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微历史〗其实是没有希望的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1. @shugeorg:《唐诗三百首》是一部很有影响的唐诗选集。此《唐诗三百首注疏》由蘅塘退士编,章燮注疏。全书共六卷,共选诗人七十余家、诗作(分为:五言、七言古诗,五言、七言律诗,五言、七言绝句,乐府)三百二十二首。此为民国二十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

2. @中立的手指:【二战奇人系列】中尉William Standish,于1944年10月在意大利战场被德军俘虏。这哥们被俘后并不老实,不停宣传美军的战俘优待政策,最后竟然把德国人说动了,德军排长带着40多个人向他这个战俘投了降……然后这哥们押着投降的德国人大摇大摆回了自己的部队,把顺便得了个勋章。堪称史上最优秀的政工干部。

3. 五羊城骑士:当他们还是穷人的时候,他们赶杀地主土豪;当他们成了地主土豪,他们就开始赶杀穷人。

4. @zhanglifan:朱厚泽先生生前说过一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我们这些人(党内民主派)的存在,让人们以为还有希望。其实是没有希望的。”

5. @zhanglucy88:在现在的政治环境下,能够当上村支书或村主任的,都应算个角色。特别是村支书,许多都有家族遗传的政治基因,否则根本入不了党,进不了村庄政治的核心圈子。自共产党建政六十多年来,由一家三代担任村支书的村庄,我还真的见过。而且,越是贫穷的地方,这种情况越突出。(于建嵘)

6. Instagram上的“北京银矿”这个账号很有意思,是法国的几个艺术家用了几年时间从北京的废品回收站里买了很多被人当作垃圾扔掉的相机胶卷(据说总计超过50万张),然后把这些无主的照片全都洗了出来,汇聚成了最真实的中国旧日时光的影像记录。

7. @lydiazhj:我对64很了解,因为我姐当时在北大,去过广场,拍过很多照片,当时参加六四的学生就是反官倒反腐败,没有任何人提反共,学生目的很单纯,只是希望改良,80年代的大环境不知比现在的天朝开明多少,虽然物质上不富裕。很多参加过64的人是后来被镇压了才回过神来反共的,更多的后来完全和中共合污。

8. @文玩史菌:70到90年代过年的时候,饺子、对联、鞭炮、年画、挂历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挂历,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有的还会收藏好几本。辞旧迎新时,亲戚朋友、男女恋人都会互送挂历,它的装饰作用远大于实用作用。挂历里最吸引人的要数挂历美人,90年代是各种女郎挂历的巅峰时期。

9. 五羊城骑士:【童言无忌】昨晩晚饭时,6岁的儿子突然问我:八路军是特种军吗?我说不是啊!就是普通的军队。儿子说那为啥很少的八路军就能把日本鬼子都消灭呢?我愣了一下,心里骂了一万遍抗日神剧,然后回答说这是艺术加工。儿子追问什么是艺术加工,我只能回答就是适当的夸大。儿子想了想说:那不就是撒谎吗?

10. 1956年,北京,四名女孩在一个凉亭里俯瞰城市。汤姆·哈金斯/摄。

关键词: 
栏目: 

Theme by Danetsoft and Danang Probo Sayekti inspired by Maksimer