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气候变化也能引发难民潮

干旱、洪灾、水土流失,这些由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自然灾害,正在给非洲东部等一些地区造成严重的后果。许多民众因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成为了“气候难民”。

埃塞俄比亚的一场强降雨,在该国东南部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40人丧生。索马里则遇到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多个省份的农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而在马拉维,旱情则造成了连续两季颗粒无收。

这是上周在柏林的一次气候问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所讨论的内容。专家指出,目前,非洲东部以及南部正在受到持续干旱的困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则透露,这场持续时间异常长的干旱已经造成5000万人直接受灾。

全球移民数据分析中心(GMDAC)的专家梅尔德(Susanne Melde)也强调,在讨论难民逃难原因时,气候变化已经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日内瓦“境内流离失所监测中心”(The International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Centre)的最新研究显示,过去8年间,全球有2亿多人曾因自然灾害而被迫离开自己的住所、或被紧急疏散。

“气候逃难”比政府救济更高效

国际移民组织(IOM)的气候专家沙扎诺尔(Mariam Traore Chazalnoel)则指出了另一个事实:出于气候原因而逃难的灾民,通常并不会前往遥远的外国。她认为,极端气候并不会造成大规模的跨国移民潮,绝大多数的气候移民依然会留在本国境内。

全球移民数据分析中心的统计数字也证实了这一说法。该中心的梅尔德说:“一个人要是没有钱买车票、飞机票,他的确也去不了什么地方,只能前往最近的城市,或者是另一个省份。”

梅尔德对六个国家的移民现象展开了案例研究。她发现,只有在地方当局对救灾力不从心、而民众也对灾情毫无准备时,环境及自然灾害才会促使民众逃难。研讨会上,她以同处伊斯帕尼奥拉岛的多米尼加与海地这两个国家为例,指出多米尼加有着完善的疏散预案,当局知道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而民众也对预案有所了解;而在相邻的海地,则既没有预防措施,也没有足够的人员和资金,还缺乏必要的防灾信息。梅尔德说:“一个国家内的(气候难民)状况不仅仅取决于气候,也取决于应对灾害的能力。”

梅尔德还指出,受灾民众如果决定迁移往其他地区,通常情况下这都会是一个成功的决策。她结合多米尼加以及海地的案例说,“环境难民”通常都能很快重新获得收入,从而能够接济那些没有逃难的家人。梅尔德说,这种接济明显要快过来自国家的救助。

与会专家结合非洲东南部的现状指出,一个地区受灾时,相邻的几个国家应当在政治层面上进行磋商,从而能够让“气候移民”有序地迁徙;这当然还需要签发专门的签证。专家认为,如果这一构想能够得到贯彻,造成灾民迁徙的气候灾害甚至对促成区域合作具备正面意义。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