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台湾高科技产业面临来自中国的挑战

台湾新竹一家生产芯片的高科技公司散发要求公司雇员保守公司机密的小册子,2018年8月31日(路透社)

美中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间的争端,却意外凸显出台湾在高科技产业所具的优势。尤其是中兴公司在美受制裁这段插曲,曝露出中国在推动其雄心勃勃的强国产业计划时面对的一个掣肘瓶颈——微芯片业这个软肋。

当美国商务部对中国第二大电讯器材商中兴公司违反对朝鲜和伊朗的贸易禁令进行处罚而禁止美国芯片商向其出售产品后,这家公司陷入了瘫痪状态。尽管特朗普政府说服国会取消了对中兴的禁售令,中国雄心勃勃的产业计划“中国制造2025”所带来的疑虑和戒心却并未消减。

尽管台湾官员们曾一度表示将在美中两头巨象争斗时审慎以待,避免伤及自身。但这个在两个强权间处于独特的敏感地位的岛屿,除了在政治上需要审慎行事,在科技层面,也意想不到地成为一个新的要地。

台湾在高科技产业上的成就,似乎没有比此时更能得以凸显。它在微芯片业的全球领先地位,与中国在这个领域的滞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台湾早在近40年前就开始构建其高科技产业。当时因污染而被许多国家搁置的半导体产业,在这里生根,并得以迅速的成长。

半导体产业是台湾的科技龙头产业,其产值已达新台币2.6万亿圆,占全台GDP的15%,从业人口达23万。在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半导体产业的营业额占整个竹科营业额的4分之3左右。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局长王永壮对美国之音介绍了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成长历程。

他说:“台湾在李国鼎的时代决定发展高科技,选择半导体产业,派了几十人到美国RCA学习。过去半导体产业大部分都是IDT垂直式分布,像Intel公司,集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身。台湾把垂直的分工打破,变成水平的分工,在商业模式上做出创新。”

李国鼎被称为中华民国科技教父,是台湾科学工业园区建设和信息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和倡导者。

王永壮说:“台湾在半导体研发等方面都在持续前进,不然就不会一直在世界级重要的地位。我们的IC封装、代工都是世界第一、IC设计是世界第二,记忆体产值全球居第四。”

谈及美中贸易战对台湾产业的影响,王永壮表示,由于目前关税针对的是美国进口自中国的产品,而其中多为电子电器和机械类产品,和半导体产品没有很大关系。

他说:“半导体方面目前还看不出,因为大陆并没有向美国输出半导体。”

美中贸易争端的内核在于中国不当的贸易行为。为快速提升中国在未来关键领域的竞争力和领先地位,中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产业计划“中国制造2025”。这个产业计划引起美国的关注和忧虑,担心加剧中国在知识产权和政府补贴等方面的不当行为。

竹科管理局长王永壮说:“技术提升最快速的方法大概就是吸引人才,把技术带过来。这大概是美国比较担忧的部分。”

而台湾目前同样面临来自中国大陆在人才争夺方面的挑战。近来中国以高出台湾薪资水平3到5倍的条件吸引台湾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消息,引发岛内,乃至全球性的关注。

路透社近期的一篇报道,揭示出这个现象。今年稍早,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也曾揭示中国大陆以高薪吸引台湾高阶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带枪投靠”的现象。

路透社报道说,台湾工程技术人才在中国企业工作3年的报酬,在台湾需要10年才能赚得到,更不用说一年8次带薪休假,以及在住宿和孩子就学方面提供的便利。

谁能拒绝这样的诱惑?台湾的高科技公司面对的是中芯国际这样有着数十亿美元资金支持的竞争者撒出的现金。

“中国公司缺少的不是钱,而是人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路透社如是说。“台湾工程师是最有经验的,能够帮助我们培养本地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流动将会持续加快。”

人才流失加速,对于台湾是个潜在的威胁。即便如此,台湾在这方面也只能保持警戒,但不能完全切断人才的流动。

科技部下属的竹科管理局局长王永壮说:“人才本来就是流动的。世界各国人才,只要有舞台,他就往那边走。人才流动我觉的是自然现象。各国都在吸引人才,像美国在吸引世界最顶尖的人去呀,各国都一样。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也吸引这些人才去。”

人才流动中需要警惕的是所谓的“带枪投靠”的行为。王永壮说,工程技术职员进入公司时通常要签保密协定,在不涉及泄密的情况下进行流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他说:“他如果是尊重这些规则,那当然是没有问题。最怕的是他去之前就先复制公司的一些IP带过去,也就是不当地吸引人才是不行的。中国也有很多的人在台湾网络人才,提出很好的条件。但是,你的知识是可以带过去,你不可以把你发展的公司的智慧产权带过去。这是不行的。”

台湾的营业秘密法是处罚商业秘密泄露的依据。“如果有了这样的行为,都会进行追诉,要上法庭,”王永壮说,“一定有人不遵守相关的规定,公司为防止营业秘密泄露也采取了许多防范措施。”

政府能够做的就是宣导营业秘密,以过去发生的案例要公司做好防范。公司本身也订立了严格的规定。通常公司比政府要更在意商业秘密泄露。即便如此,产业界并不希望政府出台更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法规。

业界认为,政府要维持产业的秩序,教育公司和工程技术人员遵守相关规定。如果发生这样的违规行为,警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就会进行侦办,协助业界把这些违反规定者绳之以法。

王永壮说:“产业界认为自己就能做非常好的保护了,你只要订好法律进行严惩,在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你们能有办法把这些人抓回来、关起来之类的。那其他的禁止这个不能怎么样,禁止那个不能怎样,他们比较担心的是这个。”

台湾媒体报道指出,台湾现有的营业秘密法已经有5年未更新,许多违规行为并未被相关公司举报,因而令台湾成为知识产权窃取行为的主要目标。

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违反营业秘密法的案例达21件,而在2013年,仅有8宗这样的案例。

相对美国严格的出口管制,台湾立法者提出的法规建议在业界遇阻。产业界担心政府的管制措施会对其形成阻碍,甚至导致其无法经营。不过王永壮认为,立法者和业界将能够在这方面达成妥协,有效预防和惩罚商业秘密的泄露。

美中贸易争端至今尚未对台湾的高科技产业造成直接的影响。台湾去大陆的半导体厂商多是为中国的面板厂服务,一些IC设计公司和封装公司过去,是为了抢占中国本地的市场。这些公司包括联电和台积电,但他们主要服务当地的市场,不是用于出口美国。

台湾在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方面是有绝对优势的。在IC设计方面,台湾也是仅次美国居于第二。但是,王永壮说,大陆的IC设计市场发展迅速,对台湾形成压力。

他说:“大陆的这一块的市场方面起来得蛮快的,所以我觉得台湾应该在在IC设计这一块还是要持续地培养人才,继续做各种的产业运用等等。”

政府禁止像台积电这样的厂商在大陆生产最先进的晶圆产品。王永壮说:“下二世代才可以过去。比如说,我随便举例,现在是5奈米,10奈米你才能过去;如果是10奈米的话,28奈米你才能过去,要隔几个世代。”

王永壮说,现在各国都在讲制造业回流,希望制造业本身就有比较高的就业率。所以美国在讲“美国制造”,德国也在讲“德国制造”等等。各国都是在这样讲。台湾是在讲持续提升在各方面的竞争力。中国在每个产业对台湾都构成强大的挑战,包括半导体,包括精密机械等等。像光电产业,政府都投入很多钱。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大约五分之一的厂商是外商,像Intel等都在竹科设有工厂。在所有外商中,美商、日商最多。由于台湾比较尊重知识产权,外商对在台湾设立研发中心较少会有技术外流方面的担忧。

王永壮强调了台湾在这方面的优势。他说:“我是觉得现在都是open innovation(开放性革新),你的研发不可能是自己在完成,要合作,或者是一起开发新的应用,在这方面是比较必要的。所以我们当然是欢迎研发中心设在台湾,能提升台湾产业的技术水准。”

台湾在发展高技术产业时面临的挑战还包括所谓的“五缺”。对此,王永壮说:“缺电、缺水政府都有一定的措施在推动。缺工一直有这样的现象。竹科长期都在征召员工。台湾的土地,最好是提高他的附加价值。人才不光是美国人才,世界各地的人才我们都欢迎。我没出来培育人才,留住人才,还要更好地吸引人才。”

台湾在维持半导体产业领先优势的同时,还认识到不应将产业过于集中在一个类别。台湾的半导体产业目前是最核心的,但政府也在发展生技和精密机械等产业,希望产业结构更加广泛。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