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9个小技巧教你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1. 亲密关系比纠正更重要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作为家长老师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去纠正孩子,很像经典绘本《大卫不可以》里的老师和妈妈总是说‌‌“不可以‌‌”、‌‌“不行‌‌”。

其实在纠正孩子的行为前,我们往往会忽视一点,那就是和孩子的亲密关系比什么都要重要。先和孩子拉近距离,表达亲近关怀和爱意,一个例子是和孩子说:‌‌“爸爸妈妈爱你,但是这样做不可以。‌‌”还有一些可以和孩子拉近距离的方法是:

还有一些可以和孩子拉近距离的方法是:

有质量地陪伴孩子,和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

倾听孩子,停止手上的事情,真正地听孩子诉说

和孩子共情,理解孩子

在适当的时候(一般在你听完孩子诉说完以后)和孩子分享你的情绪和想法

和孩子一起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帮助孩子探索不同行为的后果,而不是告诉他们后果

拥抱,大家经常多抱抱自己的孩子吧~

2. 鼓励vs. 表扬

我们要教给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而不是依附于他人的赞美。鼓励孩子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恰当的表扬只会让孩子逐渐对学习生活失去主动性。

切勿让表扬停留在我们对孩子外在表现的泛泛而论,也不是只有孩子做了我们想要孩子做的事情就表扬他们,而是只要合适的时机就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要从孩子的角度和体会出发,具体地指出究竟孩子做的哪一点值得肯定。

在成长型心智中我们也谈到了赞善孩子的努力和过程而非智力和能力,客观地描述孩子所做的事情而非主观地评判对孩子的看法。给学生的十大成长型心智鼓励语句:

1.我真是太高兴了你能自己想出办法!

2.当你学习如何解决一个新的问题的时候,你的大脑也在变得更强大。

3.怎样做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步一步去理解了,接下来再看看还能试试什么其他的办法吗?

4.你不惧怕挑战,我很佩服你!

5.你的态度非常的乐观。

6.坚持不懈,好样的!

7.多好的主意啊!

8.谢谢你(做了……)

9.以前你还不能……,看看你现在可以……

10.我看到你(做了……)

3. 聆听孩子

我们在抱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有没有听孩子的话呢?家长最常做的事就是纠正孩子,如‌‌“不要这样和我说话‌‌”、‌‌“为什么你不……呢?‌‌”,或者是尝试修补,如‌‌“如果你这样做就会有更多的朋友……‌‌”、‌‌“我去找你的老师说‌‌”。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就像等待孩子学会说话一样,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看到孩子在不断地探索的一面。再更深一步地说,很多家长没有聆听是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认知发展及心理状态,不理解一个正常孩子的需求。从今天起尝试更好地聆听你的孩子吧!

聆听孩子,你要:

1.共情:我看出来你很不高兴了,你听上去非常生气。

2.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想和我说一说吗?

3.更深入的分享:还别的事吗?

4.不说话

5.对你的孩子有信心:很多时候,你的孩子只是想要借一个支持TA的懂得聆听的耳朵,孩子都会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通过这样的过程你的孩子会习得如何抵抗压力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4. 家庭/班级会议

在美国家庭里,家庭会议是个非常普遍的家庭活动,学校里也有班级会议。班级会议和家庭会议不是一个给家长老师来教育孩子的机会,家长或者老师都要少说多听。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不说话就是没有在教育孩子。无论是做家长还是老师,家庭会议或者是班级会议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正面管教和孩子联络感情的互动活动。

一般家庭或者班级会议可以每周用固定的20-30分钟举行,每个人轮流说一说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意见,大家一起讨论、投票、或者做决定。

给孩子时间去消化会议的内容,赞成一个决定,并学习如何自己解决问题。当然家庭会议或者班级会议也可以是讨论即将发生的事件或者做有趣的活动,比如:春游、开派对、看电影等等。

在家庭/班级会议中,孩子能学会许多社交和生活技能,例如:

倾听

发表意见

解决问题

互相尊重

关心他人

合作

从错误中学习

存在感联系感

享受家庭或者是学校的乐趣

再来看家长或者老师能够从中获得什么:

避免直接的权力冲突

避免不停的说教

倾听孩子

和孩子分享责任

创造有爱的回忆

做出正确的示范

5. 赞赏

赞赏和感谢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找到合适的方法赞赏你的孩子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太多的时候,我们注重孩子犯的错误,从此现在开始学着看到孩子做得正确的一面,并且给予他们称赞。

比如:‌‌“谢谢你那么快地穿好衣服准备上学。‌‌”‌‌“我注意到你很友善地安慰你的朋友,我相信她因为你现在一定觉得好过一些。‌‌”‌‌“谢谢你帮我收拾桌子!‌‌”你会吃惊地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会悄悄改变整个家里的氛围。

我们的孩子也需要学会去赞赏别人,我们可以在每一次的家庭会议时轮流称赞我们的家庭成员,可能一开始大家都会觉得尴尬,不过我们可以给孩子做出正确的示范,学会赞扬别人也学会接受赞扬,习惯便成自然。

6. 建立常规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大人我们经常会有列清单或者做计划的习惯帮助我们完成任务,孩子也是一样需要通过建立常规来学习时间和自我管理的技能。家长和老师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制定常规计划,这样孩子在完成一项任务或者计划时会更有成就感。指导孩子如何制定常规计划也可以帮助孩子逐渐走向独立自主。

比如和孩子制定每天早上起床或是就寝的常规,老师也可以在教室里制定早上进教室的常规或者放学回家的步骤等。我之前在《8种思维导图帮助孩子迅速提高情商》的文章里也说到过几个流程图的例子。

制定常规计划的目的是鼓励孩子给予孩子自主能力,当然制定常规计划不是万能灵药,学会如何控制自己、按照计划做、灵活改变计划都是孩子需要逐渐掌握的一个学习过程。

制定常规的步骤如下:

1.让孩子说一说需要做哪些事情你可以帮助孩子写下来或者让孩子自己写

2.孩子示范每一个步骤并且用照片拍下来贴在每一个步骤的旁边(一般孩子都非常喜欢看自己的照片)

3.当孩子需要完成某一个常规时,不要告诉孩子该做什么而是指指计划表问孩子:‌‌“看一看你的计划表上下一步写的是什么?‌‌”

7. 特别时间

每个孩子都需要特别时间,大人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这些特别时间的活动中,原因是:

时间让孩子觉得自己是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越是有了二胎越是要和大的孩子有特别时间共处。为什么越是调皮的孩子,老师越是要和TA有个私下的约定要有情感的沟通。

特别时间也提醒你孩子应该是放在头一位的

和孩子共同计划商量特别时间做些什么,选双方都喜欢做的事情得到双赢

8. 花时间训练

训练是教会孩子生活技能的重要一部分。不要指望孩子在没受过任何训练的前提下就知道如何完成一件事情。群里有很多老师谈到课堂管理的问题,其实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花时间训练。

之前我分享过用思维导图中的流程图一步一步解释学生每天早上要做些什么、完成作业后做什么等等,老师在实践中也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给大家看一个美国老师如何用小排钟训练孩子安静下来的视频:

训练的步骤如下:

耐心地边示范边解释边做给学生看

让学生复述解释基本的步骤

和学生一起做

让学生单独或者几个人一起做一次,老师在旁边观察点评

反复几次以后达到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目标

9. 共情

共情是情绪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很多时候当孩子在用肢体语言表达他们的情绪的时候,大人们常常会去纠正或者不允许孩子进行情绪上的表达,比如孩子说:‌‌“我很饿‌‌”,有的大人会说:‌‌“你刚才才吃过东西,怎么会饿呢?‌‌”,可以换一种方式说:‌‌“我知道你很饿,但是现在我们要做……,等一下我们可以吃点心。‌‌”

我们要教孩子区分什么是他们可以感受到的情绪和什么是他们可以做的去处理这些情绪。和孩子共情是尊重孩子的感觉和需要也是尊重我们自己。

关于共情,我们要做的是:

1.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情绪,这样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正确地处理各种情绪

2.不要试图纠正、解救、或者让孩子改变情绪

3.可以说:‌‌“我看出来你很(生气、伤心、难过),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会和你有一样的感觉。‌‌”

4.最后在共情时不用说太多,相信孩子可以自己找到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或者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再鼓励他们思考如何处理问题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