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故宫台湾化”政界热议艺文界怎么看?

台湾故宫博物院统计,院内拥有接近70万件典藏。(美国之音)

台湾故宫博物院长陈其南新上任的一番言论引起两岸热议,演变为政治口水战。但是撇除政治,台湾艺文界究竟如何看待“台湾化”这回事?德国之声请来两位业内人士了解他们的看法。

台湾故宫博物院本周迎来新院长,陈其南周一(16/7)履新后举行记者会,席间提出“故宫台湾化”。这番言论燃烧多天仍然未熄,不但引起台湾蓝绿阵营针锋相对,中国媒体也把其引伸至台独议题。

史博馆长:台湾化非政治语言

台湾历史博物馆馆长廖新田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说,是外界过度解读。他认为,陈其南提及的“台湾化”并不是政治语言,而是学术界所指的“本土化(localisation)”,出发点只是想提升故宫的曝光度。

“他比较强调跟在地居民更多连结,希望透过故宫的国宝充分跟台湾居民连结。让它变成一个比较接地气、令民众深入接触台湾的博物馆,我觉得是这个角度。”

观乎近日的口水战,廖新田认为反映台湾社会泛政治化:“当然中国很多问题也政治化,当别人都往这风潮走的时候,我们台湾作为有相当论辩基础的民主社会,我们不要被某些政治领导人物过激言辞领导,反而要更冷静地思辩,否则就如‘三人成虎’一样。”

他慨叹,许多后续评论都是从政治意识形态去解读,甚至把当事人没有说过的话“塞进口里”。“当我们把问题简化和两极化,思考空间就没有了,一个社会欠缺对文化的思考是危险的。”

艺术界:故宫须兼顾本地需求

本身是艺术家、曾任台湾多家美术馆典藏委员的姚瑞中,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则形容,外界向陈其南的言论贴上台独标签“满无聊”。

他说自己能够理解陈其南的言论,因为故宫在过去几十年和台湾民众较少互动,只是负责展示中国文物;甚至以往因为不展出在世艺术家的作品,窒碍了与民间的交流。

所以他认为今天的故宫要接地气,兼顾本地人的立场:“如果故宫台湾化可以把这些人(台湾艺术家)拉进去故宫展览,更多在地化是好的。不然我们只是担任保管者,对本地文化没有更多促进。”

外地展品与本地化矛盾吗?

故宫博物院的绝大部分文物,是随着国民政府从中国撤退来到台湾,因此台湾有舆论认为,文物的出身令其无法“台湾化”。

廖新田却说:“两者可以并存,而且必须这样做。”一方面,博物馆扮演文化窗口的角色,让台湾民众透过它了解世界文明,所以引进外地展品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博物馆必须以自己的价值观跟文物衔接。

今年接掌历史博物馆长的他,以该馆一个非洲展览为例解释何谓在地化:“我们顺着西方角度看非洲是不对的,我们应思考如何从台湾角度,看待西方人收集的非洲文物。要有批判能力,甚至要有抵抗西方白人中心主义对非洲文物的诠释。”

廖新田指,故宫拥有华人的传统,书画等艺术深植到社会中,“已经没有什么台不台湾化”。他甚至认为,不应用政治上的国家分野看待文化。

对艺术家来说,姚瑞中也觉得应该从宏观角度看文化:“中国文化不等于现在的中国共产党,也不等于中国,它是一个一直在流动的概念,连日本、韩国也曾受中国文化影响,台湾也一样。”

关键词: 
栏目: 
首页重点发表: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