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中国式家长思维‌‌‌‌‌‌”为什么是可怕的

有一次参加一个讲座,一个心理学家讲家庭治疗。提问环节有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举手。她说她是一个中学老师,她的困惑在于‌‌‌‌‌‌‌‌“不知道该怎么管现在的孩子‌‌‌‌‌‌‌‌”。以前还可以打骂,可以体罚,孩子对老师都服服帖帖的。现在只靠讲道理,有的孩子听你讲,有的孩子根本就不听。她诚实地说,她认为现在的方式比以前文明了,进步了。但是,有的孩子真的就没办法管了。

那个讲座的专家,是个德国人。她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她说,她在德国也会遇到父母管不住孩子,那她就问那些父母:‌‌‌‌‌‌‌‌“你是怎么做到让自己管不住的呢?你那么高,对方那么矮;你那么有经验,对方那么稚嫩;你经历的事情那么多,有钱,又有资源,对方什么都没有。你怎么可能比他还没办法?‌‌‌‌‌‌‌‌”

提问的阿姨怏怏地坐下了。可以看出,那个专家的回答,没有完全澄清她的困惑。我理解那个专家的意思,如果两个人卯上了,在一个正常的关系语境里,一个大人,一个小孩,一个老板,一个雇员,一个智者,一个学徒,这个力量的差距可以说是很悬殊的,稳的。说前者搞不定后者,不存在的。只要肯想办法,基本都能搞定。但是这种态度,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的——

你要真的,把对方当成一个斗智斗勇的‌‌‌‌‌‌‌‌“人‌‌‌‌‌‌‌‌

我这句话没有讽刺的意思。仅仅是就事论事,所谓斗智斗勇,其实就是当成一个平等交往的对象。中国的家庭文化,是不跟孩子讲平等的。典型的就是很多大人挂在嘴边的:‌‌‌‌‌‌‌‌“你一个孩子懂什么?‌‌‌‌‌‌‌‌”‌‌‌‌‌‌‌‌“他还是一个孩子,跟他废什么话?‌‌‌‌‌‌‌‌”孩子幼稚,冲动,没脑子,不负责,而且最重要的是,欠打。

做错事了?正常,孩子嘛!打就是了。

不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人‌‌‌‌‌‌‌‌”。

在很多大人看来,孩子是这样一个物种:脑子不成熟,要打,他才记得住。打孩子有点粗暴,但它是最有效的。它用物理手段直接修正这些生物的行为,以符合大人的意志。孩子怎么想不重要,没什么打一顿改变不了的想法,如果有,那就打两顿。——这种信念刻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即使我们不打孩子,我们也相信,那是出于文明或爱心,暂时封禁了‌‌‌‌‌‌‌‌“最有效‌‌‌‌‌‌‌‌”的管教手段。

事急从权,逼急了还是得祭出这个法宝。

讲道理可不可以呢?可以,但是效果差一些,而且费事。你讲了他不听呢?实话实说,所有不用‌‌‌‌‌‌‌‌“打‌‌‌‌‌‌‌‌”的方式都有点费事。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把孩子当‌‌‌‌‌‌‌‌“人‌‌‌‌‌‌‌‌”。免得麻烦。假如把他当成跟自己平等的存在,对手也好,伙伴也好,你就必须花心思跟他周旋。一来没这个时间,二来似乎也没必要。

否则的话,你又想要这个人听话(毕竟你很清楚,她现在的很多冲动,会让她后悔一生),又不能打,怎么可能不费事?好话歹话都说尽了,她就是不听。这时候,要么挖空心思去找别的办法,要么就回到更简单的思路:

‌‌‌‌‌‌‌‌“我给你脸了是不是!你以为我不敢打你?‌‌‌‌‌‌‌‌”

‌‌‌‌‌‌‌‌“打‌‌‌‌‌‌‌‌”可以最快地解决问题。这是一种路径依赖的操作: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因为你不打!

好好讲道理没用?那就打!

打了没用?那是因为打得不够狠!

这种路径依赖特别可怕,因为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中国家长的思维不是去想‌‌‌‌‌‌‌‌“一定存在别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去想‌‌‌‌‌‌‌‌“何必舍近求远!打到位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是一种很难被反驳的自证循环。

德国专家的回答是这么个意思:你比他大那么多,你总是有办法的。

而中国家长的困惑在于:除了打,我真没有(省事的)办法!

这件事不能怪他们,怪就怪他们对于‌‌‌‌‌‌‌‌“办法‌‌‌‌‌‌‌‌”的经验太少。代代相传,都是靠暴力镇压的思路解决问题。没有别的办法,是因为从没有想过别的办法。——或者也想过,但往往是浅尝辄止地试了试,又回到了老路。

请务必记住,对亲子关系来说,最有害的想法就是:‌‌‌‌‌‌‌‌“打是解决问题的最高手段‌‌‌‌‌‌‌‌”。哪怕你自己不用这个手段,这样的想法仍然会限制你。

当你对这种想法(再次强调,哪怕你不打)形成了路径依赖,一旦孩子遇到问题,你的思考方向就变成了‌‌‌‌‌‌‌‌“究竟是打还是不打,打到什么程度合适‌‌‌‌‌‌‌‌”,然后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而你陷在这里,却不去想‌‌‌‌‌‌‌‌“还有什么别的解决方法‌‌‌‌‌‌‌‌”。这就大大窄化了你们的关系。就像那个提问的阿姨,她真诚地感到困惑,是因为看不到这个世界上有一些方法,是不用打,也可以管住孩子的

要找到这些方法,你必须先相信,打孩子并非解决问题之道,无论它看起来多么管用。孩子是靠语言来沟通的人,而不是靠拳脚来管教的动物。

然后你要相信:你跟孩子之间,是有其它办法的。

回到这个具体的例子吧,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制定大的原则。

如果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她谈不谈恋爱,跟谁谈,怎么谈,原本都是她自己的事。家长过度干涉,费力不讨好,还容易引起反效果。这是基本的边界意识,跟青春期孩子打交道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把孩子的权利还给她,作为家长只管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不能让他们在这个年纪发生性关系。——两个问题是分开的:你恋爱是你的事,我们只禁止你发生性关系。

作为一个原则,这样比较容易达成共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家长很容易打破这个原则。他们总是看恋爱这事不顺眼:‌‌‌‌‌‌‌‌“你看,成绩下降得这么差了,所以说不要再谈恋爱了!‌‌‌‌‌‌‌‌”这样一来,破坏了跟孩子的同盟关系,双方站到对立面上。原有的共识也就被打破了。

如果要关心成绩,当然也可以:‌‌‌‌‌‌‌‌“你的成绩下降这么厉害,要怎么赶上?‌‌‌‌‌‌‌‌”一起商量一些提高成绩的措施。不用跟恋爱扯上关系,更犯不着因此棒打鸳鸯。各是各的事:恋爱可以谈,学习要搞好,性的大原则绝对不能突破。

第二,行使管理的功能。

制定了原则,并不意味着就一劳永逸。这件事家长是要管的。

什么叫管呢?回到前面的路径依赖,再次强调:管并不是打。不妨这样想:如果一个远方的朋友,把他们女儿送到你家寄宿一年。现在她恋爱了,朋友嘱咐你,千万要把她看好。你会怎么做呢?你不能只是停留在讲道理,也不能简单地把她揍一顿,这时候你会对她做些什么?那些做法就是‌‌‌‌‌‌‌‌“管理‌‌‌‌‌‌‌‌”。

假如,这个女孩跟男友夜不归宿,怀孕了。你朋友打电话来:‌‌‌‌‌‌‌‌“你怎么管的!‌‌‌‌‌‌‌‌”你不可能告诉他:‌‌‌‌‌‌‌‌“哥们,我尽力了。我之前跟她谈过话,该说的我都说到了。我唯一没做的就是揍她一顿。‌‌‌‌‌‌‌‌”但人家不在乎这个,人家问的是:

你们谈话的时候,有达成一致吗?

这件事只是彻头彻尾的意外,还是早有苗头?

事态演变到这个程度之前,你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

出事那天晚上,我女儿是怎么从你家跑出去的?你们家对于出门有哪些具体的管理规则?她出门之前有没有告诉你们去哪?几点回家?

发现她撒谎,有哪些具体的惩罚措施?

那一天你们有没有跟她发生过争吵?

平时关系如何?积累的矛盾是否有妥善处理?

……

当然了,你不需要为朋友的女儿承担这么多责任。之所以做这个假设,是要你不能轻易去打她,你把她看成一个让人头疼的,又不得不好生对待的大姑娘。这个前提下,你仍然可以做很多事,来预防最坏的结果。不是吗?

第三,不要寄希望于一次解决问题。

其实,不管给出什么建议,一定都会有人说:‌‌‌‌‌‌‌‌“没有那么简单……‌‌‌‌‌‌‌‌”

这是真的,也是对的。有时候我们就是太想追求一种简单的方法了。说一句什么,或者做一点什么,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这是一个幻想。

幻想的另一面是挫败。越是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越容易剑走偏锋。

最后,我还想说一说孩子的‌‌‌‌‌‌‌‌“自爱‌‌‌‌‌‌‌‌”。

在这个例子中,父亲生气,是因为女儿不知道‌‌‌‌‌‌‌‌“自爱‌‌‌‌‌‌‌‌”。这让他产生了动手的冲动,好像揍一顿就可以把‌‌‌‌‌‌‌‌“自爱‌‌‌‌‌‌‌‌”揍出来一样。这很悲哀。

一方面,不见得是‌‌‌‌‌‌‌‌“自爱‌‌‌‌‌‌‌‌”的问题。随随便便把这事贴上一个‌‌‌‌‌‌‌‌“不知自爱‌‌‌‌‌‌‌‌”的标签,带着强烈的贬低意味,不一定有助于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我想说的是,就算‌‌‌‌‌‌‌‌“不知自爱‌‌‌‌‌‌‌‌”好了,那是一个结果。导致这个结果的,是她之前经历的各种事情,包括家庭的养育。对这些经历视而不见,只是对‌‌‌‌‌‌‌‌“不知自爱‌‌‌‌‌‌‌‌”的结果动气,就好像一个人考试不及格,就一味地抽打那张试卷一样可笑。

你不可能把人打得‌‌‌‌‌‌‌‌“自爱‌‌‌‌‌‌‌‌”的。倒是反过来,暴力会让她更不自爱。

需要考虑的,倒是如何在平时的生活中,让女儿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至少在父母面前。这个妈妈在帖子里,记录了她跟女儿的一段对话:

妈妈:你们俩以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女儿:我要和她浪迹天涯,走遍世界。

妈妈:浪迹天涯啊,好浪漫啊,但是你可能没地方洗澡,洗头发,洗衣服,经常要脏脏臭臭的。

女儿:不是啊,我们会住酒店。

妈妈:那需要很多钱啊,你打算怎么挣钱呢?

……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心想:父母一味泼冷水,矮化女儿的选择,哪里有宠爱的感觉?下次也许可以试试这么说:‌‌‌‌‌‌‌‌“你走了,我们会很想你。‌‌‌‌‌‌‌‌”

还可以说:‌‌‌‌‌‌‌‌“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每天给我们打电话,路上要住最好的酒店。爸爸妈妈给你钱,但是你自己留心点,不要被他骗了。‌‌‌‌‌‌‌‌”

是我的话,还会强调:‌‌‌‌‌‌‌‌“他对你不好,告诉我,我会打得他满地找牙。‌‌‌‌‌‌‌‌”

话说回来,我自己也是一个父亲,女儿现在还小。但我读到这篇帖子,似乎完全理解,一个父亲的心中有多么狂怒,多么自责,偏偏又拿这一切毫无办法。这是一场漫长的挫败,我可以想象以各种方式发泄这种挫败:拿着球棒砸窗户,砸家具,砸车,砸那个男孩……甚至砸我自己,都可以理解。但既然我们讨论到‌‌‌‌‌‌‌‌“自爱‌‌‌‌‌‌‌‌”的话题,那我就一定会向我的女儿道歉:‌‌‌‌‌‌‌‌“无论如何,无论事情严重到何种程度,我都不该把球棒抡向你。那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

在我心里,我无论如何要传递给她的信息是:‌‌‌‌‌‌‌‌“是你,你比世上的一切更珍贵。‌‌‌‌‌‌‌‌”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