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勘灾政治学” 两岸比一比

台湾海峡两岸民众最近同样深受水患之苦,台湾总统蔡英文乘坐云豹装甲车探视灾民引发争议,连带副总统与行政院长也遭到媒体的严厉批评,反观中国的媒体,头版头条仍被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各类日常活动所占据,不但高层未前往勘灾审议是否有人为因素,反而试图淡化灾情,甚至加强网路删贴与维稳措施。两岸领导人视察灾害的身段如何被政治解读?两岸的官场文化究竟有何不同?全球领导人必修的“勘灾政治学”,谁解其中三味?《海峡论谈》邀请明镜媒体特派员、中时专栏作家刘屏与中华战略学会研究员李华球深入分析。

刘屏:台湾媒体比较完整的说法,是蔡总统她是要乘坐云豹装甲到一个定点,然后下来勘灾。她穿的雨鞋都是准备好的。但是关键就是前面那一段,如果妳在装甲车上不要挥手,或者妳在装甲车里边到达定点,就不会有这样的风波了。因为妳在装甲车上,旁边的人是泡在水里的,是水深火热,台湾夏天也很热嘛,在那个时候,你和人家微笑,和人家挥手,这让人家觉得,你这是来拜票,还是选后谢票呢,或者是妳跟我们距离是不是太远了一点,妳是高高在上啊。当然后来有人谈到,其实当时是考虑到总统安全的问题,因为蔡总统这几年在台湾争议也是很大,抗议的人群,尤其是在灾难的时候,很多灾民情绪是不好的,哪怕突然有人拿了水盆,用水朝你泼过来,等等。安全单位有他的顾虑,所以采取了这种过程中间用装甲车,到了之后下水而行。不过在过程中间,蔡总统当时更低调一点会好一些。

李华球:这一次蔡英文去勘灾会乘坐云豹装甲车,我认为是没有错的。为什么呢?第一个,我们要来看,当时的雨势那么强烈,那么危险的一个地方,就她去勘灾的现地和现况来看,那个时候,如果不乘坐云豹装甲车的话,那么请问国军还有什么其他车辆可以让她乘坐?就算有大的那种卡车的话,它的回旋半径以及它的机动性都不够,万一国家元首在勘灾的时候出差错,那怎么办?所以我想,国安单位和军方才会跟她建议用云豹装甲车给她搭乘。第二个,云豹装甲车,它体积小、机动性高,装甲的防卫能力也强。她这次乘坐云豹装甲车视察灾情,各界评价都不高,我觉得这跟她执政两年多来绩效不好,让老百姓薪水不能提高,失业率没办法降低等等,以及蓝绿的恶斗,以及族群之间对立的严重有关,这些都影响到这一次的勘灾,把那口气出在勘灾的当头。我想这个应该不是乘坐装甲车对不对,而是执政成绩的不好、民怨积得很深引起的现象。我想这是比较实际的现象。

樊冬宁:有人找出台湾已故总统蒋经国当年勘灾的历史照片,照片显示蒋经国身体一半淹在水里,并和救灾官兵睡在一起。台湾民众如何对比蔡英文和蒋经国勘灾的情形?

刘屏:前几年台湾民调给历任总统打分,最高分是蒋经国。因为在蒋经国那个年代媒体是没有很大自由的,所以,很难用今天的角度去解释当时的事情,或是凭着那个时候的氛围来认定谁是谁非。勘灾最重要的是同理心。马英九当时也被人批评过勘灾来得晚。受苦受难的人最要紧的是倾听。不知道该说什么就宁可不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宁可不做。就让受苦难的人把苦楚讲出来,然后想办法解决他们的问题。这并不是所谓的政治作秀,而是人同此心。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能高高在上。圣经里有一句:与哀哭的人同哭,与喜乐的人一同喜乐。坐云豹装甲车来勘灾,你最终是要下车的,可整个过程,灾民看你是高高在上的,你和人民的距离就拉得无比远了。在勘灾过程中要让人觉得你是真的要来体察灾民的痛苦、来帮灾民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

樊冬宁:除了蔡英文与蒋经国的比较,我们也要来比较一下当今的两岸领导人用何种心态面对受灾的民众。今天选“勘灾政治学”这个题目,也是因为两岸民众正在深受水患之苦,不仅是台湾南部,还包括中国大陆的山东寿光。虽然蔡英文被民众呛,但她毕竟还是去了。而山东水灾这么严重却没有看到中共的领导人去探访灾区。中共官媒如常报道习近平其他的活动,似乎刻意淡化灾情,包括网上如果报道很严重的灾情就会被删帖。请刘屏先生比较一下蔡英文勘灾被骂和中共领导人到底差别在哪?

刘屏:在台湾,灾情就是灾情。在中国大陆,很多人把丧事当喜事办。一看到报道灾难就想到各种关注,官兵救灾等等,我有一次看到访问美国灾民,他们就说苦不堪言,政府救助来不及等等。再看到访问中国灾民,就是感念那个感念这个。本来大陆媒体就不是呈现社会真相,而是官方宣传、统一思想的一部分。当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温家宝去了,胡锦涛也去了。温家宝讲了一句话,怪军方说,“是人民在养你们,现在需要你们发挥力量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当时军头还在江泽民的手里,没有办法发挥足够的力量。一句话,两岸领导人对于灾难呈现出来的方式很重要的是,是不是一个民主的体制。民主的体制是你要对人民负责。这个负责是,民众如果不满意,下次就不选你了。在中国大陆恐怕没有这样的顾虑了。

樊冬宁:温家宝探视地震灾民,后来被批评为做秀,还被称为影帝,请李华球老师比较这门两岸领导人必修的“勘灾政治学”是不是真的不好修啊?

李华球:我是四川人。汶川大地震一发生我就在《中国时报》写了一篇文章。从两岸“勘灾政治学”来看,两岸要比较的是不同的民主社会,不同的自由体制。两岸的法治面是不一样的,在国家面临大灾的时候,首长勘灾情形就会很不同。从社会面看,生活习惯不同,社会认知不同,价值观就会不同。两岸领导人对灾难认定的程度、对于苦民之苦的感受不一样。我7月去山东青岛开会,也看到大陆媒体报道大西南地区发生很大的水灾。和这次台南水灾比较,我觉得两岸灾民对于灾情的感受程度是一样的,都是非常苦。唯一不一样的是,国家和领导人对于灾难发生时关心的态度,以及救灾的能力。所以,两岸一家亲,能不能真正的亲,从勘灾中也能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到。

叶柏毅:请教李华球老师,大陆网友说两岸官员有十个不同,包括新闻监督尺寸不同、官员讲话风度不同、公款消费手笔不同、视察工作待遇不同、节庆讨好对象不同、家庭财产透明度不同、司法监督力度不同、面对监督心态不同、官场进退姿态不同,和权利赋予方式不同。您怎么看两岸官员的十个不同?

李华球:这两三年,我一年到大陆去三到五次。我觉得大陆官员不会有这里这十种不同这么严重,尤其习近平的打贪打腐这么严厉。过去去厦门开会,大陆的接待程度和现在完全不一样。过去让你感觉很高档,现在就是很实际。我认为大陆这5年来的进步很大。网络仍然有这样的言论,我想就是体制和社会面让老百姓对于这样的政体仍然有不同的想法。我想,大陆要进入世界强国和文明国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叶柏毅:请教刘屏先生,除了点评“十不同”之外,也想请教您,官员去被骂,不去也被骂,究竟要不要去勘灾?

刘屏:温家宝为什么会被封为“影帝”。他很关心灾情,可是除了关心灾情之外,我们要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灾情。亚美尼亚大地震,当时戈尔巴乔夫说,越是早年的房子越坚固,越是近年的房子越不行,要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豆腐渣”工程。勘灾之后要救灾,救灾之后要查责任。要杜绝“豆腐渣”工程。没有做到后面的这个工作,前面的就会被人封之为所谓的“影帝”。讲到勘灾的时机,去也挨骂,不去也挨骂,还是得去。战场上,指挥官有三大法宝:火力支持,动用预备队,亲临火线。你到那个地方去,了解情况,不仅鼓舞了灾民的心,也鼓舞了救灾人员的心。麦凯恩当年在获释回到美国后,有一张他拄着拐杖,尼克松总统接见他的照片。但是,第一批战俘回到美国时,尼克松不见他们。尼克松说要把他们赶快送回家和家人见面。那一年普利策新闻奖得奖照片,就是战俘走下飞机,家人飞奔而上。这就是勘灾的时间非常重要。

樊冬宁:有网友留言表示,看到两岸水灾的新闻,真觉得中国与台湾真是两个世界。一个是皇帝被歌颂的无以复加。一个是像小媳妇被骂的狗血淋头。这也是民主与专制的差别吧。另一位网友表示,台湾的民主政治告诉人们:如果不把权力关进笼子,那权力就会把百姓关进笼子;要么权力在百姓面前像孙子一样,要么百姓在权力者面前像孙子一样。这就是民主政治与专制社会的根本区别。请刘屏先生和李华球老师总结两岸“勘灾政治学”究竟有什么不同?

刘屏:勘灾是很不容易的。所谓不容易就是你很难从表象发现问题。但是你勘灾是对灾民、救灾人员表达关切。勘灾是勘灾情、勘灾民的心、勘救灾人员的心、是勘察灾难之所以会发生背后的成因。但背后有很多的是是非非。美国总统川普勘灾也被挑,全球皆然。但是,你的心是怎样的,后事作为是怎么样的,全球不然。

李华球:“勘灾政治学”最重要的就是勘灾者的心情和他的态度,是不是苦民所苦。但是,预防重于治疗,防治重于救灾。这两个关键如果不能确立的话,那么灾情的惨重、“勘灾政治学”仍然会流传下去。

来源: 
美国之音
作者: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