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北朝趣事之一:太武帝父子的佛缘

太武帝继位之初一心图志,他‌‌“锐志武功,每以平定祸乱为先。‌‌”并没有废佛的打算,但自天师道寇谦之献道书于朝廷,太武帝的信仰开始发生变化。

此时还有一件让太武帝大伤脑筋的事,就是太子拓跋晃信奉佛法,而太子又是自己皇位的继承人,太子信佛与自己灭佛是尖锐对立的,太武帝不得不考虑这个头等重大的问题。太武帝不能让太子一直信佛,他要用自己的皇权改变太子的信仰,这也许是太武帝对沙门大开杀戒的最直接原因。

太子笃信佛教,奉玄高为师。也在‌‌“私养沙门‌‌”之列。还没等到太子将玄高‌‌“献出‌‌”,太武帝便将玄高抓起来杀掉了。这是太武帝灭佛关键的一步,太武帝想借灭佛诏和杀玄高这种高压政策迫使太子放弃佛教。逼迫太子放弃佛教的另一点证明是在这个灭佛诏下达前七天,太武帝下诏以‌‌“皇太子始总百挨‌‌”,以穆寿、崔浩等四人为辅政大臣,辅佐皇太子。崔浩是毁佛的极力鼓吹者,以崔浩辅政可明显看出太武帝迫使太子放弃佛教的意图。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太武帝想得这样简单,太子依旧信佛,似乎比以前更加坚决,这从太子对太武帝第二次下达灭佛诏的态度可以看出。

另外,佛教与道教儒教的矛盾,而佛教自身也在堕落腐败。本来,太子受寇谦之和崔浩的影响已经对佛教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曾斥之为‌‌“西戎虚诞,生致妖孽‌‌”而加以限制,但却没有灭佛的想法。真正促使太武帝下定灭佛的决心的是一次偶然发生的事件所反映出来的佛教自身的流弊所致。

太平真君七年,太武帝率军前往杏城欲平定盖吴叛乱,途径长安之时,其从官在一大佛寺内发现有大批兵器,太武帝震怒,怀疑该寺僧人与盖吴通谋,于是下令诛杀阖寺沙门。在抄其财产的过程中,又从寺中搜出专门酿酒的器具若干,以及州、郡牧守富人所奇藏的珍宝、财物数以万计。后来甚至发现僧人与妇女淫乐的‌‌“窟室‌‌”。太武帝忿沙门非法,崔浩恰好随行,在旁趁机挑拨,劝帝灭佛,太武帝遂下令,诛杀天下沙门。

太武帝对沙门大开杀戒,这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太武帝要同太子进行针锋相对地较量,因为太子的信仰如不改变,将与崔浩等辅政大臣格格不人,国政将无法治理。这场较量的结果会是两败俱伤,太武帝没有能够令太子改变信仰,太子也从此郁郁寡欢,导致太武帝反思自己的过往行为。

太武帝把对太子的怜爱和对灭佛事件的悔恨变成对崔浩的愤怒,终于在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借崔浩写‌‌“国史‌‌”暴露国恶之罪名诛杀崔浩,‌‌“清河崔氏无远近,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尽夷其族。‌‌”可见太武帝痛恨崔浩已极,因为崔浩是灭佛的极力鼓动者,只有将其斩草除根,方解心头之恨。事实上,崔浩写‌‌“国史‌‌”根本不是他被杀的主要原因。然而杀死崔浩也没能挽救太子的性命,在灭佛事件的沉重打击下,正值青年的太子拓跋晃不幸在崔浩死后第二年六月病死,年仅24岁。太子之死令太武帝痛心疾首,对自己当年残酷毁佛追悔莫及,曾对大臣说:‌‌“业已行,难中修复‌‌”,川太子死后第二年,带着无限的遗憾,太武帝离开了人世,终年45岁。

太武帝从开始崇佛,中间灭佛,到最后似有悔悟,可以看出他的思想犹疑不定,做出的决定也可称之为轻率。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