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回忆与反思、感恩与忏悔

2011年,是我们进入高中50年,又恰逢101中建校65周年。同班同学拟编写回忆文集。约稿推辞不掉,草此一文:《回忆与反思、感恩与忏悔》,节录于下——

(一)回忆与感恩

高中三年,15—18岁,人生重要的里程碑。101中的养育让我在体智德诸方面良好发展,不仅使我在步入成年时三方面都有较高的起点,也赋予我终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1)体育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昔日革命和工作,是我最重要的资本;如今不革命不工作只生活享乐,更是重要的老本。故先论体育。

北京二中的初中三年,困难时期劳逸结合,停止了体育锻炼。体弱易病的我,经过101中的千日锤炼(体育锻练与劳动磨练),不能百炼成钢,也千锤成铁。大学盛传“清华一条虫,出去一条龙”之说,我不敢苟同,君不见社会上的清华之虫比比皆是。在体育方面,我只能算是101的一条虫,但毕业后在大学和社会上,我却是香港最著名的演员——“成龙”了。

大学——首节体育课,老师指导双杠上的双臂屈伸。很多同学歪歪扭扭才能作几个。轮到我时,却轻松标准地展现。此时有人找老师谈事,过了很长时间,他猛回头惊讶地发现我还在不停表演。老师叫停我,注视我的光头,“你是101的吧?肯定会骑自行车,我是自行车队的教练,你来吧!”我就这样被“请进”拥有运动健将的清华自行车校队。

工厂——大学毕业当工人,我可以两臂各夹百斤水泥,轻松运送。“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原意是三个班都应有车间副主任跟班。我任主任时,每个班都跟四五小时,长期每天工作十几小时。高中的锻练传统、大学的继承光大,是我五年中,从工人爬到县团级厂长的物质基础。

近期——2007年在西藏五千米高原,活动量比年轻的导游还大,无高原反应;2008年更新驾照,从西四环到通州车管局,往返150里,半天骑自行车轻松来回;2009年美国首发猪流感,不回国是爱国,假装爱国一次;2010年与同学自如攀登北京最险要的、曾摔死数人的箭扣野长城;现在65岁的我,每天两三小时的乒乓球,然后游泳近千米。

(2)智育

初中时,无知少年只知玩。101使我“认真”完成了高中三年学业。此前我从来未认真学习过,是母校的师长和同学的言传身教改变了我、提高了我。当年清华考分最高的工程物理系(当时中国还无原子弹)150人中,就有我班三人、咱年级五人。这个奇迹,完全归功母校的智育教育。

101的图书馆,学校东北角孤立的小平房,室内与屋外同样人流稀少,人文期刊与科学杂志同样丰富繁杂。体育锻练后至晚饭前,我经常在此流连忘返,广泛浏览各种报刊,如每期《新华文摘》都是从首页的社论看到末页的漫画。此处是我社会学科和人文知识的启蒙处,阅读多元化和爱好广泛性的发祥地。日后我能大跨度转变专业和职业,由“专家”轻松自如地沦为“杂家”,也得益于此。

101的课外兴趣小组是母校素质教育的一大特色,它丝毫没有当今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教育商业化的铜臭味。我是数学小组组长和物理小组组员,受惠有三:1、指导老师的开导点拨。(他们太辛苦太可敬了!)2、同学组员的切磋启发。(他们太刻苦太可爱了!)3、周末和假期讲座,聆听大师教诲。三年中几乎听遍了华罗庚等所有著名数学家、周培源等所有著名物理学家,为中学生所作的深入浅出的学术讲座。母校兴趣小组赐我的有形收获是北京中学生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的两个小奖,无形收获则是我终身遵循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

(3)德育

对于非常重视德育的母校,所有同学在毕业时,无论身体强弱学业优劣(二者皆受先天影响、必有差异),革命觉悟和道德质量都有很大提高。从毫无革命传统的初中进入具有深厚革命传统高中的我,无疑是政治起点低,思想改造难。幸好我的家庭还算有点革命传统,我还是可以教育好的。在母校革命风气和政治氛围的严重熏陶下,在老师和同学的热情帮助下,我进步了,我入团了。

101中使我树立了做革命接班人的使命感(早已放弃)和为弱势群体服务的信念(现更坚定)。母校教会了我真诚,真诚的使命感和信念及其外在表现,使我中学毕业一年后就入了党。

(二)反思与忏悔

人,真诚的人,应具有感恩精神、忏悔意识和反思能力。对于上述母校赐予我的一切,几十年来,我一直深怀着虔诚的感恩之情。同时同样,一、母校对于某类同学的不公正对待,我也一直深感不平、耿耿于怀。二、我主观上自觉地帮助非干部子弟,划清界线和改造思想,客观上不自觉地压抑了他们;我也一直忏悔不已尽力弥补,尽管没有任何同学当时和日后,对我流露些许指责和丝毫不满。

(1)出国留学

毕业前夕,国家选派首届外语留学生,学校只指定几个干部子女。我向校长反映:我英语差不适合,班上其他“一般子女”更胜任。答复:“你们最可靠,要服从组织。”我相信了,我服从了,我心不甘、情却愿地进入出国集训团。在那里我发现“两个大部分”:一、各地的准留学生,大部分是一般子弟;二、他们都是团员,但大部分人远远不如101的团外群众。对于前者,我已尽力而无效。对于后者,我写信给班团支部,建议吸收所有申请者入团。起了点小作用,发展了几个,但还有一些好同学未能如愿,并非巧合,他们都非干部子弟!看到清华的芸芸众团员,我更后悔自己觉悟晚、行动迟,对不起中学未入团的同学。

(2)毕业高考

1964年,极左思潮“激情燃烧的年代”,在较左的101中,毕业生们由于自己的学习成绩,更由于父母的“阶级成份”,自愿或被迫地踏上了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我们被分流了!

由于在上述“两个由于”中,我都占了便宜,便得以混迹于清华。在清华,也许是在全国,最机密的研发原子弹的工程物理系,也有“黑五类子弟”!这个“惊我”的发现,不得不让我反思——具有悠久深厚革命传统的101,太对得起同样具有革命背景的干部子弟。但母校和我,对得起没有革命家庭背景的可爱的同学吗?母校太革命了!她对“出身不好”的孩子太不宽容了!她的政治审查太认真、太严厉了!得了便宜的我,不能卖乖,我愧对吃了亏的同学。于是——

才华横溢的王某,父亲是民国县长,他只能“主动”放弃高考,“自愿”奔赴北大荒。我们劝阻未果,当时我的心情五味杂陈、至为惋惜。他离京前,我从清华,好不容易找到他在和平里简易楼内昏暗的家,向他告别,为他送行。他年迈、体弱、寡居的老母亲问我上哪所大学时,我第一次心虚声弱地吐出“清华”二字。

聪慧过人的徐某,爱国父亲徐璋本,弃美回国,清华任教,不幸系狱;“不识相”的他高分落榜实属必然。我到他家中,看望问候安慰,希望送给他一丝温暖,减轻我半毫负疚。第一个暑假,顶着烈日,我从靠近西三环的家,骑车穿过整个北京城到东三环外,徐当瓦工的房管所。平时我从不戴校徽,那天破例戴了,就要让工人们知道徐有清华的好朋友。我对师傅们说:“徐比我聪明智能,比我勤奋好学,就是随着倒霉老爹也倒霉了。”工友们够哥们:“明白你的意思。小徐人不错,放心!我们会对他好的。”几年后徐父出狱,我第一时间带着礼品,去他家拜访致意。——毕竟是我们的父辈错整了人家!

当年鉴于男女有别的潜规则,我对一些女生的遭遇不甚了解。事后得知,也只能深表迟到的同情和愧歉之意。她们都赞同我的认定,知青所谓的“青春无悔”,其实是青春无奈!我只能对她们说,对任何个体的不平等处理,都是我们全体的耻辱和悲哀,都是对全社会公平正义的践踏!

(3)思想改造

社会上有多少个阶级阶层,学校中就有多少种“子弟”。在众多子弟中,被经常自称和他称的只有“干部子弟”——这个肩负特殊重大使命的群体。

革命干部要打击阶级敌人,干部子弟就要帮助出身不好者,与家庭划清界线。革命干部要改造知识分子,干部子弟就要帮助高知子弟改造思想。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愚昧荒唐时代,这是天经地义的铁律,这是“年年、月月、天天”重复的残酷悲惨的现实。

国家极左,领袖负责;学校左倾,领导有责;班级之左,责在我们干部子弟。因为,我们的三任班主任都不是党员,班内的政治思想工作基本由干部子弟为主体的学生干部负责。我最近得知,当年的语文老师曾说:“别的班左,左得可爱;你们班左,左得可怕!”更令我汗颜。

我主动热情地帮助出身不好的同学,让他们与倒霉的家庭划清界线。——“养儿方知父母恩”,我为人父后才知:“天大地大不如父母恩情大,爹亲娘亲比神马主席和党都亲!”父母的养育之恩,血浓于水、血缘浓于一切的亲情怎么割得断、划得清?对人的感情和精神最残酷地压迫、摧残和扭曲莫过于与倒霉的亲人“划清界线”了!

我积极诚恳地帮助中间出身者,提高其政治觉悟和改造资产阶级思想。——人种存在近百万年,人类文明近万年,趋利避害和善恶并存的人性,没有也不会改变。政治觉悟和阶级思想等所谓“大节”都是臆造虚构的精神桎梏和政治凶器。君不见政治觉悟最高的副帅摔死异乡,无产阶级思想最纯的旗手吊死狱中。客观存在并应该重视的道德质量,即所谓的“小节”却被极端忽视。

生产力、生产品和思想觉悟“三个极大提高”的共产主义太好了。但是,觉悟不会提高的丑陋的人类,不配进入那个“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高尚的天堂。——无论什么党在前面用胡萝卜领导,在后面用大棒鞭策。

当年喊得震天价响的“做革命接班人”,似乎是干部子弟的专利,对其他人只能是有形或无形的压力。上述一切,在客观上不自觉地压抑、压迫了其他同学,使101中的他们比在其它一般学校,更不自在、不自如、不自由。

(4)忏悔与补救

文革初,我被推选为清华红卫兵校总部委员。某同学的父亲,建国后首批海归爱国教授,其所在系的红卫兵,抄其家、抓其人。我得知后,立即施以援手。清华红卫兵干了不少坏事,我只能制止九牛一毛,错责难卸。

文革后,我班同学第一次聚会。我说,尽管没有被授权,我愿意代表干部子弟向其他同学诚恳深切道歉。尔后又屡次多边双边、公开私下表达歉意。

到中组部后,我更愿意帮助“非干子弟”升迁,因为他们的仕途更不易。例如1983年参与调配北京局级领导时,借机到公用局,建议提李某为副局长。

一贯追求进步的汪某,文革初在批斗被四个伟大点名为坏人的冶金部长时,推搡此人。文革后要把造反派头头“记录在案”,控制其入党和提干、读研和出国。钢铁学院把汪报上。我找他们说,“首恶必办、胁从不问,领袖点名、小将奈何。汪父只是矿院副院长,要是高院(最高法院)正院长,你们还敢记录吗?(当时,主席元帅子女当头头都不记录)”汪得以幸免漏网,后顺利国内读硕、赴美读博,发明两项专利。

没有背景的赵某,在深圳因离婚等“生活问题”出国被卡。我到广州出差时绕道深圳帮助疏通,使其顺利赴美。

88年在康华公司,王某让我把他的学生先调进康华,待联系好,再放行去美。平民子弟出国难,我照办。

(三)沧桑半世纪风雨五十年

令我欣慰的是,当年,无论大小政治气候如何风云变幻,我们班同学的关系总体是融洽和友好的。现在,其友谊恰似美酒,越陈越香浓;其友情正如香港的一国两制,50年不变。

更令我欣慰的是,目前,尽管还差强人意,但时代毕竟前进了:我们的子弟、子弟的子弟,再也不会被人为地划分为某某子弟,并因此被无端地剥夺某些政治权利和教育权益。政治民主尚待时日,政治平等初见曙光。

让我们共同祈祷和期待,祖国母亲的、所有像“早晨八九点钟太阳”一样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一个也不能少”地,早日真正沐浴到八九点钟太阳的和煦温暖的政治光芒!

(四)后记:我的旗帜上写的是“常识与良知”

有几位同学看了此文初稿,不解:“你一帆风顺,何以有如此反思与感受?”答曰:真正的人应该超越自我境遇。

“公共知识分子”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定义众多,无一定论。我则认为他们应是关注与自己无关之事的人,即管闲事的人。管闲事的利器就是常识与良知。每年回国前我都问亲友:需要什么?答曰:外国有的中国都有!我以为,现在中国似乎什么都不缺,惟缺良知与常识。让我们共同唤醒良知、普及常识!

“拨乱返正”是文革后最响亮的口号,它似乎只针对十年文革。我以为,对所有的乱都要拨过去、对所有的歪都要正过来,对文革前17年更要如此。因为,17年是毒因,文革是苦果。在智能才学方面,自高而低的胆识、见识、才识、学识、知识、常识,对领袖到草民,有不同的要求。但在社会生活的基本和基础层面上拨乱反正,最初级的常识足够。分辨阶级论与人性论、政治觉悟与道德伦理的是非真伪,无需高深理论和渊博知识。正常人的常识都可以分辨出——所谓无产阶级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生活观、苦乐观、恋爱观等等的荒谬可笑,基于人性论的心理学、行为科学以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常识是理性的基础,现在应该是恢复常识,用常识判断一切的时代了。

孔子的立体塑像,竟然竖立在当年狠批他的领袖平面画像的斜对面。时下,孔丘语录《论语》比主席语录“小红本”更时尚。让我们也时髦一下,用儒家话语讨论道德问题。我以为道德的顶线是“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我等凡夫俗子向往而达不到的圣贤境界,是特蕾莎修女、比尔·盖茨和慈济等大善人的处事原则。道德不可逾越的底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越位了就可能吃法律的红牌。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平民百姓思维和行为的模式,即公民的良知。“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不平则鸣不需要赴汤蹈火的勇气和两肋插刀的气概,只要我们秉承人的良知足矣。如果说,人性、人道、人权是真善美的试金石;那么,良知就是真善美的基础。良知是博爱的核心,让中国也充满爱吧!

(本文提到的几位同学,当年在公开发表前征得他们同意使用全名,本回忆录只用其姓。——笔者注)

以上这篇回忆文章在同学中引起强烈反响。有联系的30多位同学中,20多人发电邮和短信赞赏此文。如干部子女尚某说“我非常喜欢你的文章,你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步入社会后的感悟,用质朴的语言,对人生、对社会、对传统、对道德、对未来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给我启迪,令我深思和感动,甚至几次泪花闪烁。经历即财富,你的财富会伴随你一生。”平民子女李某电邮群发全班;“真的让我感动。有勇气,敢于揭开人人都回避的问题,敢于触及事情的本质。中国的政治害了多少人!应该道歉的人还没有站出来!你不必歉疚,那不是你的错。”

但是,此书编委会中的四位局级编委却有不同意见,在自费印刷的《不逝的青春——北京一零一中学1964届高三一班同学成长记事》中,对我的文章,和谐了敏感词语,磨圆了某些棱角,砍掉了整个“后记”。

为此,很多同学不平,我向全班群发《为什么我的文章和当初大家看到的不同?》。我解释说,“我在回忆录中写了,101中使我树立了做革命接班人的使命感(早已放弃)和为弱势群服务的信念(现更坚定)。对大多数弱势同学拍手称快的文章,某些已经接了班的接班人,即局级既得利益者有意见实属正常。”我感慨:“一个中国小民,在母国母校母班的回忆小集上,企图刊登一篇发自肺腑的人生感悟、感激于恩惠者、忏悔于屈辱者的小文。它既不反对四项原则,又不违背三个代表;既无精神污染之嫌,更无自由化之虞。竟然掀起轩然小波。这是为什么?呜呼!哀哉!”

(选自阎淮著《进出中组部》,明镜出版社,2017年)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