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共享单车用事实证明: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从一开始的趋之若鹜到现如今的‌‌“烫手山芋‌‌”,短短2年,共享单车便步入了‌‌“寒冬‌‌”。

2016年9月,那时共享单车还是大众视野里的一个新兴事物,其以潜在独角兽的身份一举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

最初,共享单车以‌‌“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为经营理念,并通过定制专属单车,将自行车车身号、机械锁绑定在APP,提供密码解锁用车的方式来实施。又由于其本身具有的低碳出行、便捷生活、经济环保等优势,共享单车在解决交通拥堵上拥有其它交通工具难以匹敌的优势,不仅为市民‌‌“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还成为了城市里中短距离出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发展逻辑和市场环境来看,共享单车本应是市场空间巨大,潜力无限的项目,到底是怎么突然间说凉就凉了的呢?

回溯其发展历史。众所周知,共享单车步入市场没多久,就引来了投资热潮。各大巨头纷纷入驻,整个行业瞬间获得了大量资金流。

在市场前景光明的情况下,一大波投资人涌了进来,就连原本与自行车行业无关的富二代们都开始进场,市场开始变得鱼龙混杂。

那个时候网上盛行的调侃是:‌‌“共享单车车身颜色都快不够用了呢‌‌”。

也正是因为市场竞争对手还在不断变多,同行间的竞争逐步演变为大手大脚的‌‌“倒贴‌‌”。会员日、节假日还不够,获得融资后、创业团队们还要聘个代言人再请用户骑车。

那会儿时不时就有人说,‌‌“骑车去吧,免费‌‌”。

毫无疑问,这么做的成本是极其高昂的,大笔大笔的钱就是这么烧掉的。

另外,在共享单车们竞争最激烈的时期,为了让用户们少走路,每隔一小段路,便会有一大波自行车停放在那儿供人选择,这个硬件成本同样非常不便宜。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至2017年,共享单车一年的投放量达到2300万辆,相对于2016年的200万量,增长了11.5倍。

毫无疑问,共享单车一开始为人们的出行便利带来了福音,可伴随着巨量投放,导致市场供需严重偏离。不仅如此,‌‌“遍地倒‌‌”的共享单车对市容市貌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使得原本就不怎么宽阔的街道变得更加狭窄了。

不少城市为了处置共享单车,需另行设立共享单车公共停放处,停放‌‌“缺胳膊少腿‌‌”型、违规摆放型、‌‌“黑户‌‌”型单车。

无人认领的单车随处可见。

尽管共享单车在投放之前,都是经过了各研发部门重重考核的,为了提高自行车的使用寿命,该加固的地方加固,配件基本也是用的最好的。投放时,都是一辆辆崭新的自行车。只是一旦这些簇新的单车进入市场,没过几天便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损坏。

人心难测。

也许这就是共享单车这门生意难以为继的关键原因。资本架起了火堆,创业者前仆后继,大街上花花绿绿,然而过度的竞争让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变得相当畸形,且大众人性在这个过程中被充分暴露,贴满了单车的小纸条和把单车抗回家一锁让单车变成所有物的行为简直不胜枚举。

损坏一辆单车太容易,但破坏者需要为之付出的代价又极低。这即考验投资者的容忍度,也考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性。

事实证明,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在这场斗争中存活至今的寥寥无几,摩拜勉强卖出了好价钱,OFO的未来还看不见。

有人是赢家吗?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