前后的感受与思考。希望这些讲述,能让我们对‌‌“房子‌‌”的讨论更加坦诚与理性。

平庸

最近读了本小说,《杨天乐买房记》。顾名思义,讲的是‌‌“北漂一族‌‌”杨天乐在北京历尽千辛万苦买房的故事。

小说结尾,由于购房政策的变化,杨天乐还是没能成功买上房子。他面对着北京车水马龙的夜晚,点燃了一根烟,默默地吸着。杨天乐俯瞰北京灯火吸烟的这个瞬间,充满惆怅与迷茫,却让我想起多年前,截然不同的另一个瞬间。

《杨天乐买房记》作者:杨时旸版本: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10月

研究生毕业前,我跟同学去了北欧旅行。为了这场毕业旅行,我们攒了很久的钱,依然只能预订最低标准的交通和住宿,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游玩的兴致。我们一路上嘻嘻哈哈,高兴得要飞到天上去。为了省钱,结束瑞典的旅行,即将前往芬兰时,我们选择了可以过夜的游轮。在游轮上预订两张最便宜的床铺,睡一觉,第二天就可以到达下个目的地,同时还节省了一天的住宿费。但始料未及的是,游轮最底层的小房间实在憋闷,漆黑不见五指,更密不透风,我半夜醒来,憋闷得再无法入睡。

索性放弃睡眠,来到甲板上透气。我没带手机,也不看表,坐在甲板上看着漆黑的海面。吹着初夏清凉的海风,内心全然没有失眠的惆怅,反而,感受到一种无法平息的澎湃。那是面对即将展开的人生时,满到要溢出来的跃跃欲试与雄心壮志。读了二十几年书,终于要结束学生时代,真正步入社会——在那里,我们将选择一份喜爱的工作,挣到属于自己的收入,一砖一瓦,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在那个遥远的面对着波罗的海的夜晚,我拥有一种全然的自由。我感觉自己是无限的: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种命运,任何一种生活,都在涌向我。我被所有的可能性包围,只要我想,只要我要。

这种无限,每个人都感受过吧。或许它时强时弱,时有时无,但在生命的某些瞬间,它一定汹涌地占领过我们的内心。在二十出头的年纪,我很多次拥抱这种无限,挫折与失败也总是有的,但底色却是种毫无来由的乐观与浪漫。近乎愚蠢地相信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未来是无限美好的。

但后来的后来,很多事情,很多瞬间,让我们离这种‌‌“无限‌‌”越来越远了。不断增长的房价,大概是其中之一。

2015年,刚工作没多久,家里人曾提及:北京房价估计还要涨,不如趁早买套小房子吧,离单位近一点,上班也方便。我听后倒也找中介看了几套房子,但从没真的上心,只当耳边风,房子看着看着也没了下文。要家里帮衬买房,多多少少是一件需要点心理建设的事情。或许是年轻气盛,总觉得未来会无限光亮,房子到时自然不在话下,哪需要伸手向家里要钱?或许只是出于一种模糊的毫无来由的冷淡——有地方住就好了,干吗一定要买房?总归就这样踉踉跄跄过了几年,回过神来的时候,北京的房价已经居高不下,同样的房子,价钱早已翻了一番。看着不断上涨的房价,算了算每月的收入,终于意识到:如果完全依靠自己的积蓄,房子的确是买不上的。

这个忽然明晰起来的事实,将人从一种模糊的浪漫拽回到坚硬的地面。我不得不意识到自己何其平庸,重要的并非我要不要买房,而是我终于得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能,也并不拥有无限可能性。从前,当然也知道单靠自己的收入买房是困难的,但模糊的‌‌“知道‌‌”跟明确的‌‌“事实‌‌”,不是一回事。这个事实绵延得越来越久,也越来越清晰:即使奋斗苦读,上了顶尖的大学,获得了体面的工作,但购房仍然难以依靠一己之力完成。

辗转

2017年初,我终于开始看房。带看的中介,是个跟我年纪相仿的小伙,我们暂且叫他小王。看房中各种等待的间歇,免不了聊些家常话题,时间稍久,跟小王已如同朋友。一天,在看完一套相对满意的公寓之后,小王看出了我有心动的迹象,把我拉回店里,几个同事轮番上阵,讲解房产形势,劝我尽快把房子定下来:‌‌“不少单子,都是买家从晚上7点半砍价到夜里11点半,最后成交价反而比报价还要高。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因为的确不愁没人买,能诚心卖房的业主不多了,要把握啊!‌‌”但我仍然犹豫,毕竟这是个大决定。‌‌“容我回去再想想。‌‌”从中介店面离开时,已是深夜。

第二天一早,小王打来电话,说是我看中的房子有一对夫妻也相中了,已经决定中午约见房主谈价钱。见我仍在犹豫,他心急火燎地发来了内部工作群里的聊天记录:‌‌“姐,我是真替你着急,好房不等人啊!‌‌”因为涉及敏感的同行竞争,他嘱咐我聊天记录不要外传。我挂掉电话,想到了两年前同样因为犹豫而错失了买房的良机,这一次,应当多些魄力和决断。为了赶在另一对购房竞争者之前‌‌“截和‌‌”,我终于下定决心中午就约见房主。小王好心提醒:‌‌“姐,尽早定下来,另外一对夫妻紧盯着呢。您这边不定,他们下午马上就过来跟房主谈。‌‌”那天,经历漫长的谈判,我们签订了购房意向书。

但我随后感觉到的,却并非轻松或愉悦。

签约结束,房主一家调侃道:本来以为今天签不了约,打算下午去附近公园转转的。小王似乎并未觉察这话有任何不妥,我却顿时起了疑心,不是说本来还约了另外一对夫妻谈判?而签约后,房主一家几乎掩饰不住的雀跃,更令我意识到事情不太对劲。我想起隐约听闻的‌‌“3·17‌‌”限购政策,但这一政策力度如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一无所知,中介也从未提起。(注:2017年3月17日,北京出台‌‌“认房又认贷‌‌”、提高二套房首付的3·17限购新政,这轮调控被称为‌‌“史上最严限购令‌‌”,但对于这一政策将产生的影响,当时的人们只能观望,谁也无法下定论。后来事实证明,‌‌“3·17‌‌”新政的确将过热的房市冷却下来,房价从过热走向了冷静,渐渐趋于平稳。)

我想找熟悉行情的朋友打探情况,但翻遍手机通讯录,竟没有一个可以询问的人。或许真的人以群分,我相熟的好友中,大多如同我一样,是近乎天真的‌‌“文艺青年‌‌”,我们可以聊文学,聊电影,聊诗歌,聊音乐,但没有人可以跟我聊‌‌“房市‌‌”。我只好自己动手,查遍了能找到的所有资料。通宵未眠之后,我硬着头皮,给能想到的唯一一个能称得上是‌‌“内行‌‌”的人打了通电话。他是我刚工作时采访过的一位房产专家,我把情况简单陈述,询问他这轮限购的力度,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持续的时间。他的回答很诚恳:这一政策能对房价产生多大影响,影响的后坐力有多强,没人能告诉你精准的答案,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轮限购让市场上的观望情绪明显增强,过热的房市很可能冷却下来,你这时候买房,还是以政策出台前的价格购买,不是个明智的决定。

放下电话,我心里已经明白:这一次的‌‌“魄力‌‌”,用错了地方。而所谓跟我抢房的那对夫妻,也是莫须有的‌‌“诱饵‌‌”。但是能如何补救?如果违约,要面临巨额赔偿,如果履约,则要面临‌‌“高位站岗‌‌”。到底哪一种选择才更能‌‌“止损‌‌”?

左思右想,我通知中介:必须解约。这一次的约见,充满了剑拔弩张,房主一家全数出动,小王的脸上也换了一副神情。房主又哭又叫,又捧又骂,撂下狠话:我们在北京不是混了一天两天了,不可能斗不过你,解约可以,要么赔偿30万,要么就等着收律师函。我哑口无言,大多数时候只能沉默以对,心里涌起一句老话:百无一用是书生。纵使读了万卷书,写了千篇文,面对实打实的‌‌“战争‌‌”,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但我知道,必须强硬地解决这场风波。我火速预约了律师,对购房前后的过程做了全面咨询,对最坏的结果做好了准备。第三次约见,我仿效房主的策略,软硬兼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指出合同里的漏洞,抨击中介未尽到告知义务,陈情年轻人买房的种种不易。最后,我拿出自己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无论如何,对于解约,我有重要责任,我愿拿出3万元,作为补偿。但,多一分也没有了,如果不能接受这个结果,那就法庭见。

最终,房主一家接受了这个解决方案。

我心痛地想过:这3万块,我得写多少文章才能赚回来呢?但解约之后的那天晚上,我走在北京春日的夜风里,竟感受到了多年以前,在遥远的波罗的海上同样的自由。从签约到解约,不过48个小时,却过得如此漫长。仿佛就是一夜之间,我不得不变成了一个‌‌“大人‌‌”——成熟,强硬,精明,世故。

理想

讲述这场风波,不是为了评判谁对谁错。自然,中介不够尽责,房主不够厚道。尤其是中介,明显感受到了购房者对房市状况一知半解,不但没有告知和解释,反而利用购房者的弱点,绝口不提政策的变化及影响,连哄带骗地怂恿购房者签订合同。但说到底,我的鲁莽和不慎,才是根本原因。唯一可堪‌‌“安慰‌‌”的是,在我解约后的半年内,按市价计算,那套房子降了70多万。当时的我,做了一个最能止损的选择。

一直到2018年,又断断续续看了一年房,研究了房市形势,找准了出手时机,我才最终签订了购房合同。这一次,终于,房子以一个买卖双方都认为合理的价钱顺利成交。但购房过程中,种种生理、心理、经济战术,一个都不少。签订合同前,中介同样告知有另外的购房者看中了同一套房子,并且出价更高,条件更好。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某种‌‌“常规操作‌‌”,但这一次,不管中介说什么,我并未受太多影响。我按自己的计划行事,找出了能查到的近年同小区及周边小区的成交记录,按照计算同比差价的方式,推测出目标房产的预期售价,还报名了不少房产讲座,揣摩房产买卖谈判的技巧。这一次的签约,我小心谨慎而又步步为营。签约结束后,房产中介甚至难掩佩服:做了如此充分准备来谈判的,还真不多,难怪能谈到一个满意的价格。

我没接茬。但心里知道,关于买房的兜兜转转,的确让人不得不‌‌“长大‌‌”,不得不‌‌“成熟‌‌”。你得熟稔各种限购政策、首付比例、贷款流程、中介套路、买卖心理,情商与智商必须同时在线,必要时,甚至需要炉火纯青的演技。

但最大的‌‌“收获‌‌”,或许是我不再内疚自己的天真,也不再鄙夷自己的平庸。房子,是这个庞大而坚硬的现实里的一环,但正因为如此,在它面前,我们最初面对人生时,那种混不吝的勇猛才更加宝贵。

在《扫地出门》一书中,作者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如此解释家居(home)为何成为生活意义的载体:

家是我们生活的重心。家是避风港,是我们忙完学习工作之余、在街头历劫种种之后的去处。有人说在家里,我们可以‌‌“做自己‌‌”。只要离开家,我们就会化身为另外一个人。只有回到家,我们才会褪下面具。

这个解释,在大多数中国人听来可谓正中下怀。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学者项飙给《扫地出门》写了一篇颇为动人的序言,根据他提及的分析数据,中国的私人住宅占有率领跑全世界(90%),要比典型的福利国家瑞士(43%)高出一倍左右,也远高于日本(62%)、韩国(57%)等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上较为超前的国家。而与这个数据同时存在的,是年轻人不断地疑问与反思。项飙在《家:占有与驱逐》中写道:‌‌“敢于不占有,在不占有的前提下享受生活,精神昂扬地过好每一天,这也许会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的革命。‌‌”

或许这个判断是天真的。有人对此观点嗤之以鼻,甩下一句‌‌“白左‌‌”以表达不屑。也有人兴奋地转发这篇文章,但过几日见面聊天,照旧在感叹买房的艰难。但同时,也有人的确在实践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愉快地过着不买房、不占有的生活。如同看房时,形形色色的不同买家。有人看好了房子,但首付的钱却无论如何凑不起来;有人集全家之力凑够了首付,每月算着房贷过日子;也有人买房如买菜,几千万的房子买起来眼睛不眨一下;还有的‌‌“土著‌‌”生来家里就不止一套拆迁房,房子对他们来说甚至不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如此种种,世间万象。归根结底,每个人要交代的只有自己,我们都只能拿着自己的牌,玩好自己的局。在这场过山车般刺激的游戏里,最宝贵的东西,自然不是房子,也不是占有,而正是我们都曾经拥有过的那种‌‌“无限‌‌”。在那个拥抱‌‌“无限‌‌”的时刻,我们是自由的,是平等的,是无所不能的,是充满想象的。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是当你看穿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套用他老人家的话,世上还有一种英雄主义,是你与房市短兵相接之后,依然相信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无论有房没房,选择何种生活,我们曾经拥有的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应当被宝贵与珍惜。祝愿我们无论长成多么成熟的大人,都保有这种近乎愚蠢的勇敢。尽管大多数时候,这种天真和勇敢只在角落里生存,但它是我们获得另一种生活的力量。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