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是什么造就了中国的产品设计

在今年十月中的时候,我离开了踏入职场的第一间公司,三年多的时间真的收获很多,也有着满满的感谢。接着我便只身来到上海,迎接新的工作与挑战。

从第一天入职到现在虽然也才三个多礼拜,日常生活也称不上是惊涛骇浪,但确实在多个方面都体验到了所谓的culture shock,也被上海的地铁狠狠地上了一课。当然这些体验有好有坏,但我今天想聊的是关於中国企业在思考产品策略时的一些特殊观点。

Too young,too naive

身为一个产品设计师,悉心研究海内外的各种应用,也是很合逻辑。看看中国用户量靠前的几个app,淘宝、微信、天猫、京东等等,再看看西方国家的产品,你应该能够轻易地发现在产品设计上两者之前存在着许多差异。不单只是外观上的Look &Feel,在内容策略、产品运营以及用户旅程(User Journey)上都有很不同的设计观点。

虽然以设计师的角度看来,中国的app 看起来都特别的复杂且拥挤,或者说‌‌‌‌“噪音‌‌‌‌”比较多。你可以在一个app 上查地图,同时又可以订餐厅、叫计程车、买乐园门票、缴手机话费等等。包山包海的内容与服务虽然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但同时也很容易让人在里头迷路,一入豪门深似海。反观西方国家的产品设计相对来说就显得更为简单、专注与安静,但这几年似乎也有渐渐往中国靠拢的趋势,希望只是我的误会。

在来到上海之前,我一直都将西方的设计理念奉为圭臬。产品必须是专注在某个特定的情境、满足明确的需求,并且将其体验做到极致。因为唯有如此,你才能够有效率地运用有限的资源,逐渐创造与其他竞争产品之间的差异化。决定不做什麽和决定做什麽同等重要,因为你手上的资源肯定是有限的,必须确保这些资源能够投放到最有价值的业务上。

这让我想到Steve Jobs 曾经说过的一句话:Focusing is about saying no.

中国模式

然而,这样的思维套在中国的产品上似乎就不太适用了。如同我前面所说,中国的app 不仅在视觉上密度极高,在功能上更是极尽所能的无所不包。那麽究竟是为什麽?为什麽被西方国家所遵循的这套设计理念到了中国,就像走进了死胡同一般,走不通了呢?

这是我一直以来抱持的疑问,而在上海工作的这短短三个多礼拜的时间,与公司内的几位产品经理聊聊,稍微了解未来的产品策略之後,我发现一个蛮有趣的现象。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所擘划的产品范围往往都是大得吓人,他们思考的不仅仅只是单个接触点(Touch point),而是会去想到整条End-to-End User Journey,甚至是成为一个面(Platform、Ecosystem)。

这样的思维如果放到台湾、日本,甚至是欧美,大家可能只会觉得这种产品策略眼高手低,不切实际。但倘若放在中国的环境,以庞大的资源、市场规模、人口红利等等去栽培,此时看似不合理的Product scope 都会显得合理,我们会开始期待养出一只庞然大物。

举例来说,Tinder 作为在欧美十分受欢迎的交友软体,它的产品接触点也只停留在当两人match 之後能够开始聊天的阶段,但聊天实际上只能算是开启一段人际关系的起点,而非终点。Tinder 为什麽只停留在‌‌‌‌“配对‌‌‌‌”这一步?想必是产品团队经历了审慎的思考与评估,才做出这样的决定。然而,假如以中国的产品思维来设计Tinder,我想用户配对之後还有着许许多多能够延伸的功能与服务。例如,每周一次的星巴克买一送一活动,仅限与配对成功的使用者一起在线下进行购买;订餐厅的服务、电影优待票、心理测验小游戏,等等。鼓励使用者无论在线上或线下都有更深的engagement,也让使用者有一个约对方出去的藉口。比其他产品往前或往後多做一步,这就是尽可能地做到End-to-End User Journey 的思考逻辑。

Nature selects,the fittest survives.

大家应该都同意,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思考、性格、行为、价值观。这也是为什麽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麽一句名言。而这种现象放到市场上来看也有其合理性与逻辑依据。

中国的市场环境确实与其他国家有所区别,但究竟是哪些因素造就了中国目前互联网产品的趋势与特色?其他国家能否从中汲取到成功经验?我想还是要回归到环境的这个层面来理解。

环境能够造成影响的因素太多太复杂,实在没办法巨细靡遗地分析,我只能以我目前所观察到的现象结合我的观点,提出以下这几个切面,尝试分析是哪些因素造就了中国互联网产品的趋势与特色。

资源

作为一个产品开发团队,盘点手上拥有的资源是制定合理的Product roadmap 时的关键步骤。时间资源、人力资源、金钱资源等等,手上有多少资源就做多少事,这就像是产品开发的等价交换原则。即便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渐趋缓,但中国互联网产业依旧是资本争相追捧的对象,不计其数的资源被投入到各式各样的商业模式当中,中国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想像的。

当你有钱又有人,以逻辑上来说开发时间就能够尽可能地被压缩,Product scope 也有可能从原本的最小可行产品成长为total solution。这就是中国以惊人的资本聚集程度和速度所达成的一道最美的风景。

市场规模

根据今年初中国工信部所揭露的官方资料显示,中国的行动装置用户数已经达到14.4亿。这个数字怎麽理解?大约就是美国总人口的4.5 倍,日本总人口10 倍,台湾总人口的60 倍。中国的市场规模基本上就是另一个层次的概念,许多新创企业也是得利於这样的人口红利,依靠互联网经济的长尾而生存下来。大企业更是如此,当主力产品的用户量和营销渠道足够强大,即便只是针对niche market 提供的小功能,都能够占据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

其次,随着中国一二线城市的人口红利逐渐消耗殆尽,抢占现有用户的时间与注意力便成为互联网下半场的战场,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每个产品都有电子钱包,几乎所有产品都在玩积分商城、每日签到。因为它们想要透过更多的产品功能创造更多与使用者的接触点,延伸原有的user journey 让使用者在该产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注意力,拉抬日活跃用户与留存率。这也是为什麽这些中国的app 越做越大、越做越复杂。

但前提是,你要有资源。

人治社会

这大概是我来到中国之後体会最深的观察。‌‌‌‌“守法‌‌‌‌”这件事对於大多数的中国人民来说轻如鸿毛。从汽机车各种危险变道、逆向行驶,行人无视灯号的穿越马路,电瓶车的喇叭声在各个街区间绵延不断,到地铁站里屡见不鲜的逃票与入口安检表露无遗的形式主义,原来这就是我们经常耳闻的狼性。

也因为法律的强制力在中国普遍薄弱,使得‌‌‌‌“人治‌‌‌‌”这一套生活逻辑更行得通。任何事情都可以谈,只要你愿意开口。产品想实作的功能会牵涉到其他竞品的内容?先做了再说吧,反正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就算有也都还可以谈。这也让我联想到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马蜂窝资料造假事件。

总结

中国的互联网思维与产品设计非常地与众不同,它是身处在得天独厚的特殊环境中渐渐演化而来,最终幸存下来的物种就是最能够适应当下环境的样貌。我认为中国的成功经验很难复制到其他国家,作为设计师也不该一味的复制中国的Design pattern,因为面对的环境不同,拥有的资源不同,想解决的问题更不相同。

设计没有所谓的Best Practices,只有在商业、技术与用户需求三者之间的Well Balance.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