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月旦评的末路

汉代选官,是所谓的察举征辟制度,征即天子亲选,辟即三公九卿加二千石(郡太守)选任。而天子之征后来则转化为举孝廉(名目还不止孝廉,但孝廉最常见)。无论征还是辟,主要看士子的名声。当然,官员可能自己就认识一些人,但主要是靠乡里士人的舆论。所谓的察,就是考察这种舆论。

东汉时节,汝南地方,每月初一,士人即聚会评议人物,人称月旦评。别的地方,虽说未必一定初一做这个事情,但大体也差不多。定时或者不定时,总会有个机会大家凑到一起喝喝酒,议论议论本地的人物,弄出名声来,郡太守就凭借这个,选拔人才,推荐上去,或者干脆自己留用。这样的选拔,实际上要比后来的科举制度,一考定终身要靠谱些,但是,实行久了,也会出现变异。

月旦人物,最初大概是公允的,说优点,也说缺点,大体上,对一些冒尖人物,都能给一个差不多的公论。有些人,在品题人物方面,特别有眼力,比如汝南地方的许劭,无论什么人,经他品题之后,给一个几个字几十个字的评语,即使是恶评,连本人都会觉得到位,入木三分。这个本事传出去之后,外地士人,也来找他品题。比如曹操,就特意卑词厚礼,来缠着他,要一个评语。许劭不喜欢曹操,被缠得没办法了,就说,你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三国志》注说,许劭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了,大为高兴。不消说,人家说到他心里去了。

尽管到了东汉末年,这样的品题,对一个人的仕途,还是有影响的。但各地选拔推举上的人才,却大多是官宦子弟,没有显赫的门第,即使表现再好,机会也不多。即使进入仕途,升迁也难。没办法,尽管察举制度本身不错,但是,其中的人为因素太多,而人有难免会有人情。一个人进入仕途,主要靠高官的推举,尽管高官参考的,是士庶舆论,但被选拔的人,一旦进入仕途,从此官民两重天。而且在讲究儒学的时代,被推举者,也等于或者真的就是高官的门生。日后这些门生故吏自己做了高官,第一个要感谢的,自然是自己昔日的恩主,感谢的方式,最好的,就是把恩主的子弟也推举上去。这样一来,那些祖祖辈辈做高官的人,门生故吏满天下,他们的后代自然会受到很多的优待。只要表现不是太糟,大体都能被推举上去。

在这种情况下,月旦人物,就成了一种摆设。跟人物的名声倒是有关,但跟人物的仕途关系不大了。善于察人的许劭,空有一副好眼力,但是人家来找他品题,也就是好玩。这个品题,即使流传开了,对这个人日后的发展,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不过,这个本事,倒是让在乱世中的他,多了一点保全身家的机会。比如汉末大乱之际,他最初投奔徐州刺史陶谦,陶谦待他,很是客气,大加优礼。然而,他却看出来,此公外宽内忌,不可久留。于是早早就开溜,投奔了扬州刺史刘繇。果然,他走后不久,陶谦就把投奔他的名士都给抓了。

进入魏晋之后,选官制度从察举,一变为九品中正制,公然注入了门第的内容,寒门从此歇了,这在东汉,征兆就已经有了。月旦评这档子事儿,除了留下一个月旦、月旦评以及月旦人物的概念之外,什么都没剩下。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