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让座这件小事,为何每每引发“骂战”

5月19日下午1时许,北京地铁10号线上,有网友听到一位老人似乎在为‌‌“让座‌‌”的事情辱骂一位年轻女孩,后来又用英文辱骂一位反驳他的男士,于是拍下了现场一幕,上传到了互联网上。视频曝光后,这位老人很快就遭到了广大网友的一致声讨。

然而,5月20日,关于事实真相的另一个版本也浮出水面。有自称是当事人的孕妇出面澄清,表示老人并非是要强迫别人给他自己让座,而是因为被骂的女孩没有看到旁边的孕妇,感到愤怒才口出恶言,而那位后来和老人展开‌‌“英语骂战‌‌”的男士,则出于对被骂女孩的同情才和老人吵了起来。在孕妇看来,两个人都‌‌“挺有正义感‌‌”,只是因为性格比较急才吵了起来。

两个版本的叙述,究竟孰是孰非,旁观者难以分辨。从理性角度出发,贸然对这起事件中的任何一方进行批判,恐怕都有失妥当。

但理性是一回事,公众的情绪又是另一回事。事件发生后,网上的争议不断升级。对许多网友而言,事实真相、孰是孰非似乎并没那么重要,他们想要的,不过借这起事件表达出自己心中积压的情绪。而这些情绪的共同指向,正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让座‌‌”这个话题本身。

回顾近些年来的多起类似事件,‌‌“让座‌‌”几乎成了网络舆论场上的火药桶式话题,经常会带来规模不小的舆论冲突。

在每一场围绕‌‌“让座‌‌”展开的舆论冲突之中,网民们都会迅速分化成两派。一派坚持‌‌“公德第一‌‌”,认为只要看到老人、孕妇之类的弱势群体,坐着的年轻人就该主动让座,谁不让谁就是没素质、不道德;另一派则坚定地反对‌‌“道德绑架‌‌”,认为‌‌“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乃至于痛斥那些要求别人让座的人是‌‌“仗着自己的身份作恶‌‌”。

在两派人的口水之间,到底该不该让座,该给谁让座,又该怎么让座,成了复杂的‌‌“道德难题‌‌”。

这样的局面,也让很多人感到困惑:让座这么简单的事,怎么就成了‌‌“道德难题‌‌”?

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让座‌‌”这一道德规范上面。大道理人人都懂,‌‌“要礼让弱势群体‌‌”的观念也没有人反对。但道德规范一旦转入实践层面,牵涉到资源的分配,就成了另一个问题。‌‌“让座问题‌‌”之所以总是能引起争议,根本原因还是社会这一领域的资源分配问题上缺乏有效共识。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让座的义务性质过于模糊:在部分人眼里,让座是不容否定的‌‌“规矩‌‌”;在另一些人眼里,让座不过是一种不具有执行力的‌‌“倡导‌‌”。这样的模糊空间,自然成了各种冲突和误解的温床。

但我们并非不能为让座行为的性质划出明确界限。如今,不论在公交还是地铁上,都有颜色不同的‌‌“弱势群体专座‌‌”。公众不妨明确一条‌‌“价值线‌‌”:一方面,要求坐在这些专用座位上的人,面对弱势群体‌‌“必须让座‌‌”;与此同时,那些坐在其他座位上的人‌‌“拒不让座‌‌”的权利也要保障,以免再次出现‌‌“道德绑架‌‌”现象。

事实上,用规则层面的共识构建去消弭无谓的争议,适用的问题还很多,而远不止‌‌“让座‌‌”话题。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